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博士新生入學九大問題新解,和導師的問題如何處理?

最近,知乎上出現了上交博士退學並與導師發生矛盾的帖子。其中,博士生寫道:“馬上就到了嚴格意義上的兩年……本人深感科研能力幾乎沒有增長,反而是吃著碩士階段打下的基礎……(讀碩士時)本人科研熱情極其高漲……。”

博士(後)兩年,在科研上卻毫無進展,終於爆發了退學的申請。博士生進入到一個新的環境,面臨各種問題在所難免。那麽究竟有什麽問題,又如何解決呢?

和導師的問題

第一,與導師專業不符。導師和自己的理論基礎和學科背景有些差別。大家都知道,讀到博士,很多人都是跨專業的,或者一些做交叉學科。導師轉向這個方向之前的基礎學科,可能與你的都不一樣。鑽研學問最終靠自己,導師只是大方向上的指導。

第二,與導師性格不符。做事有快慢,說話有緩急,有人性情直接,有人性情委婉,導師也不例外。大多數導師都是善解人意的,因為畢竟經歷過那麽多艱難坎坷。真正遇到了這個無解,只能是在報考之前,仔細篩選核查,再看一些導師的論文和文章。或者詢問其之前的博士生。再有就是通過“導師評價網”,了解一些導師的情況。如果在報考前失察,那就盡快。

第三,導師“侵佔”自己的成果。辛辛苦苦熬夜做出來的實驗,看了幾百篇文獻後寫出來的論文,導師要把名字署在前頭。不是人人都會遇到這樣的導師,但是如果遇到了,個人認為,畢竟是導師指導的學生,相互之間不必太過計較,來日方長,放寬心。

主要理由如下:學生時代的作品日後是不能用來評職稱的,工作後又是一個開始,只要這種形式發表,能夠順利畢業,其實也沒有多大損失;論文的版面費是導師支付的;學生時代的作品,導師一作,學生二作的情況,多數學校還是會內在認可的(因為大家也都知道這種情況下,文章由學生完成的可能性很大);沒有導師的幫助,很多人可能投稿沒有渠道,況且日後自己工作了,可能還需要找導師幫忙;導師確實指導了你,功不可沒!

前不久看到一個研究生抱怨,論文反覆投了多個國際期刊被拒,最後終於不得不感慨說“接二連三悲劇,也讓我充分意識到導師人脈的重要性。”很多研究生涉世未深,對一些現實可能缺乏了解,人情是廣泛存在的。事實上,大多數人需要踩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飛得更高。

而導師確實有太多的不容易。前幾天參加一個博導的學術講座,該博導在講座中講到了自己的壓力:由一所985跳槽到另一所985高校,一次只能簽五年的合約,在五年內要指導一定數量的學生(論文、出國),要完成5篇頂級期刊論文,要上課以及寫項目,還要做管理和行政等,那些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學校看重的都是博導的期刊資源、人際資源和名譽資源等,博導的壓力何其大!

而近年來師生關係“也隱隱有些變味”,讓導師倍感壓力。比如,一些研究生選導師,需要導師能改論文、會幫著寫論文,這還不算什麽,關鍵是很多人要求導師要給自己介紹工作,而且要是好工作,等於要導師安排下半輩子,等等。“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就是指導學業的,摻雜進這些東西,讓很多導師倍感壓力。

第四,導師帶的學生太多,自己被忽視。這是當前一些院校和導師機制問題,這些年,

已經慢慢在轉變。導師忽視自己,容易引發自己與導師情感的梳理,一些人可能因此將學業荒廢。

解決辦法:到了博士階段,學習早就該靠自己了。不要想著靠別人。讓導師注意到你的方式是將實驗做起來,論文寫起來,不懂得地方問起來,說不定,導師對你的印象就很深了。

進入新環境的問題

不能表達自己,也無力傾聽他人。

第一,新的大學不適應。習慣了原來的實驗室、辦公室和同學、老師,尤其在原環境下做的比較好的,到了新的環境,多少會有些不適應。

解決辦法: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學業學習上,先不去想和注意周邊環境的變化。人總要學會著打破路徑依賴,順利過渡到新的學習階段。

第二,一起讀本碩的同學都就業了,新的朋友聊不來。的確,博士新生再也不像大學同學,或者研究生那樣了。都是接近而立之年的人,思想成熟,不會輕易袒露自己,交起朋友來,也會三番五次的考察,不會輕易的就呼朋喚友。而且,可能會更加注重功利色彩,注重你將來所能給自己帶來的現實利益。另外,讀博的同學多數都很忙,這種忙,有各種原因,有些人是學業忙,有些人可能拖家帶口,還有些人可能帶著工作來的,還必須半工半讀,交友的時間本身就是少的。

解決辦法:人之常情,不斷調節和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平常心對待,為這樣的事情而使自己過度失落根本不值得。人的一生能夠心靈相通的人不多。

第三,無故情緒壞到極點。在大的學業壓力面前,真的會有很多人無法想象的事情發生。你可能會將以前那個“兩眼放光”和現在稍顯神情暗淡的自己做對比,感覺人生失意。

解決辦法:釋放壓力,方法種種。親人朋友,都是你尋找情感支撐的重要對象。要經常說服自己,一個博士畢業了,一次性可以比很多人早工作幾年掙得還多,這也是事實。另外,有一些學校博士二年級就會收。並且還提供讀博補助。可以嘗試換一種這樣的工作緩解,緩解焦慮和過度壓力。

和專業的問題

第一,厭學了。很多人會說,去往學術金字塔的人,都是對學術抱著濃厚興趣的人,怎麽可能厭學,那是學渣們的事情!其實,博士又不是什麽特殊的人,走到今天,也只是比別人都堅持,多付出了而已。這種短暫的情緒還真會有,就是因為長期在一個領域深鑽,可能某天自己突然發現沒有興趣了。

解決辦法:太疲勞了就讓自己休息下,轉換一下心情或者生活環境。我們都知道“竭澤而漁”是不對的。其實知識領域也一樣,既要猛乾,也要巧乾;既要逃避舒適區,也要遠離“疲倦區”,做到生活與學術的平衡。

第二,找不到專業選題。博士論文不同於本碩,它必須要有創新點。要找到自己學科上能夠容易做出“新東西”,的確需要認真細致,不是隨便就能找到的。

解決辦法:還是要深入學科,深入實際,並且要從交叉學科找到突破點。

“焦慮傷心肺,抑鬱傷腸胃”,千萬不要和自己過不去。尼采曾說:“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麽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人生有諸多煩惱,其實有時候都是自找的。憶湄也說:“人生本身就是一種講不清楚的東西,這些問題的答案深深掩埋於時間和人性形成的岩層之中。”還是要學會傾聽自己的內心,遇到問題,及時止損,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大於一切,活著就是一個人生而為人最大的樂趣。況且,廣大的碩博生,真的是在人生最美好的年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