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被罵敗家的90後,可能是最“摳”的一代人

一年一度買買買日,剁手族們又刷新了記錄。

雙十一零點剛過15分鐘,某電商交易額,破401億。

400億啥概念?

比它2013年全天的成交額還多一點。

有些什麽也沒買的網友驚了。

“大家現在都這麽有錢了嗎?”

即刻網友評論截圖

有人看著滿滿的購物車,想起了網購的初心——難道不是為了省錢嗎?

微博截圖 / @老譚電商

沒錯,省錢,才是這屆年輕人,過雙十一的最大原因。

早在半個月前,90後們的微信和QQ,已經徹底淪為“大型領券互助現場”:

社長的朋友發來的截圖

和往年一樣,今年的雙十一,各大電商平台複雜的活動,依然讓人眼花繚亂。

購物津貼、品類購物券、雙11紅包、店鋪券、分享有賞、能量值……

各種優惠傻傻分不清楚。

某電商平台雙11優惠活動

更讓人心塞的,是這些優惠的使用規則。

可疊加、不可疊加、滿減、抵扣、預付……每次剁手前都要狂敲一頓計算機。

很多網友笑稱:高考數學沒上140分的人,都不好意思參加雙11了。

微博網友評論截圖

買個東西而已,為什麽要這麽累?

原因只有一個字:窮。

001

因為原價買不起

所以才過雙十一

其實,大多數90後參加雙十一,並不是為了揮霍。

有多少年輕人搶券搶到雙眼酸痛、手指僵硬,拉下面子四處求人點讚助力,就是為了能省下幾十塊錢。

如果發現了特別便宜的東西,他們就會進入瘋狂囤貨模式。

抱著“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心理,把臥室變成倉庫,能囤多少就囤多少。

不僅衛生紙、衛生巾要囤,洗衣液、沐浴露也要囤。

這些“剛需”類日用品,成了大多數90後們囤貨的首選。

冬天的毛衣、羽絨服、保暖內衣也是囤貨熱門。

11月正值秋季,氣象轉涼。

厚重的冬衣動輒幾百上千,所以雙十一成了不少人省錢的好機會。

一位網友說,“Z家的風衣實在是太貴了,但如果在雙十一當天買,就可以滿600減150,還能再疊加30元的優惠券,整整便宜了180塊錢。”

而對於已經有了家庭的“老90後”,母嬰用品則是他們的主戰場。

90後的消費結構與其年齡段相關 / CBNData

一位90後媽媽說道,“奶粉平時真的都太貴了,趁著雙十一便宜,囤上一年的量都不為過。”

甚至一位網友在孩子還沒出生時就開始囤起了紙尿褲。

“我當時懷著孕,抱著手機熬到凌晨12點,參加1分錢6片、6.9元30片、9.9元30片的秒殺……”

某網友搶購的紙尿褲,7包總計420多片 / 什麽值得買

參加雙十一的90後,和那些挎著籃子組團參加超市促銷的大爺大媽們,本質上沒有什麽兩樣。

很多90後曾經看不起爸媽入冬時囤蘿卜白菜,覺得太low。

如今自己也囤起了貨,身手可要比上一代人矯健得多。

終於,90後也變成了他們當初最“討厭”的樣子。

據壹流研究對95後消費習慣的調查,網購生活用品佔據著95後網購的主流。

這個比例佔到了65.1%。

看似新潮不羈的95後,其實很會過日子。

即使網購剁手,也要以家為重。

說90後是最“賢惠”的一代人,真的實至名歸。

2017雙十一銷售量前六位品類 / CSDN

而在賢惠的背後,“窮”是90後不敢消費的根源。

2017年的《雙十一“新消費”趨勢洞察報告》顯示,過半數消費者的月收入不足萬元。

這也說明,參加雙十一的主力人群收入普遍不算太高。

畢竟,對真正有錢的人來說,原價對他們來說也不算貴。

只有“窮人”才需要過雙十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80後、90後消費者人數大體相當的情況下,二者的銷售額佔比卻相差懸殊,分別為52%和27.3%。

這意味著,90後的個體購買力要明顯低於80後。

通俗地講,90後比80後錢包更空。

002

在爸媽的認知中

網購就是亂花錢

只可惜,90後的這顆賢惠的心,很難得到爸媽的理解。

在不少父母的印象裡,“網購”約等於“敗家”。

小商品市場

雖然隨著網購的普及,他們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已經漸漸接受了這個新生事物,但成見卻不是一天可以消除的。

父母輩過去生活的年代,物質條件遠不如現在豐富。

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父母輩的人必然要比我們更加節儉。

掉落在桌上的食物,要撿起來吃掉;

塑膠袋、月餅盒,用完攢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在菜市場,可能會為了幾塊錢和小商販爭得臉紅脖子粗……

很多90後“看不上”這些行為,覺得沒必要太精打細算。

《我是演說家》截圖

殊不知,父母也看不上現在年輕人的很多行為。

過去,80後被稱為“垮掉的一代”,被認為是“自私自利、缺乏責任感”的一代人;

如今,80後已經步入中年,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

90後開始背上很多曾經80後身上的標簽。

魯迅小說《風波》中的九斤老太有一句經典的口頭禪:一代不如一代。

其實在每一代人的眼中,下一代都是“垮掉的一代”。

只是因為世界變化太快,“三歲一代溝”真的已成為現實。

300元一件的衣服,90後覺得價格正常,爸媽可能覺得有點小貴,爺爺奶奶可能覺得這是在搶錢;

20多一杯的奶茶,撐起了90後過周末一半的儀式感,爸媽或許會認為又貴又不健康。

人生經歷不同,成長的環境不同,就會對事物有著不同的判斷標準。

90後們無時無刻不在被爸媽責備“亂花錢”。

但究竟,什麽才叫“亂”花錢呢?

兩代人對“必需品”的理解是不同的。

這就導致了,一個本以為自己勤儉持家的90後,卻會被父母認為是“敗家子”。

在爸媽眼中,吸塵器、電磁爐、甩乾機這些全屬於“可有可無類家電”,用掃帚掃地、用手擰乾衣服很難嗎;

貓砂、貓糧、狗糧屬於“完全沒必要買的東西”,用剩飯喂貓狗不是一樣能茁壯成長嗎;

牙線、電動牙刷、防曬霜就更是屬於“嬌貴型消費”了。

在90後眼裡的生活必需品,在長輩眼裡就成了“奢侈品”。

不同年齡段人群品牌選擇觀念不同 / CBNData

最後,兩代人之間購物的考察點也很不一樣。

長輩們買東西注重的是性價比。

“這東西品質怎麽樣?”

“這東西多少錢,能打折嗎?”

是媽媽們買東西時,最常問的兩個問題。

而90後在購物時,考慮的維度會更加多樣。

不同年齡段人群網購關注點存在較大差異 / CBNData

所以為了讓家人開心,90後願意花400元買一盒包裝精美的月餅送給家人,卻隻敢說這盒月餅只有40塊。

兩代人的購物觀,注定不同。

只是“亂花錢”這頂帽子,90後真的不該戴。

003

日子過得這麽節省

為什麽還存不下錢

前段時間,螞蟻金服發布了《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對90後的平均月儲蓄額進行了統計。

統計結果是:僅為1339元。

1339元是什麽概念?

已經和“月光”沒有什麽區別了。

90後群體中,近半數都還在上學,沒有自己的收入。

雙十一的剁手資金,只能從自己的生活費中省。

而那些已經步入社會的90後,參加工作的時間不長。

他們處在事業的起步階段,薪資普遍較低,購買力自然不如80後。

但要用的東西還是得買。

因此他們會選擇價格更低的產品,來替代之前的選擇

95後已經學會貨比三家了 / CBNData

在這一點上,日本要比我們更加明顯。

日本社會是典型的“低欲望社會”。

在日本,人們遠離各種購物中心、上等專賣店,盛行的是“百元店”(相當於中國的6元店)。

幾萬種商品,價格均在6元左右。

吃的、玩的、穿的,在裡面都能買到。

這一現象,真切地發生在部分90後的生活中。

即使回到七八線的家鄉,手頭可能也不會太寬裕。

況且,購物app在手,無論你走到哪裡,隨時隨地都能剁手,無處可逃。

無論如何,社長想說:

作為長輩,請對90後們寬容些,他們真的要比你們想象中的更會過日子;

作為90後,也許現在的日子有點難,但請咬牙挺住,勝利一定屬於明天。

最後,預祝點讚的各位雙十二都能買到劃算的商品。

祝大家好運!

文:談心社社長

圖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祁蕊

本文作者:談心社(txs163),這是年輕人談心的地方,我們為你一個提供聚集地,為你呈現年輕人的有趣生活方式,我們倡導年輕人應該在追求物質基礎的同時也要重視精神生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