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經血過多!怎麼辦?要警惕以下幾大因素

女性朋友在一生中,都有可能遭遇過月經流血量過多的困擾,更有少數婦女幾乎每次月經都有血量過多或月經期過長的疾病,造成貧血、疼痛,且影響日常生活作息。雖然每位女生的月經量及月經周期並不一定,但一般正常的月經周期是21~35天(含經血期約4~5 天),正常每次月經量約30~40cc

(一)何謂經血過量,即如果血量超過80cc 以上稱之。

如何辨別是否有經血過量,一般原則如下:

1如月經期間,每一小時就必須更換衛生巾

2如必須用二個衛生巾,才能避免血量的溢出。

3夜間必須起床更換護墊。

4經血期間超過7 天。

5月經有大塊血塊,且會疼痛。

6有貧血癥狀(倦怠、呼吸急促、臉色蒼白)。

(二)造成經血過多的原因,常見的有:

1荷爾蒙失調:造成子宮內膜不正常增厚,在月經來時因內膜大量剝落,而造成經血過量,常見於青春期、更年期之前或不當的服用荷爾蒙。

2子宮肌瘤:尤其是子宮內膜下的肌瘤,即使不大,可會造成大量經血。

3卵巢功能不良:會造成無排卵性月經,血量期過長量又多。

4子宮腺瘤:常發生在30~45歲婦女,除經血量過多外,會有痛經。

5子宮內避孕器:有些對子宮內避孕器不適應的婦女,必須移除避孕器才能控制出血量。

6懷孕的發症:任何育齡的婦女有不正常的初血情況時,必須考慮到與懷孕可能的相關發症,如流產等。

7癌症病變:子宮頸癌、內膜癌卵巢癌等病變,也可能造成經量過量。

8因藥物引起:如服用止痛抗發炎葯,或用抗凝血劑等,皆會引起月經過量。

(三)經血過多時常做的檢查項目:

1血液檢查:看是否有貧血或凝血疾病。

2抹片檢查:排除子宮頸癌的可能。

3子宮內膜切片:排除子宮內膜癌的可能。

4檢查:看子宮、卵巢是否有長瘤。

5子宮內膜刮除術:可以清除子宮內膜組織,以便病理檢查用。

一般的治療方式

(一)藥物方面:

1鐵劑補充:改善貧血狀況。

2止痛消炎藥(NSA - D ) :減少經血量且可以止痛。

3口服避孕藥:可控制月經周期及明顯減少月經量。

4補充黃體素:可以平衡無卵性月經失調。

(二)外科手術方面:

1子宮內膜刮除術:可快速止量,且可以拿出組織送病理化驗,但需麻醉。

2子宮鏡手術:可以看清楚子宮內環境,同時切除息肉或肌瘤。

3子宮內膜剝離手術:可用熱能(經超聲或熱水袋),將子宮內膜破壞造成萎縮,以減少經血。目前新設計的子宮內膜熱能剝除儀器,集合安全性及低侵入性的優點,手術過程中,子宮內膜被加熱至變性成結痂組織而達到限制或阻止經血的產生,大部分的情況下,病患不需住院,只需在術後復原期內服用一般的止痛藥即可,大多數女性於術後僅有少許出血或甚至無經血產生。

4子宮內膜切除手術:子宮鏡指引下,用電燒方式,將子宮內膜完全切除或部分切除。不論是剝離或切除手術,將會造成婦女無法懷孕,故必須慎重考慮。

5子宮完全切除:在合有大肌瘤或其他病變時,可考慮此一永久性根治手術。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