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別掰我手指!寶寶怕疼!

別掰我手指!寶寶怕疼!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日前,某明星更新當爸興奮曬出親子照,一家三口食指相頂,畫面看起來十分溫馨。但是,細心的網友發現照片中小寶寶手指通紅,更有醫生博主指出「不建議家長硬掰嬰兒手指」,一時間引來如潮評論。新生寶寶降生,一家人在滿懷喜悅的同時,都是唯恐照顧不周。現實卻是,年輕的爸爸媽媽們沒有經驗,爺爺奶奶們往往不會變通,導致在照顧新生寶寶的問題上出現不少爭議和衝突。那麼,新生寶寶的骨骼特點和神經發育狀況如何?育兒當中針對性地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如何識別寶寶的一些疾病狀態呢?

別掰我手指!寶寶怕疼!

握拳會隨年齡自然伸展

新生寶寶的骨骼特點是較柔軟、富於彈性、韌性好,但容易受外力的影響而發生變形,易骨折,所以在照顧時要盡量避免傷害,不主張藉助外力束縛孩子。有些老人堅持老觀念,認為嬰兒睡覺要綁著四肢,其實這有可能造成孩子四肢發育畸形,也非常不利於骨骼和肌肉的發育。除此之外,給寶寶準備的枕頭要合適,嬰兒床不宜太柔軟,以免影響其脊柱發育。

剛出生的寶寶如此嬌弱,甚至生產時都可能造成產傷。最常見的為鎖骨骨折,經引陰道分娩用產鉗助產,可見顱骨、上下頜骨、顴骨等骨折,亦可見股骨、肱骨骨折;臀位或肩位難產時,身體相對於頭部過度扭曲或脊柱過伸,還可導致脊柱骨折或脊髓損傷。有相關出生史的孩子出現局部腫脹或疼痛、活動受限時,家長們就該注意及時檢查和就醫。

別掰我手指!寶寶怕疼!

新生兒時期的骨骼發育是成人骨骼的基礎,胎兒和嬰兒早期骨營養狀況可以影響骨骼的整個生長髮育過程。胎兒骨骼發育的關鍵時期是妊娠4個月~6個月,此時骨的發育主要是骨細胞分化形成骨結構,需要母體提供足夠的能量、蛋白質及礦物質。一般在新生兒出生後,即給予維生素D的預防劑量為400U/d~800U/d,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雙胎兒出生後應即補充維生素D800U/d~1000U/d。

新生寶寶的神經系統處於快速發育期,受缺氧、感染、發熱、低血糖、凝血功能異常等因素影響,易發生腦損傷。對於新手爸媽來說,認識新生兒的正常神經狀態,識別異常狀況,有利於儘早治療,減少後遺問題。

正常足月新生兒屈肌張力較高,仰臥位時上肢屈曲內收,握拳,拇指內收,髖關節屈曲輕度外展,膝關節屈曲;俯臥位時,髖屈曲,膝屈曲在腹下方,臀部抬起。孩子一出生,即具有一些本能的反射,如覓食、吸吮、吞咽、握持、擁抱等,以及對寒冷、疼痛及強光的反應。其中有些非條件反射,如吸吮、擁抱、握持等,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消失,否則將影響動作發育。如新生寶寶常見的握持反射會於3個月~4個月時消失,如果繼續存在,則將妨礙手指的精細動作發育。

也就是說,新生兒握拳是自然的過程,輕輕掰開一下並無大礙,之後又會自然合上,直到嬰兒3個月後隨著神經系統的發育伸展開來。

新生寶寶一天一個樣

媽媽們如果仔細觀察,還會發現新生寶寶的狀態有6種:深睡(非眼動睡眠)、淺睡(眼動睡眠)、瞌睡、安靜覺醒、活動覺醒和哭。新生兒一天的睡眠時間為14小時~20小時,平均為16小時,晝夜各佔一半。睡眠有睡眠周期,從安靜睡眠到活動睡眠為一個睡眠周期,平均為45分鐘。

研究表明,腦的發育存在著關鍵期。在關鍵期內,腦內的神經元需要適宜的環境刺激,以使其和其他神經元發生聯繫。否則,大腦的發育就會受到永久性的影響。但是,大腦的不同區城在發育成熟的時間上並不是同步的,其成熟順序是:枕葉——頂葉——顳葉——額葉。與腦發育關鍵期密切相關的是腦結構和功能的可塑性,即腦具有在外界環境和經驗的作用下不斷塑造其結構和功能的能力。

覺醒狀態異常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神經功能異常,可以分為嗜睡和昏迷。孩子喚醒反應遲鈍或消失,動作反應減弱時,應考慮嗜睡。嗜睡可以進一步分為輕度、中度、重度。輕度嗜睡,嬰兒能夠喚醒但易入睡。中度嗜睡,嬰兒表現為明顯的睡眠。喚醒儘管減弱,但在這兩種狀態下仍存在。重度嗜睡,則嬰兒不能被喚醒。

驚厥是新生兒期常見的癥狀。新生兒由於腦皮層發育尚未完善,故皮層的局限性電活動不易向鄰近組織傳導,常表現為驚厥發作不規律,局灶性驚厥。眼球運動是新生兒驚厥最常見的發作類型。

新生寶寶一天一個樣,家長有必要從五個方面來關注其行為的發育和進展。

視覺。新生兒在覺醒狀態時能注視物體,移動眼睛和頭,追隨物體移動的方向。這是中樞神經系統完整性的最好預示之一。新生兒調節視焦距能力差,只能看清距眼19厘米左右的物體。這種視焦距調節能力在4個月左右達到成人水準。

聽覺。如在新生兒耳旁柔聲呼叫或說話,覺醒狀態的新生兒會慢慢轉過頭和眼睛向發聲的方向,有時已會用眼睛尋找聲源。

嗅覺、味覺和觸覺。新生兒出生5天即能區別自己母親的奶墊和其他乳母奶墊的氣味。新生兒對觸覺也很敏感,如果你把手放在正在哭的新生兒的腹部或握住他的雙手,可以使他平靜。這就是新生兒利用觸覺得到安慰的表現。

習慣形成。睡眠狀態的新生兒,均有對連續光或聲反覆刺激反應減弱的能力。可以認為這是一種簡單形式的學習。

和成人相互作用。新生兒已具有和成年人相互作用的能力,能追隨移動的臉。

文:陝西省鹹陽市兒童醫院 康鵬講 李菊花

編輯:余運西

校對:欒兆琳

別掰我手指!寶寶怕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