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降低尿酸、遠離痛風,醫患必備的痛風小貼士

不想錯過界妹的推送?

戳上方藍字「醫學界風濕免疫頻道

關注我們並點擊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

有關痛風的健康教育,醫患必備!

文|蔣雨彤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來源|醫學界風濕免疫頻道

痛風是一種最常見的關節炎症性疾病,也是唯一通過簡單、安全、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法可以達到治癒的關節炎疾病。但是由於部分醫生和患者缺乏正確對待痛風的知識,許多患者無法得到長期有效的治療,導致反覆痛風發作、痛風石形成、痛風性腎病等併發症的出現,對患者的身心造成巨大的影響。因此了解疾病相關的知識是十分必要的。

醫生篇-我應該告訴痛風患者什麼?

由於許多醫生的門診患者數量多,常常無法進行長時間的疾病宣教。因此掌握重點內容有助於快速、全面地傳遞信息,並增加患者的依從性。

問題1:為什麼會得痛風?

相信這是每個人都問過的問題。簡而言之,痛風的發生是由於嘌呤代謝,產生尿酸,血尿酸水準高於飽和值,尿酸結晶像鹽一樣析出,逐漸聚集在關節內和關節周圍,直到觸發身體的炎症反應,且發作次數逐漸增加,影響其他關節,並出現痛風石和慢性關節炎等不良後果。

降尿酸過程就是降低血尿酸水準,使得尿酸結晶不再產生,並促進已形成的結晶溶解,最後結晶溶解,不會再出現痛風發作。

問題2:為什麼血尿酸值那麼高?

血尿酸值的升高與很多因素相關,我們稱之為危險因素,包括以下幾方面:

①遺傳因素:有些人天生比其他人排出尿酸能力減弱,或者有些人天生會產生過多尿酸;

②體重指數(BMI)值高:俗稱矮胖型身材。尿酸的生成與肥胖正相關;

③高嘌呤飲食:1/4-1/3的尿酸來源於飲食;

④藥物:比如利尿劑會減弱腎臟排泄尿酸的能力;

⑤慢性腎功能不全: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尿酸值普遍升高;

⑥其他疾病:痛風與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腎結石等疾病都有關係。

問題3:該怎麼治療痛風?

急性發作期需要休息,短時間冰敷可改善癥狀,同時可使用秋水仙鹼、非甾體類抗炎葯(NSAIDs)或糖皮質激素。降尿酸治療可以最終消除尿酸結晶,治癒痛風。開始降尿酸的時候需要加藥預防痛風再發。根據患者的目標值調整降尿酸的藥物劑量。飲食和生活方式調整可以降低尿酸值,但是它們不能替代降尿酸藥物。

患者篇- 痛風患者缺乏的知識

問題1:我吃藥尿酸就降下來,停葯就反彈,這說明有藥物依賴,不能再吃藥了

我國痛風患者缺乏長期降尿酸治療的必要性和降尿酸的目標值。醫生需要向患者解釋達標治療的意義。

問題2:為什麼我吃了降尿酸藥物反而發作了?

研究發現只有12%的患者了解為什麼初始降尿酸治療能誘發痛風發作。對秋水仙鹼、NSAIDs等藥物的使用也未按照醫囑進行,或者自行選擇了療效差的藥物。因此在治療初始對患者解釋降尿酸治療可能會誘發痛風發作,並且選用藥物進行預防,是十分必要的。

問題3:痛風發作一般兩三天就過去,「是葯三分毒」,我忍忍就好。

高血尿酸水準不僅導致反覆的痛風發作,對腎功能、心功能等全身系統都有負面影響。局部炎症反應未控制還可誘發全身性的炎症「瀑布」反應,筆者的一位患者痛風發作在家拖了幾天,最後忍受不住疼痛和發熱前來就診,住院10天才完全控制住痛風發作。

問題4:我明明戒口了呀,為什麼尿酸還那麼高?

很少患者知道遺傳因素的作用遠超過飲食攝入嘌呤對血尿酸的影響。所以對於有些不管如何限制飲食,血尿酸值都居高不下,痛風控制不佳的患者來說,降尿酸藥物的幫助是十分必要的。

提高篇

問題1:痛風的非藥物治療有哪些?

  • 痛風發作時的對症治療:製動,即休息發作關節炎的部位;

  • 短時間冰敷:注意防止凍傷;

  • 飲食控制:減少痛風發作的危險因素。已有研究證實,限制飲酒(尤其是啤酒、威士忌)、含糖豐富的飲料(包括果汁),紅肉、部分魚、貝殼的攝入,食用櫻桃(提取物)、脫脂牛奶/奶粉、Omega-3脂肪酸、增加維生素C攝入,避免暴露於低溫和脫水狀態,減重,都可能會降低痛風反覆發作的頻率。

問題2:尿酸太低好不好?

我們不建議尿酸值降到很低。目前只有一條國際指南反對降尿酸降低到3.0mg/dL。有兩條指南指出在某些觀察性研究發現低尿酸水準和神經系統疾病有關聯,但是並未發現直接的不良後果。

總而言之,痛風作為常見的代謝相關疾病,已影響越來越多的患者,發病年齡趨於年輕化。對痛風的客觀認識有助於醫患雙方攜手共同控制疾病。

蔣雨彤

蔣雨彤,博士,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已在國內外專業期刊發表論文及摘要三十餘篇,參編《脊柱關節炎與強直性脊柱炎》等專著。多次在歐洲抗風濕聯盟年會、美國風濕病年會、中華風濕病學年會進行壁報展示及口頭報告。常任廣東省風濕免疫學縣市級學科帶頭人培訓班講師。

?

參考文獻:

[1]Nielsen, S.M., et al., Nutritional recommendations for gout: An update from clinical epidemiology. Autoimmun Rev, 2018. 17(11): p. 1090-1096.

[2]Abhishek, A. and M. Doherty, Education and non-pharmacological approaches for gout. Rheumatology (Oxford), 2018. 57(suppl_1): p. i51-i58.

期精彩文章

征 稿

歡迎投稿到小編郵箱:[email protected]

請註明:【投稿】醫院+科室+姓名

來稿以word文檔形式,其他不予考慮

- 完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