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年人該如何護理牙齒?

每個年齡段都有其特有的口腔衛生特點。隨著年齡的增長,致病因素的累積,體內激素及代謝水準的改變,抵抗力的下降,老人口腔會出現更多問題,需給予格外的關注。

1.牙體:50歲以後,牙齦開始退縮,導致牙間隙增大,牙根暴露。因為牙頸部特有的牙體結構特點,常常出現各種問題。即牙根表面僅覆蓋一層薄薄的牙骨質,一旦遭到破壞,則導致牙本質暴露,從而引起根面齲及牙本質過敏(表現為對酸、甜食物及機械刺激的異常敏感)。

注重口腔衛生的維護,減少有害因素的刺激;注意刷牙方式,避免橫刷牙;使用牙線、間隙刷進行牙縫的清理。

2.牙周:體內激素水準的改變及全身因素(高血糖,牙周炎是糖尿病的第六大併發症)的影響,老年人牙周病的發病率高達76%。表現為牙槽骨的吸收,牙周袋的形成及牙齒的鬆動,常常引起咬物不適,嚴重影響咀嚼功能。

出現牙齦出血,牙齒鬆動時,需及時前往醫院治療(多需進行潔治和及刮治);平時應調整全身狀況(如有效控制血糖),減少有害因素的刺激;改善飲食習慣,減少過硬、過黏食物的攝入。

3.牙列:老年人的口裡多多少少會有牙的缺失,常會見到各種各樣的修復體,如烤瓷橋(即為了修復中間缺失的牙,需打磨兩端的正常牙齒作為基托,戴上牙套,將這3顆牙形成一個類似於橋樑結構的功能部門),種植義齒及活動假牙。

牙齦退縮後,牙套的邊緣暴露,易出現牙頸部齲及牙套不貼合;種植體周圍炎;活動義齒邊緣及下面牙槽粘膜上的潰瘍,或者咀嚼無力等。

種植義齒需按照醫生的要求進行日常維護;老年人多建議選擇全瓷冠(因其對CT、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的干擾小);活動義齒不合適時及時調改更換,日常需飯後取下沖洗,晚上使用假牙清潔片浸泡。

4.粘膜:老年人的唾液腺功能大大降低,唾液分泌減少,引起嚴重的口乾;另外由於其運動不便,常常不能自行刷牙,導致嚴重的口腔問題。

多喝水,口乾較嚴重時,可以使用「人工唾液」。行動不便的老人,選用電動牙刷,漱口液漱口;不能自己刷牙時,兒女代其進行口腔清潔(如刷牙,注射器進行沖洗,棉花棒清理等)。

(文中配圖均為資料圖,僅供參考)

(作者 李娜,醫學碩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