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995年的時代空氣,顛覆青春,這是你的動畫必修課!

慘劇不是突然發生的。

沒有突然發生的慘劇。

他們其實都是緩慢地,悄悄地準備著、進行著,

在愚蠢的日常當中,

在無趣的每一天當中。

它們——

最後就像氣球,

砰一聲的爆炸開來。

——《 河畔 》

若草春子 是一位女子高中生,她有一個男友叫做 觀音琦 。一開始若草還是挺喜歡觀音琦的,但是時間久了就覺得和觀音琦待在一起很無聊。觀音琦的父親在公司被他的秘書勾引走了,母親得知此事之後,天天去夜店釣男人。觀音琦是個不良,整天以毆打、霸凌班裡的另一位同學—— 山田一郎 為樂。

終於有一天,若草無法忍受觀音琦的霸凌行為,救下了山田。山田為了報答若草,就帶著若草去看了一件隻屬於他的寶物——一具躺在河畔邊的森森白骨,並且向若草交代了自己其實是個同性戀,與現在的女友—— 田島春奈 交往只是一個掩護而已。同樣知道這具白骨的還有低他們一年級的學妹——做兼職模特的 吉川梢 ,不過她其實是個暴食症患者,每次都會吃下遠超常人的食物,之後又為了保持自己的體型去廁所吐出來。

而觀音琦看到若草與山田往來逐漸頻繁,就逐漸與若草的好閨蜜——做援助交際的 小山留美 屢次發生關係,並且染上了吸食毒品、販賣毒品的勾當。所有人都在這日複一日慵懶的日常中,維持著表面的關係。

△P站ID:71964103

這個故事後來怎麽樣了呢?首先是小山留美懷上了孩子,孩子的父親未知,不過她想以此為由趁機勒索觀音琦一把。兩人發生了口角,混亂中觀音琦打暈了小山,他以為自己殺掉了小山,扭頭就跑,其實小山並沒有死,她蹣跚回到家,發現蹲肥宅姐姐正在偷看自己的日記,而那本日記上寫有自己做援交的所有過程,包括偷偷懷孕的事情。小山就這樣和姐姐廝打起來,結果姐姐用桌面刀重傷了小山,隨後也割破了自己的手腕。另一方面,田島春奈無法忍受自己的男朋友整天和若草混在一起,就偷偷跑到若草家縱火,結果不僅燒了若草的房子,也把自己給燒死了。

故事的最後,小山和她的姐姐都受傷住院,生命並無大礙,但是孩子隨著血一起流走了。山田沒了女朋友之後也並沒有覺得有多惋惜,他反而更喜歡死掉的田島的屍體,而不是活著的她。吉川梢因為演藝事務所工作的壓力,最後中止了學業,並沒有讀下去。田島縱火的時候若草並不在家,不過也正因為遭受了火災,若草一家飽受街坊鄰裡的非議,最後搬出了這個小鎮。對於若草搬走這件事,觀音琦感到非常輕鬆,因為他終於不用擔驚受怕地找女人了,可以直面自己的欲望了。

△P站ID:53339566

歡迎來到本期的從老番中看那時的日本(想了半天不過這個名字果然還是很拗口),上面給各位講述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一部名叫《 河畔 》(台譯名:我很好)的漫畫的主要內容,這看起來是一個非常無奈而又負能量的故事,不是麽?所有的角色在故事中都沒有得到救贖,看起來就像一個個遊蕩在社會中的陰屍路一樣。

《 河畔 》被認為是作者 岡崎京子 藝術生涯的最高傑作,其單行本漫畫在日本暢銷20年,著名小說家 吉本芭娜娜 稱這部作品為“ 完全詮釋了“顛覆青春”的作品”。也許各位會覺得,這個就像某個喝醉酒的作家隨便畫出來的故事,哪裡好看了?其實《 河畔 》所展現的,正是上世紀九十年代青年人精神狀態的縮影,其作品的內核,與1995年橫空出世的曠世神作《 新世紀福音戰士 》是相通的。

雖說EVA這個IP在日本經久不衰,甚至引起了諸多的社會現象。但是對於國內很多小夥伴(特別是偏年輕一些的)來說,只是有一個漠然的印象:它是一部名作,僅此而已。我覺得產生這種想法不是沒有道理的,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像EVA這些劃時代作品中的一些顛覆性和革新性的手法被後來的作品紛紛效仿,導致這些破天荒的創意被後來無數作品稀釋,這就導致觀眾在看這些作品的時候感受不到當時這些想法所帶來的衝擊感,這對這些名作,對EVA來說,都是不公平的。

△P站ID:71964842

其二,EVA作品本身就具有強烈的時代色彩,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日本社會的價值觀導向。而我們中很少有人是真正體驗過上世紀90年代日本的那段極度黑暗的歷史的。這也是為什麽EVA能在日本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而在國內卻只能成為老宅們的回憶的重要原因。今天就讓我們回到那個萬惡的1995年,看看1995年的時代空氣,以及像《 河畔 》這種作品誕生的原因吧。

△P站ID:66595422

1991年,日本泡沫經濟結束,日本地價劇烈下跌,跌幅超過46%,幾乎所有的房地產市場公司都出現了巨額虧損。自此之後,日本進入了為期十年的經濟大蕭條階段。

1995年初,日本大都市 神戶 所在的 兵庫縣 為中心,發生了7.3級大地震,稱為“ 阪神大地震 ”,此次地震造成了6434人死亡、3人失蹤、43792人受傷。經濟持續低迷加上如此嚴重的天災,徹底摧毀了日本人的精神寄托。自殺、毒品、酒精、性、陰謀論充斥在報紙和新聞上。人們開始信奉多樣化的價值觀,很多新興的宗教團體就是那個時候創立的。

當時的日本人找不到活著的意義,末日論大行其道,而這其中最有名的,應該是“ 奧姆真理教 ”事件。

△P站ID:71951015

“ 奧姆真理教 ”事件發生於3月20日上午8時左右,是當時的宗教團體“ 奧姆真理教 ”對於“ 末世思想 ”的實踐, 恐怖分子在丸之內線、日比谷線、千代田線的地鐵車廂內 同時噴灑沙林毒氣 ,造成13人死亡,約6300人受傷。這是日本戰後發生過的最大的 無差別殺人 事件。

這個組織本身與日本動漫淵源頗深,擔任奧姆真理教的對外報導部長的 上祐史浩則更是留下過一句名言:“我現在正在研究動畫。奧姆便是所謂的‘新人類’(捏他自《 機動戰士鋼彈 》)。看動畫的孩子們在無意識中選擇了、預知了自己未來的姿態。將來會有很多人擁有超能力。而末世,必將到來。”

另外還有一件偶然的產物,發生毒氣事件的1995年3月20日當天正是《 EVA 》第一集的錄音。從宅社出發前往錄音棚的 庵野秀明 坐上的正是發生恐怖襲擊的地鐵,據說隻比出事的班次早了幾輛車而已。不難想象,這一體驗之後會給《 EVA 》劇情的未來發展帶來什麽樣的影響。

△P站ID:32543860

講到這裡,我想各位也就理解了為什麽在《 河畔 》中,岡崎京子所描述的青少年生活會是如此奢靡和腐朽。並不是年輕人腐朽了,是整個社會都在逐漸走向腐朽和墮落的死胡同,那個時代的青年,根本找不到“ 活著 ”的實感,只能通過觀察白骨來證明自己還活著這一事實。而庵野秀明和他的EVA所反抗的,正是這種空曠到充滿了死寂的時代氛圍,整個日本社會,就是他們所需要擊敗的最大的“ 使徒 ”。

△P站ID:35709359

使徒究竟是什麽?EVA又是什麽?人類補完計劃是什麽?朗基努斯之槍又是從哪來的?自從EVA(指舊劇場版:真心為你)完結以來,這些留存於EVA中的“ 世界之謎 ”就一直被人津津樂道。不過如果本期我一個勁給各位講解EVA中哲學、宗教、神學、心理學的精妙之處的話,各位看得沒勁,我寫起來也只會變成“ 自嗨 ”。所以當我們了解了1995年日本的時代背景之後,不妨從另一個角度——碇真嗣的“ 個人之謎 ”去解讀這部動畫。

△P站ID: 40118645

碇真嗣 懦弱,被動,缺乏存在感,理想與現實總是背道而馳,對父輩強加給自己的“ 時代使命 ”抱著不理解的、逃避的態度。但是在行動上又是妥協的。如果有天發現自己的“ 使命 ”造成了一系列不堪設想的後果,他們會從根本上對人類存在的合理性產生質疑。逃避,不理解,沒有存在感,沒錯,碇真嗣就是1995年日本禦宅族,應該說是整個日本青年群體的縮影。

△P站ID:36951533

庵野秀明 是絕不僅僅滿足於隻把這部動畫拿來闡述現實的,觀看庵野秀明一系列的作品我們會發現,他的作品帶有強烈的個人情感,他會把自己對於社會和世界的“ 質問 ”埋藏在作品之中。在EVA舊劇場版的最後,人類補完計劃完成,幾乎所有人都脫離了肉體的束縛,地球變成了一片“ 統一意識 ”的赤紅色海洋。

碇真嗣 拒絕了人類的補完,選擇了走向即便艱難困苦也要確立自我的路線。他希望回到那個大家都會認可他的世界,然而最後和他一起留在世界上的,卻是同樣保留有靈魂的獨立,但絕不會認可別人的明日香。真嗣對此感受到恐懼並準備掐死她,卻又因為害怕孤獨一人的寂寞而沒能下手,留下了眼淚。這就是真嗣所選擇的荊棘之路,在認同與拒絕的漩渦中,生活還在繼續。

△P站ID:47389823

是要和別人一樣,與毒品和酒精為伴,信仰著陰謀論和末世論,抱著糜爛的“日常”而死?還是明知道明天奇跡也不會發生,明天生活也是一如既往地艱難,明天可能會過得比今天還遭,也依然選擇要保持自我的活下去?事實上,沉迷於糜爛的日常會讓人產生無比的依賴感,因為根本無需思索就可以生活得很快樂,也許1995年的時代較之於當時的日本,就是一場“ 人類補完計劃 ”。

而庵野秀明用這種 無聲的但近乎嘶吼的 方式在質疑著當時來看電影的每一個人:我們是否要保持自我,獨立得活下去?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庵野秀明甚至不惜否定EVA動畫本身,他在舊劇場版的最後插入電影院觀眾席的實拍段落,讓觀眾們看清自己的嘴臉,驅趕著他們早日離開EVA,離開動漫這一虛擬的空間,滾回現實生活中去。

△P站ID:56377862

EVA被諸多日本社會學家認為是1995年的一面“ 時局的鏡子 ”,這部動畫的出現使得日本大部分並不看動畫的人也了解到了動畫的魅力,動漫作為一種亞文化正式被日本社會認可。可以說那個時代的藝術家,無論是庵野秀明,或者是岡崎京子,又或者是當時的“ 硬核 ”偶像(比如中森明菜),紅極一時的賽馬文化,都肩負著一種對抗社會,警醒世人的“ 使命感 ”。他們在日本最艱難困苦的日子裡,成為了照亮名叫“ 集體無意識 ”的黑夜中的明燈。

聊到這裡,不知道各位看官是否稍微理解了一點EVA對於日本的意義呢?那麽在經濟大蕭條結束後的21世紀初,日本動畫又變成了什麽樣呢?日本動畫的內容和本質,是否有發生了些許的變化呢?我們只能下期在聊啦~

日本著名社會學家東浩紀在《 動物化的後現代 》一書中曾對EVA有過一段非常中肯的評價,那麽最後小翼就用這段話來結束本期吧,我們下期再見~

“許多作家希望通過排除所謂的禦宅要素來把作品推廣向更多的人。比如宮崎駿便是如此,而押井守也通過在《 攻殼機動隊 》中使用電馭叛客風格的文學想象力構成作品核心,同樣走上了與禦宅方向相左的路線。這兩位脫離禦宅的動畫作家自然獲得了很大程度的成功,但換一個角度來看,實際上讓動畫的影響力擴展到禦宅以外的廣大人群的,反而是徹底專注於“ 動畫的本質 ”的庵野秀明和他的《 EVA 》。 ”

——東浩紀

參考:

《 河畔 》

《 EVA論(二)——日本1995年的時代體現 》(Anitama)

《 EVA論(七)——“世界之謎”與“個人之謎”的多重構造 》(Anitama)

《 EVA論(八)——EVA帶來的亞文化評論思潮 》(Anitama)

▲作者名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