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四線城市人口真相:資源枯竭型城市走向收縮

三四線城市的人口真的都在減少嗎?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人口加速向一二線大都市、都市圈集聚,三四線城市人口外流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

據第一財經記者對河南、安徽、福建等省份的多個三四線城市梳理後發現,相當多的三四線城市人口仍然增長,只是增幅明顯慢於一二線城市。

人口在增長但增速較慢

目前關於城市人口的標準有三個維度,即全域人口、市轄區人口和城區人口。

其中,城區人口是指城市建成區內的人口,是最準確的城市人口的概念。通常一座城市規模的大小,即看中心城市建成區上的人口規模。中心城區人口規模越大,這座城市集聚資源要素和異塵餘生周邊的能力往往也越大。

住建部每年出版的《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有對各大城市城區人口的準確統計。第一財經記者通過對2012年和2017年的統計年鑒進行梳理對比,發現這5年間大多數的三四線城市城區人口均實現了增長。需要說明的是,這裡所提到的城區人口統計包括了城區人口和城區暫住人口。此外,由於各地統計口徑可能存在差異,部分城市的數據也存在一定的誤差。

作為戶籍人口第一大省和農業大省的河南,其15個普通地級市(除洛陽)的城區人口除商丘微降之外均實現了增長。濮陽、三門峽、開封、周口、信陽和南陽5年來的城區人口增量都超過了10萬人。

中部的另一個農業大省、人口大省安徽,其15個普通地級市中,除了資源型城市淮北外,其余14個地級市的城區人口均實現了增長。其中,安徽第二大城市蕪湖增長較快,5年來城區人口增加了32.16萬人,滁州也增加了13.79萬人。

東部沿海省份福建的7個普通地級市中,除了三明微降外,其余6個地級市的城區人口均實現了增長,其中泉州增長了21.1萬人,莆田增長了18.3萬人。

也就是說,無論是在東部沿海地區還是在中西部地區,大多數的三四線城市城區人口規模都在增長,增長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不少地級市為了做大做強主城區,將轄下的縣市撤縣設區,這樣一來,城區人口也會增加。

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鄉村教育的空心化導致了很多鄉鎮人口到縣城、地級市去買房,加上近年來三四線城市的棚戶區改造等因素,這些城市城區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但三四線城市人口流動有進也有出,即有一部人流向了所在地市的城區,但這些城區也有一部分人口流向了一二線城市。因此,相比一二線城市較大的人口淨流入量,三四線城市城區的人口增長速度和增量遠遠落後。

張大偉分析,如果說一二線城市一兩年就增長了一波住房需求,那麽三四線城市要積攢好多年才能增加一波需求。而且很多三四線城市的土地規劃、土地供應增加的速度,遠遠超過了城區人口增長的速度。

也就是說,很多三四線城市土地的城鎮化遠遠快於人口的城鎮化,城區面積規模的擴張大於城區人口的增長,因此城區人口的密度也隨之下降。

實體產業發展才是根本

對很多三四線城市來說,往往市域人口規模非常龐大,但中心城區人口規模比較小,是名副其實的中小城市。比如,山東臨沂、河北保定的市域總人口數量都超過了1000萬大關,但2017年這兩市的城區人口分別僅為215.67萬人和165.38萬人。

這些地方人口之所以多,主要是因為在市管縣體制之下,這些地級市下轄了大量的縣和縣級市,而且這些縣市以農業為主,相比之下,中心城區所佔的比重並不大。

對這些地方來說,由於中心城區偏弱、產業發展不發達、工業化和城鎮化水準較低,因此下面的縣市人口很多流向了沿海發達地區和一二線大城市。從這個層面上看,通常所說的三四線城市人口外流,主要是指這些地級市的市域人口在外流。但市縣、農村人口也有一部分流向了所在地級市的城區,只不過流入比流出的人口要少了很多。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些地方城鎮化率比較低,未來要鼓勵一部分人流向大城市,並留在城市,這樣當地的土地資源將更為集中,也可以提高農業的比較收益。

與此同時,三四線城市人口除了有一部分流向沿海和省會城市外,還是有相當一部分需要在當地實現就地城鎮化。因此,這些地級市需要大力改善當地的營商環境和公共服務,利用當地的勞動力、土地資源優勢,以及高鐵建設帶來的契機,吸引對勞動力依賴較大的產業,加快當地的發展、促進人口就近就業和就近城鎮化,做大做強中心城區的規模和影響力。

產業的集聚才能帶動人口的集聚和城鎮化。因此,凡是區域經濟、城市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中心城區的人口規模發展也比較快。

安徽省社科院經濟所研究員林斐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人口的集中要與產業的集中相匹配。以安徽為例,目前安徽的經濟、產業集中在皖江城市群,這邊的水資源豐富,產業和人口承載力更高。而皖北的人口密度更高,但皖北水資源不足,產業承載力較弱。

另外,近年來,隨著北上深等一線城市的產業加速外溢,周邊地區承接了大量產業落戶,人口也快速增長。數據顯示,2012~2017年,保定、惠州、嘉興等三四線城市的人口增長較快。

因此,對三四線城市而言,實體產業是決定未來城市發展的關鍵,如果僅僅靠土地財政,城市發展也無法走遠。

沒有永遠盛開的繁花

儘管大多數的三四線城市城區人口規模在增長,但很多城市增量很小。不少地級市5年內城區人口增長僅為一兩萬人,平均到每年隻增加了幾千人,相比城市擴張的步伐,這個增量微不足道。再考慮到部分城市撤縣設區等因素,很多城市城區人口並沒有增長。

張大偉說,考慮到這一輪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漲幅較大,加上一二線城市尤其是省會城市在加快發展,人口向一二線城市轉移,未來很多三四線城市城區人口的增幅可能會進一步放緩甚至負增長。

事實上,一些以能源重化產業為主的地區,近年來在經濟下行的情況下,城區人口已出現明顯的負增長,城市規模在收縮。

例如,遼寧的12個普通地級市中,除了遼陽、丹東、盤錦和葫蘆島這5年的城區人口出現增長外,其他城市都是下降趨勢,其中鞍山、營口減少量超過10萬人,本溪也減少了8.95萬人。

這反映了能源依賴型城市的發展軌跡。這些城市大多屬於資源枯竭型城市,再加上體制機制的不靈活,在市場化的衝擊下,城市轉型十分艱難。

丁長髮說,在計劃經濟時代,這些傳統重工業城市獲得了大量的要素資源,所以發展得很好,但在改革開放時代,大量的要素資源包括資金和人才等都轉向市場經濟比較活躍、比較有彈性的區域,原來的重化工業城市由於體制機制的固化,在上世紀90年代後期就面臨了一輪較大衝擊。

近年來,隨著能源經濟的下行,這些城市又受到一波較大的衝擊。而且由於工業化和城鎮化較早,人口出生率比較低,加上近年來經濟下行,人口外流比較明顯,很多城市人口的收縮十分明顯。

從空間布局上看,收縮型的城市主要位於三北地區,也就是東北、華北和西北。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吳康副教授的一項研究顯示,2007~2016年間,中國有84座城市出現了“收縮”。這些城市都經歷了連續3年或者3年以上的常住人口減少。

丁長髮說,城市發展跟人、動植物一樣,都有一個生命周期,沒有永遠盛開的繁花。中國有很多資源枯竭型城市,這些城市有一些可以轉型,但不可能所有城市都能轉型,有相當一部分必須要收縮,甚至合並。

“有發展起來的城市,必然會有衰落的城市。” 丁長髮認為,很多三四線人口外流到了一二線城市,那麽無論是財政指標還是用地等指標,都要實現“跟人走”,轉移給人口流入多的大城市。關鍵是對於崛起的城市,財政支出、公共服務、用地指標都要跟上,相應的,收縮型的城市,相應指標都要壓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