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西部鐵路40年巨變:“說走就走”不再是一句口號

2017年7月9日,寶蘭高鐵(陝西寶雞至甘肅蘭州)開通運營,這標誌著西北地區全面融入全國高鐵網。(資料圖) 楊豔敏 攝

中新網蘭州12月15日電 (強科 安敏中)“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中國鐵路從時速幾十公里的綠皮車到時速300多公里的高鐵;從排一夜隊都不一定能夠買上車票到如今手指輕點滑鼠,車票即可到手的華麗轉身。”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武威南車務段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劉尚賢近日談及中國鐵路40年變化說,這40年,也是中國西部鐵路大發展的40年。民眾“說走就走”不再是一句口號,已成為現實。

據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介紹,1978年,蘭州局集團公司國有鐵路及代維管合資鐵路營業裡程為2419.9公里,主要有隴海線、蘭新線、包蘭線、蘭青線、乾武線。截至2017年末,時隔40年,營業裡程為5377.8公里,增加了122.2%,等於再造了一個蘭州局。

劉尚賢是一位老鐵路,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也是鐵路改革發展的參與者、踐行者。1965年,他參加鐵路工作,經歷了蘭武、武嘉、乾武電氣化改造,經歷了蘭新複線改造。在行車設備變化上,經歷了電鎖器聯鎖、電器聯鎖、電腦聯鎖;在辦理列車接發上,經歷了路簽路牌閉塞、半自動閉塞、自動閉塞;在信號信號設備使用方面,經歷了臂板信號機、色燈信號機;在列車牽引上,經歷了蒸汽、內燃、電力時代。

劉尚賢還曾經在“盛夏飛雪,寒氣砭骨”“一身皮襖三季穿,六月抱著火爐過”的烏鞘嶺腳下的打柴溝車站工作了21年,從事過車務製動員、連結員、調車長、扳道員、車號員、報告員、值班員、技術員、副站長、站長、黨支部書記等工作。在武威南車務段擔任過6年的副段長,跑遍了東至蘭新線打柴溝、北至乾武向烏蘭敖包等車務段管轄的每一個車間班組。在武威南編組站擔任過5年多的黨委書記、2年的站長,經歷了武威南車站一級三場、二級四場改造及新站捨的擴建。

2017年9月29日,蘭州開往重慶的首發列車K4518車次出發,標誌著歷時9年建設的蘭渝鐵路全線開通運營,成為連通陸路、海上絲綢之路和渝新歐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成為與京廣線、京滬線並列的三條縱貫南北的鐵路大動脈之一。(資料圖) 楊豔敏 攝

1999年,他退居二線至今,擔任車務段關工委常務副主任,關心關注青年職工的成長成才,也關注著鐵路的改革發展。

劉尚賢說,“改革開放前,打柴溝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非常艱苦,更談不上什麽文化生活。那時候,我們三班倒,沒有大休;住的是土坯房,沿線車站基本上沒有電,在煤油燈下工作、學習和生活。我們在食堂吃飯,粗糧佔多半。平時都是土豆絲、大白菜,只有過年時,才能吃到肉。除了鐵路食堂,再沒有吃飯的地方。一身工作服要穿好幾年,周圍的農民同志戲稱我們“遠看是個要飯的,近看像個撿炭的,仔細一看原來是車站倒班的”。

“回顧這些年我們走過的路,不論條件多麽艱苦,我們始終堅守著一顆初心,那就是確保安全,服務人民。”劉尚賢說,當年的打柴溝車站日均接發列車60多列,日均辦理1000多輛,裝車200多輛、卸車200多輛,接發列車和調車作業十分繁忙。但車站工作人員始終以安全生產為己任,認真落實規章制度,嚴格執行標準化作業,用辛勤的汗水,守護著鐵路大動脈的安全暢通。

40年前,改革開放的強勁東風吹遍了神州大地。40年來,鐵路運輸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伴隨國家在重大基礎設施工程方面投入力度持續加大,西部鐵路網的建設如火如荼,一條條高鐵線路相繼開通運營。

尤其是2014年以後,隨著蘭新高鐵、寶蘭高鐵、蘭渝鐵路相繼投入運營,營業裡程大幅度增加,蘭州局集團進入了高鐵時代,並實現了“一帶”與“一路”的互聯互通。據統計,1978年蘭州局全年旅客發送量為819萬人次,2017年全年旅客發送量鋼彈5043萬人次,增加4224萬人次,增長515.8%;1978年全年貨物發送量為3214萬噸,2017年則為7484萬噸,增加4270萬噸,增長132.9%。

40年過去了,鐵路改革開放初期的瓶頸製約已經打破,鐵路現代化發展的成效日益凸顯,出行體驗也越來越好。

劉尚賢說,中國西部,蘭新高鐵、寶蘭高鐵、蘭渝鐵路等新線開通運營,一條高品質、大能力通道的建成,使當地民眾過上了“快旅慢遊”的極速生活。科技、人工智能、互聯網等在鐵路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特別是高鐵,以更快的速度、更時尚的生活方式“飛入尋常百姓家”,深刻改變著民眾的出行方式和生活理念,掀起了交通領域的一場大變革。(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