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國資監管收權與放權之變:國資與財政長期“掰手腕”

  收權與放權 國資監管之變

  來源:北京商報

  一邊是加強國企統一監管,一邊是逐步將更多的權力放手給企業,從中央到地方,國資監管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之路。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第二次會議強調,我國將推進中央黨政機構和事業部門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試點,要堅持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而這一表態也被業內看做是我國正加速把分散在各個部門的國企監督管理職能集中在國資委的實際表現。然而,另一方面,近年來,我國也在加速推進國資委對國企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的“放權”改革。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我國將制定國企出資人監管權責清單,管住國資委過度乾預國企的“手”,賦予國企更多自主權。

  長期“掰手腕”的國資與財政

  “由於歷史原因,在我國不同類型的國企和事業部門的管理權長期分散在多個部門手中。”國資專家、上海天強管理谘詢有限公司總經理祝波善直言,而本次中央深改委第二次會議所提的統一監管試點,就是為了解決我國事業部門,特別是大量即將轉企的事業部門所掌握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模糊的問題。

  祝波善介紹,目前,我國的國企和部分事業部門手中握有大量國有資產,前者主要劃分為三類管理體系,即國資委體系、財政部體系和文化部門體系。而對於本次統一監管試點的事業部門,祝波善介紹,雖然地方層面在這項改革上已紛紛動作,但中央層面的管理制度卻一直難以捋順,相應工作機制始終沒有建立起來。“目前,我國中央層面事業部門改革是由中央編辦管理,而事業部門資產管理權力在財政部手中,日常工作的管理、監督則是由各相關部委負責,國務院國資委並沒有太多介入,比如水利部下屬的水利規劃院以及中國貿促會下屬事業部門,雖然具有市場職能,但卻由相關部委考核、管理,由財政部行使部分國有資產管理職能,與國務院國資委沒有任何關係。”祝波善坦言,在牽扯這麽多部門的情況下,這項改革確實推進的相對滯緩,去年我國才剛剛完成將轉製後的、原直屬於共青團中央的中青旅劃入國資系統管理,但目前情況類似卻未完成改革的部委下屬經營性事業部門還有很多。

  祝波善等多位國資專家都向北京商報記者分析稱,歸根結底,目前真正需要解決的還是國資部門和財政部門長期“掰手腕”、管理界限不清晰的問題,財政部管理不在國務院國資委管轄範圍內、由各部委直屬事業部門的國有資產,負責它們的清產核資、登記、投資、股權變動等相關工作的監督管理,而未來如果這些事業部門轉製後,國務院國資委和財政部到底如何分配管理權,是否按照此前政策思路都統一到國資系統是制度改革的重頭戲。

  國資委角色回歸本位

  如果說,事業部門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試點是為了給國資委“集權”鋪路的話,那近幾年我國一直推行的國資委“從管資產到管資本”改革,則被業界看做是國資部門“放權”改革的重要一環。“國資委的‘集權’與‘放權’並不相悖,而且這兩項改革將相互配合讓國資部門的職能真正回歸本位。”祝波善表示,國資委即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扮演的應該是制定國有資產遊戲規則,負責國有資產布局的角色,類似證監會,然而現在的國務院國資委卻成了近百家所管央企的利益代言人。

  與此同時,祝波善還坦言,由於國資部門和財政部門對於國有資產的權責劃分不清,造成這兩個部門長期都存在權責不對等的情況,比如國資委一直在擔當考核國企的職責,包括為企業制定主營業務等,但是企業經營不好,國資委本身並不承擔相應的責任,而今年我國將制定的國有資本監管權力和責任清單就是為了改變這一現狀,進一步劃分權力、責任的邊界。

  實際上,去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就曾轉發過《國務院國資委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提出我國將嚴格按照出資關係界定監管範圍,科學界定國有資產出資人監管的邊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袁東明表示,從《方案》到權責清單,出資人與企業之間關係界定正在變得愈發明晰,前者主要是取消和下放一批權力給企業,而後者相當於一個正面清單,即清單裡有的能監管,清單裡沒有的就不屬於監管事項。

  地方改革“樣本”先行

  其實,不論是統一監管還是權責劃分,地方國資部門的改革已明顯跑贏中央。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雲南、江西、內蒙古、山東、黑龍江、廣東等多地正在積極推動經營性國有資產統一監管,部分省份更是已經將此前一直由財政部門管理的金融國企也納入到地方國資委的統一監管中。業界有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已有半數省級國資委監管覆蓋面超過90%,部分城市國資委,包括深圳、鄭州等基本實現全覆蓋,上海、廣州、寧波等地區縣國資委也基本完成了這一工作。

  另一方面,早在三、四年前,多個地方國資委就已經啟動出資人權責清單的研究。截至目前,北京、天津、合肥等地方國資委均已頒布相關的權責清單。

  在祝波善看來,未來中央層面國資管理體制的改革可能將與地方類似,即由國務院國資委組建成立國有資本運營、投資公司,將一部分權責重新劃分,下放給這兩類公司,而從各個部門下改製劃轉過來的企業,也不會簡單由國務院國資委直管,而是由這些運營、投資公司來管理。

  舉例來說,業界有消息稱,根據部分地方國資監管機構列出的權責清單,在戰略管理方面,當地投資運營國企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由董事會審批,地方國資委在董事會中行使表決權;在資產管理方面,當地投資運營國企內部子企業之間的產權無償劃轉、通過產權市場轉讓國有產權、子企業增資、公司及子企業重大資產處置事項由董事會審批,地方國資委在董事會中行使表決權;在投資管理方面,該地方投資運營國企計劃、並購、重組及投資項目立項由董事會審批,地方國資委在董事會行使表決權;在融資管理方面,該地方投資運營國企股權融資、上市等重大融資事項由董事會審批,地方國資委在董事會行使表決權。同時,在預算管理、人事任免及薪酬和考核管理等方面,該地方投資運營國企的預算、決算方案也是由董事會審批,地方國資委在董事會中行使表決權。

  北京商報記者 蔣夢惟/文 代小傑/製表

責任編輯:陳永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