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自閉症經驗分享丨十個月的堅持,讓我看到了希望之光!

試想一下,如果你的孩子:


「有視力卻不願和你對視,有語言卻很難和你交流,有聽力卻總是充耳不聞,有行為卻與你的意願相違背……」

你會是什麼感受?

圖片來源:東方IC


這樣的事情,普通家庭可能難以體悟,但對有自閉症孩子的家庭來說,卻是他們的日常


小熊媽媽說:

他從不會叫人,不會說任何東西,在家裡就是一個簡單的「要」,或者「我要抱」,他都不會說的,他只會喊媽媽。


不會表達、不聽指令,遇到事情特別急躁,過馬路橫衝直撞……家裡人的心情是:特別絕望!


許多人把自閉症兒童喚作「星星的孩子」,這稱呼聽起來美妙又浪漫,然而殘酷的現實卻與這種浪漫主義相去甚遠。


圖片來源:東方IC

自閉症全稱為「自閉症譜系障礙」,是一種腦發育性障礙,起病於三歲前,三歲以後表現明顯,且疾病伴隨一生。

絕大多數自閉症患兒需要長期的康復訓練和特殊教育支持。

但目前,仍有很多家長並未讓孩子接受專業乾預和訓練,或者在做了一段時間康復訓練之後收效甚微,就索性放棄。

原因有四

1.自閉症的不可治癒性;

2.昂貴的治療費用普通家庭難以負擔;

3.收效甚微,康復路漫漫;

4.不敢輕易相信各種五花八門的治療手段。


圖片來源:東方IC

和所有自閉症孩子的家長一樣,當被告知兒子是自閉症時,小熊媽媽的心情也是絕望、無助,卻也不得不接受。

好在堅持做了10個月的康復訓練以後,小熊一點點的改變和進步讓熊媽媽重燃了希望。

故事分享

其實家長們的掙扎、絕望、甚至想放棄,南南都能理解。但自閉症雖無法痊癒,卻也並非沒有希望。

現實中,有不少的患兒通過堅持不懈的訓練矯治,實現了生活自理,甚至是獨立生活,並展示出良好發展狀態。

圖片來源:東方IC

有些患者在成年後能夠將自己的成長經歷寫出來,有的人已經上大學,有的人從事設計方面的職業……

儘管他們行動舉止中還是透出著典型的自閉症痕跡,不過已不再具有將他們與社會生活隔絕開來的障礙力。


但想要達到這樣的康復效果,並非是易事,家長要牢記:以下幾點是自閉症能得到良好康復的關鍵!

1、減少誤診

因目前發病原因和部位尚不明了,且癥狀表現與其他疾病有相同之處,自閉症誤診難以避免。

因此,如果孩子有自閉症傾向,家長須到專業的治療機構進行評估。

2、早發現,早乾預

以下是自閉症的早期徵兆,若出現這些情況,家長及時尋醫問診:

(1)6個月,沒有燦爛的笑容或者是高興的表情;

(2)9個月,沒有和周圍人互動的聲音、笑容或者是面部表情;

(3)12個月,別人叫自己的名字缺乏反應,沒有嬰兒語,沒有和他人姿勢上的互動,比如:指東西、讓別人看一個東西或者招手;

(4)16個月大的時候:沒有語言;

(5)2歲:沒有有意義的兩字短語(模仿別人或者是重複別人說話的不算)。

3、持之以恆,不輕言放棄

自閉症兒童的訓練是一個長期、系統的乾預工程,需要訓練者有豐富的經驗和極大的耐心和恆心

對於孤獨症兒童來說,幾乎在他們成長的全過程都需要伴隨訓練矯治。只有堅持正確的訓練,孩子才會有能獨立生活的可能。

但如果聽之任之或半途放棄,患兒往往會出現愈加嚴重的情緒、心理、行為等方面的障礙,使得社會甚至家人都越來越不能忍受他們。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