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財險升壽險降 上半年保險業集中度存明顯差異

證券時報記者 劉敬元 鄧雄鷹

實習生 於長馨

今年上半年,產險公司實現保費收入6706.30億元,同比增長11.32%。壽險公司實現保費收入18830.76億元,同比增長15.21%。統計數據顯示,產險和壽險兩個保險細分行業的集中度呈現差異,產險行業集中度有所上升,壽險行業集中度有所下降。

壽險集中度下降

根據記者獲悉的數據,上半年壽險“老七家”公司保費收入11314.90億元,平均增速為7.14%,比行業增速低8.07個百分點;合計市場份額為60.09%,較去年減少約2.4個百分點。

其中,泰康人壽和太平人壽保費收入增速超過兩位數,分別達到11.51%和11.34%;人保壽險和國壽股份增速較低,分別為1.35%和4.99%。

在非上市保險公司中,上半年保費收入排名居前的包括華夏人壽1236.10億元、泰康人壽839.20億元和前海人壽595.24億元。其後是天安人壽、工銀安盛、中郵人壽、富德生命人壽和百年人壽,這些保險公司保費都超過300億元。

此前的2017年、2018年,隨著壽險“134號文”等新規引導行業回歸保障、限制中短期業務等,壽險市場的集中度出現了歷史上首次回升。在這些新規下,中小保險公司此前快速佔領市場的中短期理財業務被收緊,大型保險公司由於具有一定的沉澱優勢,比如代理人隊伍、網絡、服務能力、品牌和資源等優勢,能更快適應行業的變化,因此市場份額得到提升。

記者採訪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壽險市場集中度重回下降軌道,背後可能有多重因素。歷時一年多的轉型和調整後,部分中小保險公司也適應了新的政策要求,在一季度實現了不錯的增長;同時,有跡象顯示監管政策對於中短期業務的階段性銷售有所放鬆,給予中小保險公司新的機會;另外,一些大型保險公司不再在一季度強推“好采頭”,而不少中小保險公司仍重視好采頭,兩種不同的銷售策略,加劇市場集中度降低。

財險前三

市場份額逾64%

上半年,財險“老三家”公司保費收入4336.18億元,平均增速12.9%,比行業平均高1.58個百分點。三家的合計市場份額達64.66%,份額較去年提升了約0.6個百分點。

其中,人保財險保費收入2353.35億元,增速為14.92%;平安產險保費收入1304.66億元,增速為9.75%;太保產險保費收入685.98億元,增長12.28%。

從歷史上看,財險行業的集中度一直很穩定,不像壽險行業那樣明顯起落。業界認為,這源自財險的服務屬性更強,業務偏同質化,各家保險公司比拚的是管理、查勘和理賠服務,因此線下能力和品牌格外重要。如果小公司和新公司如果沒有鮮明的創新特色,將很難與大公司競爭。

在財險行業人士看來,商業車險改革推進過程中,受手續費提高的惡性競爭加劇影響,市場監管正在趨嚴。而在嚴監管環境下,大型保險公司保費增長預計更為平穩,這將使得市場集中度保持穩固。

有行業數據顯示,車險二次費改後,除去基數較小的新公司,業務量越大的財險公司,車險增速越快,馬太效應明顯。“二次費改以後,對保險公司的風險選擇能力及運營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前,年保費50億元至150億元的中型體量公司增長困難,現在蔓延到更小的公司和更大的公司兩端。”一家中小財險公司負責人曾對記者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