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化療後白細胞減少,給大家解釋三個問題!

化療是一把「雙刃劍」,這一點眾所周知,可對於一些惡性血液病患者來說,不得不接受化療治療,而對化療給身體造成的諸多損傷,只能依靠化療方案和劑量優化,個人調護等來減輕。

白細胞減少是化療最常見表現之一,白細胞減少會讓患者的化療過程充滿艱辛和危險,對此,還希望大家能夠明白三個問題:

其一,為什麼化療會導致白細胞減少?

化療藥物不僅對腫瘤細胞有殺傷作用,對骨髓造血細胞也有殺傷作用。而白細胞就來源於骨髓造血細胞,所以造血細胞的死亡也會牽連白細胞的數量。通常這種影響會持續1到2個星期,具體長短和化療方案的強度和個體因素有關。

血常規中,我們不僅要關注白細胞計數這一項,還要注意中性粒細胞計數(絕對值)這一項的觀察,中性粒細胞數值過低,也會導致感染風險的加重。

其二,白細胞減少對患者有何危害?

白細胞是人體健康的衛士。如果白細胞數量減少或者功能減退,人體就很容易受到各種病原體的入侵而導致感染的發生,尤其是口腔,肺部,肛周等與環境直接連通的部位,常常是感染的「重災區」,尤其是肺臟,器官與環境互通,一旦發生肺炎,尤其是肺炎真菌感染,會嚴重危害生命。

白細胞數值越低,發生髮熱,感染的風險就越高,為此,化療後白細胞偏低的患者,一旦出現發熱,咳嗽,咳痰,腹瀉等表現,要及時給予治療。

其三,如何應對化療後白細胞減少現象?

化療期間以及化療後一段時間,都要定期複查監測血常規,並且做好日常防護措施,尤其是生活起居和飲食衛生,個人清潔方面,減少感染髮生的機率。

有些患者自身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都很低,可並沒有發生感染現象,就疏忽大意,甚至並不把血常規當回事,也確實有這樣一部分患者,血象低確沒有感染現象,但患者應堅持「未病先防」,把疾病扼殺在「萌芽」階段,才是最好的治療手段!

此外,對白細胞減少嚴重且合併感染的患者,可以通過打升白針,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等治療,同時,聯合中藥調理,提升血象,降低感染風險。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