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誰也沒想到第一批20後會這樣來到世界

文 / 東湖

孫主任工作了30年,還是第一次做三級防護的手術。

口罩、手套都要戴三層,衣服也要穿三層:手術服、隔離服、防護服。一台手術,原本平均時長30-40分鐘,現在花一個多小時還沒能完成。出了手術室脫下衣服,手術服濕透,人幾乎是脫水狀態。

在採訪捐贈物資的企投家社群時,組織者曾經說過這樣一個細節:

對武漢的醫護人員而言,牛奶和優酪乳是很適合的捐贈品,因為在前線的醫生護士們下了手術台,經常虛弱得連筷子都拿不起來。而牛奶和優酪乳飲用方便,可以快速補充一些體力,接著再進食。

醫生在運輸通道,靠著牆睡著了

“孫主任們”也在前線,但她的“戰鬥”,更為特殊一些。

因為她們是婦產科醫生。

如果說有什麽比一條鮮活的生命更珍貴,那就是她們手上的兩條生命。

過年前,孫主任所在的湖北荊門市第二醫院婦產科,接收了一位最終被確診為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的產婦。

她已經持續發燒三天,出現了咳嗽的症狀,體溫也燒到了38.5度。但當時疫情還沒發展到特別嚴峻的地步,這位準媽媽也以為自己只是尋常感冒,於是只在家裡休息。

孕婦的體溫升高,出現血氧飽和度下降,腹中的胎兒也因此出現缺氧的情況。當醫生對其進行胎心檢測時,發現胎兒胎心率上升至170-190次/分(正常閾值在110-160次/分)。

醫院院長立刻召集婦產科、感染科和手術室三個科室進行聯合會議,一小時後,將婦產科等幾個科室進行劃分,分為感染病區和普通病區。

配圖為抗“疫”醫護,與本文無關

孫主任被分派去了婦產科的感染病區,接入她所在病區的,都是出現了一些疑似感染症狀的孕婦。以前,她們每天要做4~5台手術,現在每天最多也就1~2台,但是每一台手術,都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和體力透支的考驗。

相比她而言,鹹寧市鹹安區婦幼保健院的趙院長則經歷著截然相反的考驗。

湖北鹹寧市鹹安區,原本有兩家接收孕產婦的大型醫院。疫情暴發後,鹹安區人民醫院被劃定為新冠肺炎的定點醫院。而未出現新冠肺炎感染疑似症狀的健康孕婦,全部分流去鹹安區婦幼保健院生產。

趙院長和同事們的工作量增加了整整一倍,以前每天她接生的寶寶平均在5個左右,而現在,每天要接生約10個寶寶。按照30-40分鐘的手術時長來算,她每天僅做手術的時間,就要全程站立6個多小時。

從年前開始,她們每天的睡眠量只能保證2-4個小時,即便如此,手機也要24小時開機。

為了保持隨時作戰狀態,也為了減少人員流動,疫情期間,醫生們基本就住在了醫院。有些醫護人員,偶爾趁夜深回家一趟,而有的人根本沒辦法回家。

有一位羅醫生,快60歲了,是退休返聘的老醫生。因為她所在的小區裡出現了確診病例,整個小區都實施全封閉管理,嚴禁出入。但是她還是堅持讓部門出面和政府協調,讓她出門上班。

配圖為抗“疫”醫護,與本文無關

身為醫生,羅醫生當然明白此次疫情的嚴重性。這不像是往常那樣出門,而是你一旦走出小區的大門,就至少有一個月沒辦法再進小區回家了。家裡小孫子兩個月前剛出生,家中的事情還需要她來操持。

但是那天,她把東西一收拾,就跟著醫院的車出了小區。

她其實也並沒有那麽“大無畏”。有一天晚上,趙院長看見羅醫生坐在暗燈的辦公室裡偷偷抹眼淚。但第二天,羅醫生還是照常在門診上班,面色如常,好像什麽都沒發生過。

婦產科的門診室,並不比往常更擁擠。

疫情期間,出行成為待產媽媽們最大的難題。縱然很多醫院都安排了24小時待命的接送車,但大部分孕婦不得不選擇將產檢延期。她們的焦慮和著急,都擁擠在微信群裡。

武漢市漢陽醫院的徐護士,開始學習管理一個200人的微信群。醫院按照每3個月的妊娠期,將孕婦分到不同微信群,每個微信群由1位醫生、1位護士和1位助產士搭班管理。

早班結束的5點鍾,本應該回家的徐護士,如今只能留在醫院食堂吃飯。家中年僅2歲的兒子,現在常常在視頻通話中提一個以前從來沒有過的問題:“媽媽,你什麽時候回家吃飯呀?”徐護士不知道該怎麽回答兒子,心裡又酸又甜。

配圖為抗“疫”護士,與本文無關

回到醫院給她們臨時搭建的行軍床上,她開始翻閱微信群中幾千條的聊天記錄,回復準媽媽們的提問,安撫她們的情緒。

穩定情緒,是疫情帶來的第二個挑戰——不僅僅是對孕婦和產婦,也是對婦產科的每一個醫護人員。

趙院長問我,你知道羅醫生為什麽第二天面色如常坐診嗎?那天晚上,她和我說:

扔下家裡那一攤子事兒,我心裡真的不是滋味。但是看見大家每個人都這麽努力,都在拚命,我也不能給大家泄氣兒。

網上有句話說,這世界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普通人。每一個付出努力的人,身後都有著父母子女、柴米油鹽,他們並不是不顧慮這些,但只是盡力去做力所能及之事。

正是每一個普通人平凡的努力,擰成了一根誰也不松勁兒的繩。

那些用自己身體呵護寶寶的母親,那些用時間和精力幫助母親的醫護,還有一直關注著這個“特殊人群”的社會力量。

“其實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關注到湖北的孕婦群體還有新生的寶寶們,她們真的也算是特殊人群。政府可以不可以給她們一些特批,讓她們可以出門、乘坐交通工具來醫院,按時進行產檢。”

而飛鶴也及時在1月26日就撥款1億設立抗疫專項基金,從基金中撥款採購了救護車、檢測儀等物資,並為湖北疫區7家三甲醫院捐贈了64台遠程胎心監護儀,專門為這些媽媽們保駕護航。

2月13日,針對醫護和孕產媽媽群體,飛鶴又追加捐贈了價值1億元人民幣的奶粉,幫助他們提高身體免疫力。雖然口罩、防護服仍然緊缺,但收到這份捐贈品,卻讓這一批特殊的前線人員深受感動。

讓孫主任感覺特別欣慰的是,至今為止,在她們醫院婦產科的感染病區,新出生的嬰兒們至今沒有出現一例感染或疑似感染的病例。

一個一個鮮活粉嫩的嬰兒,在每一個母親最原始的保護,和每一個普通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誕生在不平凡的2020。

每當嬰兒“哇”的一聲,她們就知道,這是一個新的開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