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年人走一段路需要休息是怎麼回事?

「爸,您年紀大了,帶上個小板凳,走累了就坐下休息一會兒!」我們經常可以聽到,孝順的兒女這樣告訴自己的父母;也經常可以看到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就是帶著一個小板凳出去散步、買菜、看望老朋友。年輕人看了,可能會去想:多累贅啊!

但是,可不要小看了這個小板凳,如果沒有了它,很多老年朋友就不敢也不能走出家門了。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在醫學上有一個名詞:間歇性跛行。就是一個人自立行走一段距離後,就會出現下肢無力、酸脹,甚至是麻木,必須休息幾分鐘,癥狀才可以緩解,之後還可以繼續走路,但是走了幾乎同樣唱的距離後,還得再次休息,這種請況反覆出現。這就是脊柱外科醫生經常說的一個專業名詞:間歇性跛行。

我們知道,大腦向下延伸為脊髓,脊髓再發出許多神經根來支配全身的生理活動。脊髓就在我們的脊柱裡面,因為脊髓及其發出的神經根是神經組織,是一種非常脆弱的組織形態,非常重要而又非常容易受到傷害。 脊柱從頸椎到骶椎,每一塊椎體後部都有一個孔,所有的孔連成一串就形成了椎管,來容納脊髓、保護脊髓。

脊髓發出的神經根就從脊柱兩邊的椎間孔發出,非常像電纜的主乾發出的分支,鏈接支配各個器官。脊髓到了胸椎和腰椎交界的地方就終止了,很多神經根繼續向下走行,形成馬尾神經。馬尾神經主要經過腰椎的中下段及骶椎的椎管內。

脊柱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身體結構,是身體的脊樑,縱觀軀乾,承上啟下,支撐身體,具有很強的穩定性;同時有前屈、後伸、左右側彎,具有很大的靈活性;而且好要保護好脊髓神經。多麼重要而又神奇!脊柱的靈活性,是因為脊柱由多個椎體、椎間盤和兩邊的小關節相連而成,椎間盤是軟組織,有一定的壓縮拉伸能力。兩個相鄰的椎體和中間的椎間盤及兩側的小關節就組成了一個功能部門。

我們就以其中一個功能部門為例,腰4和腰5椎體間的功能部門,來說明間歇性跛行的生物學機制。隨著年齡的增長,椎間盤和小關節逐漸老化退變,間盤組織膨出擠入椎管、小關節骨質增生肥大從兩側夾入椎管、小關節囊肥厚及椎體間的黃韌帶也增生肥厚凸入主管,最終形成椎管的狹窄,壓迫裡面走行的馬尾神經及神經滋養血管。

我們就以其中一個功能部門為例,腰4和腰5椎體間的功能部門,來說明間歇性跛行的生物學機制。隨著年齡的增長,椎間盤和小關節逐漸老化退變,間盤組織膨出擠入椎管、小關節骨質增生肥大從兩側夾入椎管、小關節囊肥厚及椎體間的黃韌帶也增生肥厚凸入主管,最終形成椎管的狹窄,壓迫裡面走行的馬尾神經及神經滋養血管。

這個過程非常緩慢,一般需要幾十年的逐漸加重才會有癥狀,也就是人們五六十歲之後,逐漸開始有了感覺。狹窄逐漸加重,神經損害也逐漸加重,自立行走一段後就出現了本文開始所述的癥狀。癥狀之初,可能行走1000米才需要休息,逐漸加重到800米需要休息,然後是600米、500米……,連續行走的距離越短就代表椎管狹窄越嚴重,神經損害越厲害。

有人要問:為什麼坐下休息一會就又可以走了呢?

原因是自立行走時椎管狹窄程度較為嚴重,而坐下、蹲下甚至是彎腰時,椎體間肥厚的韌帶被短暫的拉伸變薄了,進而短暫地緩解了狹窄程度和神經損害,神經得以緩解後,還可以繼續行走,但是不久後還要休息。嚴重的人行走50米、10米,甚至是5米就需要休息了。大家可以想像,如果每走10米就需要休息,那是什麼樣的生活品質啊!

當然,脊柱外科醫生是不會讓這麼嚴重的情況出現的,一般來講,800米需要休息的應該接受保守的藥物治療,500米需要休息的應該接受手術治療,而50米及以下就需要休息的應該儘早接受手術治療。 間歇性跛行,經常還伴有腰腿痛、肢體麻木、肌肉萎縮等癥狀,甚至出現會陰部位感覺異常及二便障礙等馬尾神經癥狀急的啦!

微醫預約掛號專區https://wy.guahao.com/booking,讓掛號擺脫排隊煩惱,微醫連接了覆蓋全國27個省份數千家三甲醫院的掛號資源,按照癥狀查找專家醫生,在家實現預約掛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