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再障媽媽”第四次懷孕誤信病友,胎兒險些不保

南都訊 記者王道斌 通訊員魏星 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在妊娠、分娩過程中,會因不可避免的出血問題給生命帶來危殆。今年31歲的陳女士在罹患再障又面臨分娩壓力時,誤信病友群的建議而忽略產科醫生的住院建議,在家保胎過程中險象環生。

日前,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產科緊急救治了一例37+3周懷孕合並再生障礙的患者,並成功分娩出一名健康女嬰。

“再障媽媽”第四次懷孕

31歲的陳女士2011年生二胎時大出血,隨之被確診患再生障礙性貧血(下稱“再障”),通過醫治,血小板保持在4萬-5萬的水準。爾後,因為治療血液系統疾病的緣故,她經歷過一次流產。2018年8月再次懷孕,孕早期情況尚安穩,但到了孕中晚期,血小板一路跌至2萬以下,血色素只有5-6克。陳女士曾在多家醫院就診,但因病情較重,歸於高危妊娠。直到嚴重的感染、發熱,她才來到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產科治療。

該院產科主任鄧玲紅表示,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再障”患者在病情安穩期也能懷孕生子。可“再障媽媽”比健康孕媽面對的困難和風險更多更大,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輸血和產後大出血問題。

“胎兒不斷長大,再障孕媽媽會呈現血小板削減,當血小板低於2萬就要輸血小板治療。在生產時也需要輸血。”鄧玲紅表示,再障孕婦孕期腦出血、多髒器衰竭的風險也會大大增加。

偏信病友不輸血差點出意外

在陳女士孕中期,醫師就主張輸血醫治。但她聽病友群一個“過來人”說,長期輸血會產生抗體,輸注再多的血小板也沒用,所以她不再輸血治療。

在孕33周時,陳女士血小板降至1.3萬-1.5萬。到了孕35周,醫師主張她住院,此刻胎兒已能夠盡早臨產,她也不聽,認為胎兒在肚子裡養大點更好。

陳女士在孕36+6周忽然發高燒,被送到醫院急診。鄧玲紅指出,發燒會加重血小板的損壞,其時患者血小板最低只有7000,“血小板太低,除了媽媽自發性出血,也會影響到胎兒,寶寶也可能會出血。”

經血液科、輸血科、麻醉科、ICU多科室聯合會診,決定給患者運用配型血小板、過濾的紅細胞(過濾掉血漿和白細胞)。

經治療,陳女士的血小板水準上升後,隨即在全麻下進行剖腹產手術,最終順產一健康女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