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水溫、水質都沒搞清楚就敢讓寶寶游泳?你心真大!


夏天氣象越來越熱,對寶寶來說最涼快的地方,莫過於去泳池游泳玩水了~


當下寶寶游泳已經成為一種「時尚」,身邊的小公舉、小王子們,大多都有一張游泳卡。


但經常會有寶寶游泳出危險的新聞跳出來,讓媽媽的小心臟受到驚嚇。

看了這麼多可怕的新聞,媽媽們不禁會問:那還能讓寶寶游泳麽?


答案是:能!


因為游泳對提高寶寶的免疫力,增強寶寶體質等都很有幫助。


研究表明,人感覺接受能力最強的時期是出生至6個月。在這期間讓寶寶適當游泳,可以促進寶寶心臟系統、神經系統發育,增強寶寶新陳代謝和體格發育。


但在讓寶寶游泳前,媽媽必須把下面這些事情搞明白:

√ 如何判斷一家嬰兒游泳館是否能保證寶寶的安全?

√ 在家游泳,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 寶寶每次遊多長時間最合適?

√ 游泳前要給寶寶做哪些準備?

√ 游泳後怎樣護理,寶寶才會不生病?

√ 哪些寶寶不適合游泳?


如何判斷一家嬰兒游泳館

是否能保證寶寶的安全



1. 看消毒方法是否安全


我國大部分游泳館都是採用「氯」對泳池進行消毒,我們走進游泳館聞到的一股「特殊」氣味,就是還沒有完全消散的「氯」味道。


寶寶皮膚又嬌嫩又敏感,對水環境的要求非常高。氯會對寶寶的眼角膜和皮膚造成傷害,更有可能引發「氯中毒」。之前就有新聞曝出多名兒童游泳後出現消毒劑中毒的癥狀。



所以帶小寶寶游泳時,要選擇用臭氧、紫外線照射進行消毒的游泳館。另外,要確保水質安全,水面上沒有漂浮物。



2.看循環系統是否安全


選擇游泳館時,寶媽們一定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選擇順循環系統泳池!!


曾經有新聞報導過湖南一個少年,就是因為在下圖這種順循環系統的泳池游泳,被池底的排水系統吸住,導致溺水身亡。


順循環泳池的「吸人黑洞」


3. 水溫過低過高都不好


很多媽媽都會考慮水溫太低,我家寶寶會感冒的。之前我也這樣想,後來有一次我特地看了一下池中的溫度計,顯示水溫有33℃,雖然觸感是涼涼的,下水之後反而覺得溫度剛剛好。


因為寶寶游泳時大量消耗體力,額外產生熱量,水溫過高導致熱量無法散去,反而會引起不適



其實,小寶寶身體的體溫調節功能還不完善,不同的寶寶對水溫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剛出生不久:水溫宜保持在37-38℃,隨著寶寶逐漸長大,水溫可以逐漸下降。


1歲以內:游泳的水溫可以控制在33-38℃。


1歲以上:帶著游泳圈在水中不停運動,32-33℃的水溫也是可以的。

4. 要有專業救護人員


還記得去年5月份的那則新聞嗎?一個小女孩在游泳池溺水了,掙扎72秒,都變竟然沒有一個人!還記得第一次看到這個影片時,我的心都跟著糾起來了。



誠然,孩子溺水,家長也應該負有部分責任,但是作為專業的游泳機構,孩子在游泳時身邊沒有專業人員看護,這點真的是很可怕。


幸運的是,新聞中的小女孩最後脫離了生命危險,但事關寶寶的生命,不能存有半點僥倖心理。


所以,媽媽們在給寶寶選擇游泳機構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是否有專業人員陪護,以及發生緊急情況時,是否有專業處理人員


如果在家游泳

這些細節千萬別忽略



氣象一熱,越來越多的媽媽會在家給寶寶搭一個臨時「游泳池」,或者直接把寶寶放進浴缸裡,讓寶寶在家游泳。


家裡沒有專業游泳機構的設施,就需要家長格外注意室溫和水溫的把控。



水溫

夏天:水溫在33-36℃

冬天:37-38℃的水溫比較合適。

隨著寶寶年齡增大,水溫可以稍微下調。


室溫

夏季:可以保持在24-28℃

盛夏高溫:適當下調到24-26℃

冬季:26-28℃。

一次遊多久最合適



理論上,寶寶一出生就可以開始游泳了。但剛開始游泳的時候,最好讓寶寶慢慢適應,時間不要超過10分鐘。


隨著寶寶游泳次數增多,可以逐漸延長寶寶的游泳時間,但不建議超過一小時。


6個月前:游泳最好不要超過20分鐘。

1歲以內:可以逐漸延長到30分鐘左右

1歲以上:可以游泳30-40分鐘。


游泳前的熱身一定不能少



寶寶游泳前的準備工作也是不能少的,尤其是剛開始游泳的寶寶,情緒的起伏比較大,這時就需要在游泳前做一些熱身準備活動。


媽媽們可以在寶寶游泳前給寶寶做一些撫觸,一方面可以讓寶寶慢慢平和下來,另一方面也可以放鬆寶寶的肌肉。然後用溫度相當的水沖洗寶寶的手腳皮膚,讓寶寶適應水的感覺和溫度。



另外需要媽媽注意的是不要在寶寶飢餓或剛剛吃飽時,讓寶寶游泳,最好是寶寶吃飽半小時以後開始游泳


寶寶腸胃空虛時,體能不足,游泳體能消耗高,易造成虛脫。剛吃飽馬上游泳,會造成腸胃及內臟供血量不足,不利於食物的消化,甚至引起噁心、嘔吐。

游泳後這樣護理

寶寶才能不生病



有些媽媽反應寶寶在游泳後說眼睛或耳朵不舒服,後來醫生診斷說可能是感染了游泳池裡的細菌。所以在游泳後,媽媽們給寶寶也要做些預防工作。


1. 剛遊完泳別揉眼睛


小寶寶游泳或者玩水時,經常抗拒戴泳鏡。剛遊完泳,一定別讓寶寶用濕噠噠的手去揉眼睛,這樣很容易引起急性結膜炎,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紅眼病」。


當然,給寶寶戴泳鏡是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辦法。



2. 及時清理耳道中的水


正常狀態下,我們耳道內壁中會分泌蠟質層,防水的同時阻擋微生物。但游泳時,水會進入耳道,沖走這層保護層,為細菌提供潮濕的成長環境,很容易引起游泳性中耳炎(外耳炎)。


對於外耳炎來說,當然是預防大於治療了。寶寶遊完泳,家長可以將一小片綿紙搓成條,伸進寶寶耳道裡1厘米左右,吸收殘餘水分


這些情況不適合游泳



游泳的好處雖然很多,但也不是所有寶寶都能游泳,當出現以下這幾種情況時,就別再讓寶寶游泳啦~


  • 剛剛吃飽。剛吃完奶就不要游泳了。


  • 皮膚有破損。很容易感染,也不建議游泳。


  • 生病、哭鬧時別游泳。寶寶在生病(發燒、拉肚子、呼吸道感染等)、飢餓、哭鬧以及發困的時候,不宜游泳。


別讓泳圈成為「奪命圈」



現在市面上嬰幼兒游泳設備有嬰兒脖圈、趴圈、坐圈、腋下圈等,款式非常多樣。很多月齡較小的寶寶,大多都會採用脖圈(頸圈)。



上海黃浦區一名兩個多月大的男寶寶游泳時溺水。當時寶寶套著充氣脖圈在家中浴缸游泳,一直看顧寶寶的媽媽有事離開幾分鐘,等媽媽回來時,發現充氣脖圈鬆開,寶寶已溺水。



隨著接連出現的意外事故,使得大家對戴脖圈游泳這件事的反對聲越來越強烈。很多醫生和相關專業人員都對此發出警戒:嬰兒帶脖圈游泳並不安全,有許多隱患


崔神也說過,寶寶游泳不要用脖圈:

小寶寶的脖子非常脆弱的,骨骼又不夠硬,脖圈對寶寶的頸椎的傷害非常大


如果在遊動時頸圈與寶寶的脖子發生嚴重的蹭碰,可能壓迫頸動脈竇,通過神經反射在極短時間引起心臟驟停。所以,這種脖圈千萬別再給寶寶用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