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寸草心等貼膏劑成萬能“神貼” 曾被通報虛假宣傳

創意圖片/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創意圖片/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爭搶50億市場 貼膏劑成萬能“神貼”

  中成藥貼劑/貼膏劑(統稱“貼膏劑”)一直是中國民眾青睞的外用給藥方式之一。米內網近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2016年零售藥店外用貼膏類用藥銷售規模達到42.52億元,2017年全年銷售規模將達48.59億元。

  然而,貼敷類產品的龐大市場需求和可以預期的獲利,讓這一領域亂象叢生。多種整治措施下,市場仍未得到淨化。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虛假宣傳仍未禁止,假冒產品“李鬼”當道,三無產品自製“祖傳黑膏藥”網上隨意賣。

  成本低售價高 假冒貼膏劑橫行

  原國家食藥監總局2018年最新數據顯示,我國貼膏劑類藥物已有800多個品種許可證,國外進口注冊的貼劑類藥物有20多個品種,近30家外資公司涉足。米內網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零售藥店外用貼膏類用藥銷售規模為42.52億元,同比上一年增長4.32%。根據2017年前三季度數據估算,全年零售藥店外用貼膏類用藥銷售額將達48.59億元規模,同比上一年增長14.28%。

  新京報記者從1藥網獲悉,該平台銷售的外用貼膏劑主要以藥準字類和械準字類為主,其中械準字類外用貼膏屬於醫療器械類,藥準字類外用貼膏屬於風濕骨痛類目。在外用貼膏裡,銷量高的前三種品牌分別為萬通筋骨貼、奇正消痛貼膏和雲南白藥膏。根據1藥網大數據發現,上海、廣東、山東、江蘇、浙江、北京地區的消費者對外用貼膏的需求量最大。在全年銷售數據裡,雨季和秋冬季節的銷量平穩上揚,比夏季銷量相對較好。

  龐大的市場,偏高的價位,不僅給貼膏劑正規生產企業帶來了豐厚利潤,也為一些不法商販提供了可乘之機。

  以鄭州寸草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3款貼膏劑產品為例,新京報記者以“鄭州寸草心侯氏仙草”為關鍵詞在淘寶上搜索,可以找到18家店鋪26款產品,主要為侯氏仙草骨霸、侯氏仙草骨痛貼和侯氏仙草活骨膏,店鋪均是個人開設,有的卻打出廠家直供的旗號,每盒價格從90元到280元,以90元上下的價格居多,其中銷量最高的一家店鋪,90元/盒的仙草骨痛貼已售出270件,而該款產品生產廠家標價為159元/盒。新京報記者在該款產品的評論中看到,有消費者留言稱“用了20多天,一點效果都沒有,還耽誤治療”,還有消費者在購買60天后追評稱“毫無效果”。

  鄭州寸草心工作人員稱,只有京東才有廠家的官方旗艦店,淘寶上全部未經過授權。在鄭州寸草心的官網上,新京報記者看到生產廠家發出的打假聲明,稱“不斷接到客戶投訴,反映在淘寶網上買到公司產品之種種問題。經查,淘寶網上所有銷售侯氏仙草的店鋪,沒有一家經過公司授權,更沒有一家經過藥監部門批準,都是非法銷售的黑戶。經技術部門鑒定,已確認很多客戶買到的都是假貨。”

  貼膏劑只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目前,臨床使用的貼膏劑類產品大多數屬於安全性較高、副作用輕微、輔助治療的產品。但是,在一些商家的宣傳中,這些起輔助治療作用的貼膏劑卻成為了根除疾病的“神貼”。

  新京報記者梳理了2015年至今被原國家食藥監總局認定為虛假宣傳的11個貼膏劑類產品,其廣告宣傳內容均含有不科學的功效斷言,擴大宣傳治愈率或有效率。涉事企業包括武漢健康新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燙熨治療貼”、鄭州弘德堂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遠紅外貼”、內蒙古科爾沁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藥品“透骨靈橡膠膏”等。此外,還有不少貼膏劑類產品被地方食藥監局點名。

  新京報記者發現,上文提到的鄭州寸草心,曾在2013年被原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虛假宣傳,其廣告宣稱“一個月軟骨逐漸修複,滑膜恢復正常;根本無需吃藥打針做手術,輕輕鬆松治好多年老骨病”等。目前,鄭州寸草心的官網上,有三款貼膏劑類產品仍在宣稱:“三個療程達到臨床治愈,愈後不易複發。”

  新京報記者致電鄭州寸草心,工作人員聲稱,所謂臨床治愈,就是臨床試驗中的治愈,正常的話,頸椎病患者使用仙草骨霸遠紅外貼,一般三個療程就能治愈。

  除了曾被點名通報批評的產品外,新京報記者發現,在淘寶上賣的不少貼膏劑類產品也存在虛假誇大宣傳的情況。

  如一品藥堂淘寶店內賣的廣志德苗寶膚醫用冷敷貼的宣傳中稱,“該產品能夠起到一個其他任何產品達不到的功效:暖骨融刺,從而能消除骨增生、骨刺發病根源。”同時,該產品還與口服西藥、推拿按摩、針灸、手術療法、平躺牽引進行對比,宣稱“無毒副作用,可修複受損組織不再複發,徹底治愈腰間盤。”

  廣告法規定,藥品、醫療器械廣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斷言或者保證等。《醫療器械說明書和標簽管理規定》也明確規定,醫療器械說明書和標簽不得含有“保證治愈”、“即刻見效”、“完全無毒副作用”等表示功效的斷言或者保證;不得與其他企業產品的功效和安全性相比較的內容等。

  另類文號貼敷類產品屢禁不止

  根據原國家食藥監總局的規定,含藥貼敷類產品必須依法取得藥品注冊審許可證號,不含藥物成分、以物理作用為主的貼敷類產品,必須通過醫療器械注冊。但是,目前市面上仍然有少量的另類文號貼敷類產品,如“健用證字”、“健證字”、“健準字”、“消證字”。

  持有“豫健準字”的少林藥局少林通絡消痛保健貼(原名少林藥局達摩膏筋骨健康貼)就曾陷入輿論風波。2015年,有媒體報導的《少林寺“旗下”藥局11年無售藥資質》一文中指出,儘管少林藥局表示,其產品批號都能在相關部門查到,但多款產品持有的批號卻是“健證字”、“消字號”。如少林藥局達摩膏所持有的“豫健準字”來自於河南省保健用品行業商會,該商會負責人也明確表示,商會不是行政審批部門,“豫健準字”不是一個批號,而是由商會對會員的廠區、產品進行專家風險評估,然後出具的一個證書編號進行管理。

  在一品藥堂淘寶店內,新京報記者未在廣志德苗寶膚醫用冷敷貼的包裝上看到任何批準文號,其宣傳頁面中寫著:“消字號產品不可以在包裝上宣傳任何功效,廠家依據法規規定以及市場消費者的反饋不定期調整包裝細節。”

  新京報記者向店鋪人員求證該產品是否為消字號產品,店鋪工作人員稱,廣志德苗寶膚醫用冷敷貼是械準字貼膏劑類產品。記者一再追問械字號在包裝什麽位置,該工作人員未能提供任何截圖,只是一口咬定是械字號。隨後,新京報記者在原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的醫療器械數據庫輸入“廣志德苗寶膚醫用冷敷貼”、“苗寶膚醫用冷敷貼”等關鍵詞,並未查到任何數據。

  北京中醫藥大學法律系、醫藥衛生法副教授鄧勇指出,原國家食藥監總局曾多次敦促有關地區撤銷不符合法律法規的貼敷類產品批件,但另類文號貼敷類產品屢禁不止,這與少數地方衛生部門與藥監部門的違規審批、選擇性執法不無關係。目前,國家鼓勵中醫藥、少數民族醫藥發展,加之有些地方長官對相關法律法規不熟悉,為了發展地方經濟,扶持地方企業發展,會存在選擇性執法。“這種貼膏劑一般不會造成惡劣的後果,所以地方政府和地方監管部門就會在發展地方經濟和嚴格執法之間選擇前者。”

  鄧勇強調,這些未經合法批準的貼敷類產品應該被查處,違法者應被追究責任,如果允許這些產品繼續橫行,所在地區的監管部門難辭其咎。

  “祖傳黑膏藥”網上隨意售賣

  除了另類文號貼敷類產品外,自製“祖傳黑膏藥”也是在網上隨意售賣。新京報記者以“祖傳黑膏藥”為關鍵詞在淘寶網進行搜索,顯示有100余種商品。這些手工祖傳黑膏藥多由個人熬製,多聲稱老傳統、老方法、老工藝、草本萃取、百年傳承、祖傳秘方等。還有店鋪會錄影片播放黑膏藥製作過程,製作場所簡陋,有的在製作過程中還會直接用手抹勻黑膏藥。

  在達善醫藥淘寶店內,售價為15.8元/貼的張老三黑膏藥使用簡易牛皮紙袋包裝,沒有任何批準文號。店家稱是自家純手工製作,並配有製作過程的影片。新京報記者從影片中看到,在一間小屋內,製作者用小鍋熬著一鍋黑乎乎的膏藥,然後用小杓舀出,塗抹在布料上,再做晾乾處理。店家宣稱該藥含有70多味中藥材,古方調製,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相結合,為純手工大鍋熬製,使用簡單方便,膏貼是老式麻布打底。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儘管這款黑膏藥宣稱適合所有體質皮膚,不會出現任何發癢、過敏現象,但在隨後的注意事項中又寫道:“如出現過敏反應,立即停止使用。”對此,店家解釋稱,99%不會過敏,如果用了有過敏反應肯定要停止使用。店家向新京報記者承諾,只要是買家說效果不好,就能退。

  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推拿科醫生李明愛指出,黑膏藥製作工藝複雜,民間自製時往往在藥材的選材上無人把關,衛生狀況也無人監督。因此,除了其可能帶來的療效外,也會有一定的風險。“尤其是有些宣稱所謂的純植物萃取的黑膏藥,可能會存在非法添加的問題,如添加消炎止痛類西藥。”

  宣武醫院藥劑科副主任、主任藥師林曉蘭則指出,對於中藥製劑中的臨方製劑,在一定程度上國家是給予鼓勵的。但前提是,必須由國家認可的執業醫師配製,而且配置的貼膏劑也應先獲得食藥監部門的批準文號,再以院內製劑的方式在醫院內銷售,不得外銷。

  對於自製黑膏藥的監管,北京市海澱區衛生計生監督所執法二隊隊長張立波表示,從衛生計生監督角度而言,在醫療機構給患者貼膏藥,只要涉及問診、診斷,首先確定該醫生是否有醫師從業資質,如果是江湖郎中問診後再幫人貼膏藥,就涉嫌非法行醫。在查處非法行醫過程中,如果遇到了沒有任何批準文號的貼膏劑,衛生計生監督工作人員將會轉給食藥監部門進行判定。

  監管力度和監管技術還不到位

  北京中醫藥大學法律系、醫藥衛生法副教授鄧勇指出,對於貼膏劑目前存在的諸多問題,其核心仍是監管力度和監管技術不到位。受製於人事編制、組織機構等影響,監管隊伍建設受限,頂風作案的企業和人不少,即便被查違法成本也不是很高。加上這種外敷的產品成本低,行銷速度快,即便出現問題後果也不會很嚴重,造成了貼膏劑市場的亂象。“民眾需求大,用藥合理性和科學性卻不高,抱著病急亂投醫的心態,在虛假宣傳和無牌照直銷的商業模式影響下,造成了市場亂象。”

  鄧勇認為,要解決上述問題,應充實壯大執法隊伍,進一步優化技術手段,尤其是監控技術,包括微信監控、廣告監控等。監管部門應成立監管技術中心,只要出現大面積、短時間集中銷量大的貼膏劑交易,盡快傳送給所屬地監管部門進行相應的立案調查取證,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同時,監管部門也應做好轄區老百姓的用藥安全知識普及,告知民眾買膏藥盡量去正規醫院和機構購買,不能隨意使用。

  ■ 健康提醒

  貼膏劑也要對症使用

  貼膏劑類產品是不少人的最愛,哪裡不舒服就貼上一塊。但醫學專家和藥學專家指出,貼膏劑也要對症使用,否則可能導致症狀加重,甚至出現其他問題,如嚴重過敏等。經過專業醫生確診後,再對症使用貼膏劑才是正確方式。

  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推拿科醫生李明愛和宣武醫院藥劑科副主任、主任藥師林曉蘭提醒,貼膏劑確實對一些疾病有很好的效果,而且不經過消化系統,對身體傷害相對小,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自行根據症狀購買貼膏劑。比如腰疼,有的是因為受涼了,應選擇祛寒濕類貼膏劑;如果是扭傷,則應選擇活血化瘀類貼膏劑。年長者跌打損傷後更不能亂貼膏藥,可能延誤治療骨折的時機,一定要去醫院確診,排除骨折後再做其他治療。

  此外,貼敷時應先清洗患部皮膚,以免影響其療效,使用化妝品的患處皮膚一定要清洗乾淨,否則膏藥容易脫落。不要總在一個位置貼敷,皮膚會受不了,更不要超時間貼敷。撕膏藥時也應注意,要慢慢撕,防止撕掉一層皮。

  D01-D02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王卡拉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