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非上市壽險爆款產品曝光:單款最高年保費近500億元

每經記者:袁園 每經編輯:盧九安

隨著非上市保險公司2018年年報的陸續披露,其產品的銷售狀況也浮出水面。那麽,非上市壽險公司中哪些產品最“叫座”?哪些保險公司的單款產品可“以一敵百”,保費破百億元呢?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已披露年報的80多家人身保險公司業的“保費收入居前五位的產品”中,2018年原保費收入超過百億元的產品共有14款,分別來自於7家人身險公司。

單款最高年保費收入近五百億

整體來看,年保費收入超過百億元的產品分別來自於華夏人壽、前海人壽、富德生命人壽、恆大人壽、天安人壽、君康人壽和中郵人壽,共有14款產品去年原保費超過100億元。

從產品數據來看,華夏人壽可謂是非上市保險公司中的“百億元產品生產基地”,其公開的“保費收入居前五位的產品”中,有4款產品保費超過百億元,分別為華夏財富一號兩全保險F款(分紅型)、華夏財富寶養老年金保險(C款)、華夏喜盈門年金保險、華夏富貴竹年金保險,保費收入分別為464.4億元、413.4億元、127.4億元和114.7億元。

前海人壽、天安人壽、君康人壽和中郵人壽則分別有兩款產品的保費收入邁過百億元保費大關。分別為前海聚福寶兩全保險(分紅型)、前海尊享如意年金保險、天安人壽逸享人生年金保險、天安人壽優享D款兩全保險(分紅型)、君康君星1號兩全保險(分紅型)、君康瑞贏5號年金保險 A 款、中郵富富余財富嘉C款兩全保險(分紅型)、中郵富富余惠眾保1號兩全保險(分紅型),保費收入分別為155.9億元、123.9億元、123.3億元、118.5億元、131.4億元、101.1億元、150.2億元和104億元。

而富德生命人壽和恆大人壽則僅有一款產品保費超過百億元,分別為恆大福臨門兩全保險(分紅型,I款)、生命如意寶一號年金保險,保費收入分別為199.2億元和119.5億元。

從銷售渠道來看,已公布銷售渠道的10款產品中,其主要銷售渠道仍是銀保渠道和銀郵渠道。“儘管當前銀保渠道受到重大衝擊,但對於不少中小保險公司來說,銀保渠道仍然是重要的保費收入來源。”有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銀保渠道作為保險公司的主要渠道之一,雖然日漸式微但卻不會就此消失,伴隨監管變革,銀保個險化也成為保險公司探索的方向之一。

分紅險、年金險仍受市場追捧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14款爆款產品的集中於兩大類:年金險和分紅險。據了解,分紅險是投保者交的保費會放在分紅账戶中,保險公司用此投資經營的可分配盈余會依據比例分給投保者。年金保險是被保者按期繳納保費到了一定的時間段或一定的年齡可以分期領取保險金的保險。

“年金險是因為定價利率比較高,收益固定有保障;分紅險是因為有額外的分紅收益,可以享受公司經營分成紅利。”某保險公司內部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兩類產品受歡迎也跟市場有一定關係。一位保險專家分析,年輕人購買年金保險,可以養成長期堅持儲蓄養老金的習慣,做到專款專用。如若投保具有分紅功能的商業險,其附帶的增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抵禦通貨膨脹。

不過,隨著回歸保障大勢的到來,保險公司對於產品的設計組合和銷售策略也有所改變,逐漸淡化年金保險和分紅險的主推力度,反而加大健康險和重疾險等保障型產品的銷售力度,健康險作為備受青睞的保障型產品,也逐漸成為保險公司爭奪市場的重要王牌。

以好采頭為例,2019年好采頭,多家保險公司在產品設計組合和銷售策略上花盡心思,部分中小保險公司也已推出健康險產品作為“好采頭”的主打產品。麥肯錫發布的《中國壽險市場下一個五年的增長引擎:產品保障升級與創新》報告顯示,我國壽險市場仍在高速增長期,嚴監管導致保障性產品成為主流,新科技應用,人性化服務等因素均為我國壽險市場帶來重要機會。下一步,堅持價值導向進行轉型,將數字化轉化成為生產力,更加注重客戶服務體驗,將保障產品、服務與科技應用結合起來,將為保險業今後發展帶來重要機遇。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