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華道學百問丨《太上感應篇》為什麽備受“三教”所重?

文/李信軍

《太上感應篇》簡稱《感應篇》,據傳是太上(指道祖)說法開示,度化十方,普濟群生的著作。其中心思想是教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感應篇》實非一時一人所著,而是匯集了中華傳統‘道’文化的“承、負”思想、“善、惡”觀念和“因果、報應”教義不斷演化而成的。

近代有學者提出:佛教講“因果”,道教是吸收了佛教的這一教義後才形成的“報應”學說。其實不然,這一理由恰恰說明其對中華傳統文化,尤其對“承、負”思想及“善、惡”觀念,缺少研讀和探究。

華夏文化歷史悠久,人們對上天的敬畏及尊天法祖、宗祀儀禮、鬼神信仰可直溯至我國的遠古時期。

《尚書·堯典》說:“肆類於上帝(上帝,指殷商及其之前指天神),禋於六宗(泛指各姓祖先),偏於群神(意指信仰諸神勝過祭祀自己的祖先。亦如“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也證明了這一時期的文化、歷史現象)”。

另外在《史記·封禪書》中也說:“自禹(指上古之時,五帝當中的大禹)興而修社祀(指集體參加的祭祀大禮),郊社所從來尚矣(指這一禮儀從起始就盛行不已)”。

書中還指出:漢初,“擁有日、月、參、辰、南北斗、熒惑、太白、歲星、二十八宿、風伯、雨師、四海、九臣、諸布……諸逑之屬,百有余廟”。這表明最遲到西漢初年,中國已經有了一套包含諸多天神、地祗的神靈體系,並已經有了眾多相應的宮觀廟宇。

道教所講的“善、惡”觀念及“報、應”教義,源於殷時的“天人合一”思想。當時的人們就相信天神的意志是不可違的,它既能降福於人,也能降禍於人。只有做到尊天敬祖、行仁盡孝、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才能得到神靈的眷佑。

春秋之時的《道德經》中也明確指出:“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所做的事情,符合“道”,就會有“好”的回報。相反,所行的不符合“道”,就一定會得到“不好”的回報。

這個“善、惡”之報,就同如影隨形一樣。因為“天道”是沒有貴賤之分、親疏遠近的,完全是由本人所作、所感而至的。“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第七十九章)。這一種報應是甚速的,而且是絲毫不爽的。“其事好還”(第三十章)。

到了西漢時期,著名儒學家董仲舒又結合“陰陽五行”理論和“天人合一”思想,創造了“天人感應”學說。天人感應,就是說天地和人以及萬物都是相感相通的。這一思想相信人的所為能和天神相感、相應,並認為吉凶禍福及至歷史更替皆有定數。這一種感應,就像常說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那樣。

道教早期經典《太平經》中所講的“奉天法道”、“順應陰陽”以及長壽廣嗣、治病養生、災異祥瑞、善惡報應等“承負”思想,就是以此說明“善惡”和“報應”這一傳統教義的闡釋和發微。

如說:“承者乃謂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失之而不自知,用日積久,相聚為多,令後人反無辜蒙其過謫,連傳被其災……負者,乃先人負於後生者也”。

意思是,前人的過失將由無辜的後人來承受。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父債子還”、“先人惹禍,後人遭殃”。如果想要健康、長壽和幸福,就要如該經所說:“欲得長壽者,本當保知自愛自好自親,以此自養,乃可無凶害也”。

關於《感應篇》中的教義思想,在東晉著名道士葛洪的著述中,多有論述且立意高遠。

如《抱樸子》中說:“覽諸道戒,無不雲欲求長生者,必欲立善積功,慈心於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蟲。樂人之吉,湣人之苦;賙人之急,救人之窮。手不傷生,口不勸禍。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貴,不自譽,不嫉妒勝己,不佞諂陰賊。如此乃為有德,受福於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

《太上感應篇》是讓人們安貧樂道,知足抱樸,免生是非和忿爭。其認為“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以此提出“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的信條。

其要求人們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為人處世,要貴有“平常心、慈悲心”。要廣行善舉,勿以善小無益而不為,也勿以惡小無損而為之。

《感應篇》希望人們明曉“小善不積,無以成大德;小惡不止,終將成大錯”的道理,正如道祖所說:“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惡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

道教有這樣的一幅對聯來對照“善惡”和“因果”:陽世奸雄,忍心害理皆由己;陰司報應,古往今來放過誰。積善就如同“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行惡則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因此,道祖告誡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這個“善”與“惡”、“因”與“果”,就如同種瓜能長瓜,種豆能長豆一樣。“感”與“應”的意思是:如心裡想著去行善,雖然還沒有去做,吉神就已經有了感應;或心裡想著惡事,雖然還沒有去做,但凶神也就感應而至了。這就是“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真可謂,一念之差,不是天堂即是地獄啊!

《感應篇》中道教的“天人合一”、“承負”、“善惡”、“因果報應”教義,一脈相承,廣播華夏,深深地影響著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生死觀。既激勵後人,又警示來者。故此書可謂“善書之王,經中之寶”。

據史料記載:宋真宗賜銀百萬,命工刊行(指印刷《太上感應篇》),之後大顯於世。明世宗亦作序頒發。清順治帝又多次撥銀刊印,並頒賜群臣,詔命天下,令人人效仿。

《太上感應篇》是“太上”說教,不但道教徒奉之、行之,視為珍寶。歷代儒、佛大家也多以《感應篇》作為其善惡報應,修身處世之法寶而加以廣泛注解和宣揚。

(編輯:柯恩)

本文為李信軍授權騰訊道學編輯發布,文/李信軍,未經原作者授權不得轉載。喜歡該類內容歡迎上微信關注“騰訊道學”微信公眾號!(文章作者觀點與立場,不代表騰訊媒體的觀點與立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