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區域格局三大變化,新一輪賺錢機會

作者: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文中觀點不代表見聞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

儘管人口是影響巨集觀經濟的中長期變量,且人口流動相當緩慢,但短期觀測人口流動的痕跡,仍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國經濟區域格局的細微變動。從2017年人口數據來觀察,中國區域格局三大變化值得關注:

【1】“東西差距”正在轉向“南北差異”,東北、西北和華北的人口明顯出現淨流出。在傳統的“東中西”區域視角下,2017年中部、西部省份常住人口增長迅猛,似乎能得出中國人口分布趨於均衡的論斷。若以“秦嶺-淮河”一線做南北的分隔線,會發現常住人口增長集中在中國南部,而北部省份明顯偏弱。因此,非均衡發展的態勢仍然存在,只是表現形式正從以往的“東西差距”轉向“南北差異”。

【2】東南沿海省內“雙子星”城市格局正逐步演進和變異。閩粵蘇浙成為中國最發達的“帶狀”經濟體,從2017年人口變化來觀察,福州與廈門可謂是最標準的“雙子星”城市;深圳和廣州組成的“雙子星”開始“向外擴散”,構建區域高地;江浙兩省“雙子星”城市則出現變異,人口流向出現明顯的轉變。

【3】內陸腹地省份的人口部門面臨“向心集聚、外圍收縮”態勢。內陸腹地的省會及省內大城市的人口集中度較2016年進一步提升。再將人口自然增長與遷徙流動拆開,鄭州、長沙、武漢、貴陽和南昌等城市人口流入跡象明顯。在人口“向心集聚”的同時,外圍城市人口遷徙流出更值得關注。

總體上看,以農業人口向城市轉移為特徵的城鎮化已經步入後期,城市間人口流動的規模將逐步擴大。人口的淨流入或淨流出,其背後實際上反映了區域經濟的盛衰。人口淨流入的地區,或有產業發展作支撐,由此帶來就業機會,或有社會福利等優勢。

從投資的角度看,應該配置人口集聚城市的房地產或相關產業。因為人口的集聚也會帶來其他要素的集聚,而且,中國人口集聚的過程正方興未艾。中國今後一定會出現類似於上世紀80年代美國出現的鐵鏽地帶(the Rust Belt),即美國東北部傳統製造業和鋼鐵業基地逐漸衰敗。

一般而言,三四線城市的流動人口數量將不斷減少,且未來必然會出現常住人口的減少,大都市圈的人口會不斷增加;省會城市或大部分“計劃單列市”的人口還將繼續增加,對中國GDP貢獻比重也將不斷提高。因此,投資地的選擇應該由過去的“面(如西部大開發)”到“線(如粵港澳灣區、杭州灣灣區)”,今後應該到“點(都市圈)”。

從人口淨流入的角度看,似乎更應該看好“灣區經濟”,如杭州灣灣區的上海、南通、嘉興、杭州和寧波,或者粵港澳灣區的深圳、東莞、廣州、珠海和佛山。即從過去認為支撐中國經濟的三大增長板塊: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把它們細化到“線”。

今後,我們或許應該再“從線到點”,如日本東京集聚了全國近三分之一人口,但上世紀70年代以後,東京的人口不增反降,但環東京都市圈的人口卻不斷增加,說明“點”作為發展極的輻射功能十分顯見。

在今後3至7年內,中國將面臨人口收縮或城市收縮的壓力,人口淨流出的城市數量會越來越多。即一方面少數城市的人口集中度會越來越高,另一方面,隨著人口絕對數量的減少,大部分城市的人口數量都將減少。

未來呢?不知有多少不知名的的中小城市將變得荒涼。因此,的確沒有理由過於看好國內大部分三、四、五線城市的房地產。

在中國人口的分化和集聚大背景下,應該依據人口流向、產業和資金集聚的方向,依據產業結構調整的總體方向,配置一二線城市中未來有廣闊前景的中心城市房地產;或依據產業更新和新興產業的發展前景,配置其他相關產業的股權。

來源:李迅雷金融與投資(lixunlei0722),原標題《步入分化與集聚的時代——從人口遷徙看投資機會》,內容有刪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