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抗癲癇葯的用藥誤區

一、濫用中藥

中醫藥在治療癲癇方面的確有一定的療效,但目前尚無一種中藥或方劑被公認是治療癲癇的特效藥。有些人在應用中醫藥治療癲癇時卻很不規範,如大肆宣傳自己的「純中藥」或「祖傳秘方」無毒副作用,而且能快速根治癲癇。還有一些人在中藥中擅自加入西藥成分,使不少癲癇患者在服用了這些藥物後竟出現了由西藥所致的不良反應,如肝功能損害、骨髓造血功能損害以及女性的月經紊亂等。因此,癲癇患者一定要到正規的專科醫院進行中醫藥治療,不要輕信虛假廣告而上當受騙。

二、過早停葯:

臨床證實,癲癇患者堅持服藥的時間越長,其停葯後病情複發的機會就越少。需要指出的是,各型癲癇患者停葯所需的時間不同,癲癇患者在病情最後一次發作後,仍需根據自己病情的發作類型、發作頻率等遵醫囑繼續服用1~5年的藥物(維持量),然後再逐漸停葯。

三、劑量不當:

癲癇患者對抗癲癇葯的反應有很大的差異,故必須堅持個體化用藥原則。服用抗癲癇藥劑量不足或過大都不利於對癲癇的控制。若用藥劑量過小容易使患者處於「亞治療狀態」;若用藥劑量過大不但可增加癲癇發作的次數,還容易引起患者的慢性藥物中毒。


四、間斷服藥:

癲癇患者需要長期規範地用藥。然而在臨床上,不少癲癇患者隨意間斷服藥。這種「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服藥方法危害極大。因此,這種不良的用藥習慣必須引起癲癇患者及其家屬的高度重視,並堅決予以糾正,否則將貽誤治療。

五、頻繁換藥:

有的癲癇患者對癲癇治療的長期性認識不足,總是急於求成,四處求醫,頻繁換藥。這也是癲癇難以控制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要使任何一種抗癲癇葯在血液中達到有效、穩定的濃度都需要較長的時間,多數藥物都需要在使用和觀察數月之後才能確定其有無療效,故患者絕不能頻繁換藥。


六、多葯聯用:

對大多數癲癇患者來說,堅持單葯治療是國際上公認的治療原則,多葯聯合治療僅適用於單葯治療失敗的難治性癲癇患者。然而在現實中聯合使用多種藥物治療癲癇的現象十分普遍。多種藥物治療的方法不僅不能提高療效,還會增加藥物的毒副反應,從而使患者無法長期堅持藥物治療。

七、迷信新葯:

目前,國際抗癲癇聯盟仍然推薦卡馬西平、丙戊酸鈉、苯妥英鈉、苯巴比妥、撲米酮、乙琥胺、氯硝西泮等為一線抗癲癇藥物。但由於近年來又有十餘種新的抗癲癇葯投放市場,如托吡酯(妥泰)、拉莫三嗪(利必通)、氨己烯酸、加巴噴丁、奧卡西平等,所以,很多癲癇患者便過分地相信新葯,誤認為上述新葯要比老葯好,並過早地加用新葯,結果導致了不良後果的發生。


總的來說,這些新的抗癲癇葯的療效並不優於傳統的一線抗癲癇葯,而且價格昂貴。患者只有在用一線抗癲癇葯不能控制病情或出現了嚴重的副反應時才可考慮使用這些新葯,並應嚴格掌握這些新葯的適應症及不良反應。

作者:青海省婦女兒童醫院 侯穎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