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回憶下兒時的二十個經典遊戲

今天帶著大家回憶下兒時的二十個經典遊戲,並分析下這些遊戲的訓練功能,讓您更加清晰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必須上早教,為什麼必須提高身體的運動能力!

1. 丟手絹

若乾個小朋友席地圍坐成圓圈,另一人手拿一個手絹從小朋友的背後經過,並悄悄地丟在其中一個人的背後然後跑開。待背後有手絹的人發現後,立即拾起手絹去追趕丟手絹的人。待丟手絹的人回到追趕之人空出的位子坐下後,追趕之人就變成了丟手絹的人,於是又開始下一輪的丟手絹遊戲。

丟手絹,

丟手絹,

輕輕地放在小朋友們的後面,

大家不要告訴他,

快點快點捉住他,

快點快點捉住他!

教育訓練:這個遊戲可以培養孩子的專註力,同時訓練孩子的反應速度與運動能力。

2. 丟沙包

「沙包」即裝滿沙子的小布袋,丟沙包可以訓練身體的敏捷性及反應能力。丟沙包至少要三個人玩,先在地上畫一個圓圈,兩人在圈外兩端一定距離互相丟沙包,要打中站在圈中的人,圈中的人可以躲閃,但腳不能出圓圈。直到圈中的人用手抓住扔過來的沙包,才能出圈成為丟沙包的人,丟沙包的那人則替換為圈中的人。

教育訓練:這個遊戲是一個集體遊戲,可以培養孩子視覺反應速度與身體協調能力。而這種略帶衝擊性的遊戲,也可以提高孩子的膽量。

3.擠油渣

那時的教室都沒有取暖的設備,冬季課間短短的十分鐘要取暖,最好的方式就是「擠油渣」了。此時,一群人常常緊靠著牆根站好,從兩頭往中間擠,如被擠出去就算被淘汰。大家雖說被擠得氣喘籲籲、臉紅脖子粗,但仍興高彩烈,因為此時渾身發熱甚至滿頭大汗,這遊戲的效果也就達到了。

教育訓練:這個遊戲刺激了孩子的觸覺,對於皮膚敏感的孩子很有幫助,而且訓練了全身的力氣,同時鍛煉思考與分析能力。

4.抽陀螺

別看現在仍在抽陀螺的大多是老年人,當年抽陀螺的可全是小孩哦。抽陀螺也可以進行比賽,即雙方各自將自己的陀螺抽向對方的陀螺,如將對方的陀螺撞倒即獲勝。當年我們揮舞繩鞭抽起陀螺,聽見鞭聲「叭叭」直響,看見陀螺「嗡嗡」旋轉,心中的那個高興勁就甭提啦!

教育訓練:可以鍛煉孩子的上肢力量與用力的技巧性,調動全身肌肉,提高運動能力。

5.打彈珠

「打彈珠」又稱「打玻璃珠「,它不僅是咱中國人的遊戲,還曾風靡全世界。因打彈珠時必須爬在地上,常常會使手上、身上沾滿了泥土,因此愛乾淨的女孩們不屑此舉,於是變成了男孩的「專利」。彈珠者將自己手中的玻璃珠彈出射中對方的玻璃珠為羸,輸者的玻璃珠便歸贏者了。玻璃珠多的人,常常會在同伴中炫耀!

教育訓練:這個遊戲經常爬在地上玩,因此刺激了孩子的觸覺。同時訓練了手指的力量與協調性,還有靈活度,還鍛煉了視覺的跟蹤與專註力。

6.鬥雞

「鬥雞」又稱「撞拐 或「腳力」,可分成兩撥人對抗或者僅二人單挑。遊戲時一隻腳靠在另一隻腳的膝蓋上,然後用單腳蹦跳著沖向對方,可用膝蓋撞擊對方身體任何部位,也可用膝蓋上抬或下壓對方的腿。比賽時必須單腳著地,某一方雙腳著地即輸。此遊戲十分耗體力,偶爾也會受些小傷,因此只有男孩子才喜歡玩。

教育訓練:這是男孩子們喜歡的競技性與衝撞性遊戲,現代社會往往會容易讓孩子迴避這樣的肢體衝突,反而造成孩子的敏感,以及不知道如何處理肢體衝突。這個遊戲其實特別好的訓練了孩子的體能與身體的平衡能力。

7.東南西北

先將白紙按一定的方法折好,然後在看得見的四個外側面分別寫上「東、南、西、北」四個字,而看不見的內側八個面則分別寫上反面或正面的字句,例如「傻瓜」或「好兒童」等等。先讓對方懸著看得見的外側某一方位,然後再打開所選方位看不見的內側,對方究竟是「傻瓜」或「好兒童」呢……答案馬上就揭曉啦!此遊戲雖然簡單,但因揭曉的答案不好預測,玩耍時也充滿了歡笑和樂趣。

教育訓練:鍛煉孩子的手部精細操作與語言表達能力,在某種程度上,還會逐步引導孩子認字。

8.滾鐵環

滾鐵環也是許多小朋友愛玩的遊戲。此遊戲看似簡單,實則要玩好也十分不易, 既要用鐵鉤控制好鐵環的走向,使其聽從指揮能走直線也能轉彎,又要在跑動中掌握好平衡使其不倒, 還要比誰跑得更快。如果滾鐵環的小夥伴較多,那場面很是壯觀!

教育訓練:這是一個很好練習孩子身體平衡能力與手部控制能力的遊戲。提高手眼協調以及專註力。

9.踢毽子

這毽子商店有賣的,也可以找來雞毛、銅錢自己來做。踢的方式分為較簡單的單式踢毽和較複雜的花式踢毽。單式踢毽主要比的是誰踢的次數多、時間長,花式踢毽比的則是誰踢的花樣多、難度大,還可以多人共踢一個毽子。如果踢的人技術高超,踢起來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觀眾看了常常會高聲喝彩!

教育訓練:通過踢毽子鍛煉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視覺跟蹤能力與專註力,如果自己製作毽子還可以提高動手的能力。

10.老鷹抓小雞

老鷹抓小雞是幼稚園必不可少的遊戲。遊戲時一人當「老鷹」,另一人當「母雞」,其餘的就是「小雞」了。「小雞」們一個接一個地拉著前人衣襟緊緊跟在「母雞」的背後,「老鷹」要想方設法抓住「母雞」背後的「小雞」,「母雞」則要伸開雙手拚命保護自己的孩子不被「老鷹」抓住。小孩們在遊戲中不僅充滿了歡聲笑語,而且充分體會到了母愛的溫暖和偉大。

教育訓練:這個遊戲培養了孩子集體合作的能力,同時在跑來跑去的過程中提高了運動能力與心肺功能。

11.摔泥碗

泥碗用泥土做成,取粘土若乾,經加水揉和後再製作成碗狀。泥碗直徑約十厘米左右,底部要盡量薄,邊沿要盡量平整。泥碗做好後選好角度用力向地上摔去,接觸地面後碗內的空氣因急促被壓縮而膨脹,會將其碗底炸開個洞,同時發出巨大的響聲。響聲越大說明這泥碗做得越好,大家在響聲中獲得了泥作的滿足和快樂。

教育訓練:這個遊戲通過製作泥碗,提高了孩子的動手能力,通過摔泥碗,也培養了孩子的探索能力,發現怎樣能夠讓泥碗的聲響更大。

12.拍紙塊

兩人各出若乾張印有圖案的小紙片,將其疊在一起並把有畫面的一面反扣在地上。這紙片也許是小畫片,也許是水果糖的包裝紙,也許是香煙盒。然後兩人輪流用巴掌猛拍地面,利用產生的震動及氣流將有畫面的一面翻轉上來,翻轉過來的畫片就歸拍者所有了。

教育訓練:這個遊戲要爬在地上玩,因此刺激了孩子的觸覺。同時鍛煉了孩子手部的控制能力,反覆玩才能夠掌握拍的技巧。

13.騎馬殺仗

這遊戲又叫「殺馬馬肩」,源於對古代的武將騎在馬背上殺仗的模仿,充滿了陽剛和殺氣,因此是男孩子的「專利」。下面的人充當「馬匹」,另一人騎在他的雙肩上便是衝殺的「武將」,但這「武將」手中沒有刀槍,只能靠雙手拉扯對方,被拉下「馬」的一方為敗。此遊戲雖有跌傷及衣服被扯破的風險,但因能過一把充當「武將」的英雄癮,所以不少男孩子樂此不疲。

教育訓練:這個遊戲在現代的孩子裡面已經很少進行了,很多家長怕孩子們之間的衝撞會傷害到自己的孩子。但恰恰如此,大多數的男孩子也喪失掉男性本有的陽剛之氣。

14.蛇保蛋

遊戲時一人當「蛇」,再找幾塊鵝卵石或石頭當蛇窩中「蛋」,其餘的人便是偷蛋的人。「蛇」需要一直用雙手伏地保護窩中「蛋」,偷蛋的人則是要想方設法將「蛋」偷出,但又不能讓「蛇」的腳接觸到自己的身體。如果偷蛋人的腳被「蛇」的腳碰到,自己便會變成「蛇」,「蛇」又替換成為偷蛋的人。

教育訓練:這個遊戲鍛煉了孩子的反應能力,也訓練了肢體的運動速度與技巧。

15.打電話

那時的電話可是稀罕物,但並不妨礙充滿想像的小孩將其「請」入家中。先找兩個紙或塑料的圓筒充當話筒,然後在其底部弄個小洞,再用一根長長的麻繩充當電話線,穿過小洞將其串聯在一起,這「電話」就製成了。然後兩個人隔開一段距離,一人拿一話筒就可以互相「打電話」了。通話時兩人學著大人打電話的樣子,裝模作樣、一本正經,叫人看了忍俊不禁。

教育訓練:這個遊戲鍛煉了孩子們的動手與創作能力,也鍛煉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與溝通社交能力。

16.手影戲

那時的兒童既無電視可看,想看電影、演出也不容易,於是便「發明」了一些自編自演的小節目,其中之一就是「手影戲」。演出時先在桌上放一家家戶戶都有的煤油燈或電筒(那時經常停電),「演員」們就利用手在牆上的投影即興表演,嘴裡還模擬出一些聲響。這種手影戲雖說情節簡單,但「演員」們仍演得十分賣力,觀眾們也看得津津有味。

教育訓練:這個遊戲一方面鍛煉了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又培養了觀察能力,同時還讓孩子有了光影科學啟蒙的意識。

17 .跳房子

那時只要有空地的地方,常常都有小孩子在玩「跳房子」的遊戲。先用粉筆在地上畫若乾稱為「房子」的方格並編上號碼。再把一塊瓦片或是用算盤珠串起來的手鏈放在編號為「1」的方格裡,然後用單腳落地來踢,每格中腳只可落地一次,瓦片或手鏈既不能壓線、出線,又不能打亂編號的先後順序,否則就算犯規,改由另一人來跳。

教育訓練:通過這個遊戲可以培養數學邏輯思維能力,身體的控制能力,手部的控制能力等。

18 .跳拱

跳拱又稱「跳山羊」或「跳馬」。一人彎腰躬背站在幾米遠的地方,其他的人則排著隊向他跑去,然後用雙手撐在他的背上,利用慣性雙腿分開從他的背上跨越過去。隨著遊戲的進展,彎腰躬背的人其高度也不斷地增加,能跳過去的人也越來越少。如果跳不過去,不僅被淘汰,也許還會被跌得鼻青臉腫,因此這只能是男孩子愛玩的遊戲。

教育訓練:這個遊戲鍛煉了孩子的身體彈跳能力與身體爆發力,是一種很好的運動遊戲。

19 .跳繩

跳繩是一項很好的運動,分為單人跳繩和多人跳繩。單人跳繩一般比得是次數,即在相同的時間內看誰跳的次數多。多人跳繩用的是大繩,兩人各執一端用力搖繩,其餘的人則排著隊依次從繩中間跳過去。搖繩的人最勞累,跳繩的人如碰到了繩,就去接替搖繩的人,此時搖繩的人便又成為跳繩的人。

教育訓練:這個遊戲在目前的學校裡面會依然保留,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項體育考核項目,跳繩可以鍛煉全身的肌肉力量與協調能力。

20 .跳橡皮筋

那時候的女孩子最愛跳橡皮筋。拉皮筋的將皮筋由腳裸、膝蓋、大腿、腰、腋、肩、頭頂逐步升高,跳皮筋的則按固定的旋律跳躍,完成規定動作後即可更新。如半途失誤或腳沒夠到皮筋,則角色轉換變為拉皮筋的人,改由另一人跳。跳皮筋的花樣五花八門,有踩、勾、挑、繞、轉身等等,跳起來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真是一項技術活。小女孩們還會邊跳邊唱呢!

一二三四五六七,

馬蘭開花二十一,

二五六、二五七、

二八二九三十一

……

教育訓練:跳皮筋是一項很有趣的運動,能夠鍛煉孩子的身體控制、協調能力,還可以鍛煉團隊合作的能力。

更多育兒知識請專註微信公眾號【寶媽成長百科:baomariji | 與寶媽共成長,精選育兒經驗,分享寶寶成長樂趣,打造寶媽最愛的成長樂園!】

版權申明:凡本公眾號內容註明【原創】的,內容版權歸本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本公眾號;未標註【原創】的,圖片與文字內容均轉載自網路,版權歸原創者所有。除非無法確認,我們都會標明作者及出處,圖片和文字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謝謝!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