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37歲胃癌晚期,他用親身經歷告訴你:要敬畏!

「世上只有一個真理,便是忠實於人生,並且愛它」

——羅曼·羅蘭


37歲

一個男人的黃金年齡

經歷十幾年的洗禮與磨練

正是迎來事業愛情雙豐收的時候

但他卻只能待在病床上

立好遺囑,為自己安排後事

他叫劉凌峰

一位知名的地產廣告策劃人

兩個孩子的父親,家庭的頂樑柱


今年6月,被確診為胃癌晚期

而被查出這一疾病之前

他還先後前往濟南、成都等地出差

日夜奔波於創業之路上

是疾病來得太快?

NO

而是他透支了太多健康!

「平均一個月出差五次

酒局應酬家常便飯

凌晨2點後睡覺

最長一次連續工作70小時」

……

長期胃動力不足

讓150斤的他降到了100斤

而長時間化療

又讓他的肝臟出現了問題

更是瘦骨嶙峋


病床上的他痛定思痛

寫下了一篇生死長文

既是對自己人生的反省

也是對家人、朋友的忠告

希望大家

敬畏自然規律、敬畏親人、敬畏自己身體

(滑動瀏覽全圖)


這篇長文一出

立刻在朋友圈引起了瘋轉

連《人民日報》都對他進行了報導

「劉凌峰」成為一個現象級事件的代名詞

為什麼?

因為劉凌峰就是千千萬萬個「我們」的縮影

他的經歷不是個案

而是很多都市中年人的生活常態!

他們,也許正值盛年

上有老,下有小

承擔著生活的重壓

身不由己地奔波在創業或者守業的路線上

他們也許已經有了一定成就

不是這個總,就是那個監

然而面對別人羨慕的眼光

內心卻承載著無法言說的

慾望、壓力、焦慮和恐懼

他們熬夜、過度酒煙、暴飲暴食

為了事業和金錢

輕易犧牲掉和家人相處的時間

透支健康更成了習慣

可怕的是,在浮躁的功利文化之下

沒有人覺得這不對

而當你開始反省時

往往已經來不及

對此,咱們互助會的重疾會員最有發言權

本期,我們也邀請了其中兩位

來談談患病之後

他們對於生活對於生命的反思和體驗


王女士 39歲,患有胃癌、巨幼細胞貧血

凡事都力求完美的她,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品質,經常錯過飯點。「一投入工作中,就感覺不到餓。往往要等到事兒做得差不多了,才想起要去吃點什麼。」眼看著工作愈發有起色,她還來不及高興,就被查出患了胃癌早期。當時她37歲。


她想說:

「一天三餐要按時吃,麻辣燙、燒烤、醃菜等高嘌呤物質別多沾。老話雖然囉嗦,但確實有道理!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還好是早期,否則別說工作,命都保不住了。

別總覺得自己年輕,身體是鐵打的,可以隨便揮霍。你怎麼對你的身體,它就怎麼對你。命都沒了,什麼都是空的!」


曾先生 60歲,患有腦梗阻引起的半邊癱

在朋友中,曾先生是出了名的「會玩」。爬山、遠足、釣魚樣樣精通,抽煙喝酒更是常態。心直口快的他,明知道自己「三高」,卻樂觀地沒當一回事,忽略了種種身體信號,然後突然一天就倒下了。


他想說:

「在中風之前我每天抽煙40支!很早就有手麻,頭暈的癥狀,但是仗著自己一向身體好,沒當回事兒。就在發病前一天,我還和朋友喝酒,喝完覺得頭暈不舒服,也沒想到去醫院,第二天醒來就半邊癱了。我的建議是:少抽煙、少喝酒,不要忽視身體的報警,就像劉凌峰說的,要敬畏自己的身體,否則後悔都來不及。

得病過後不要太悲觀,我從半邊癱到現在可以正常行走,花了整整三年。當時也覺得自己廢了,也灰過心喪過氣。咬咬牙,堅持堅持,有可能再堅持一小會兒,這個坎兒就過了。無論如何,活著就有希望!」


幾年前

一則復旦大學講師患癌的消息

引起了各大媒體的廣泛關注

當時只有30出頭的於娟

把她和乳腺癌抗爭的經歷寫成了一本書

叫《此生未完成》

作為從小到大的學霸、別人家的孩子

於娟在最後的時刻說出了和劉凌峰類似的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