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麽秦始皇兵馬俑未必是藝術?

1

四十五年前的今天,陝西臨潼幾個農民打井,結果打出來一個震驚世界的秦始皇兵馬俑。雖然半個世紀來一片讚歎聲,雖然今人看來秦俑百分百屬於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然而今人眼裡的文物瑰寶,未必是古人眼裡的傳世奇珍。

如果按工藝分,雕塑大致分為兩種:雕和塑

雕是雕刻,是在已有實體上刻出另一形狀的實體,例如象牙雕的扇墜、玉石雕的翠玉白菜、木頭雕的鏤花大床、還有如今每個銀行門口都排排坐吃果果的石獅子。

塑是塑造,是把本無形體的材質造出另一形體來,例如三星堆的青銅人像、陶瓷做的唐三彩、寺廟裡的神佛像、還有面目不同、神態各異的出土秦俑。

如果按人的標準分就更簡單了:人形雕塑和非人形雕塑。兩千年來,人形雕塑基本只有兩大種類:佛像神像,還有陪葬俑。

2

人形雕塑在中國由來已久。在原始時期的紅山文化遺址中,就發現了1:1真人等大的女神殘缺頭像,而從相關殘跡推斷,最大的塑像可能是真人的三倍大。體內以木為骨架,外傅以泥。

但商周以來,隨著禮樂文明的進化,中國漸漸發展出的是不立像的傳統。既然神明都是氣在天地間的陰陽變化,又哪有什麽固定形象可言?祭祖立個木牌有個神主位即可,這樣的傳統一直延續到今時今日。這是生者祭逝者的器物。

而逝者帶下地的器物,又有不同。商代多以活人大規模殉葬,到周代以後開始慢慢消失,但一直斷斷續續過了兩三千年到了韋小寶的康熙年間才絕跡。不用活人陪葬,就取而代之以擬人的器物,這就是俑的由來。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句反對俑的古語,出自於《孟子》裡轉述的孔子語錄。好多都理解為孔子反對以俑代替活人陪葬,認為這樣不合禮儀——其實不是。朱熹解釋得很清楚,說俑是“從葬偶人”,古時只是把草束成一個人形,就以此代替了。而後來奢侈之風漸起,以逼真的陶俑代替了束草,孔子認為陶俑造的太逼真太像人,是不人道的表現,所以才會說:一開始使用俑的人,大概不會有後代吧。

孔子要是能看到兩三百年後的秦俑,更是要氣得罵髒話:不但與真人一般大小,而且眉目須發各自不同。秦俑不但是如今發現的最大的陪葬俑,面目的逼真程度也是中國雕塑裡前所未有的。不僅如此,出土時兵馬俑還有紫黑紅綠差不多十種顏色,可惜跟空氣接觸五分鐘後就氧化脫落了。

近年來中外都有學者認為,秦俑如此逼真其實是受到了來自古希臘的影響。地中海邊的民族善於用泥板拓印死者的面目,這種工藝隨著公元前334年開始的亞歷山大大帝東征,而輾轉傳入了中國。因此秦俑有著與古希臘雕塑類似的樣態,而之前的戰國俑和之後的漢代俑,不但尺寸小於秦俑,面目也更為簡略。把著名的東漢說唱俑拿來一比,區別一目了然。

秦俑被製造時,佛教尚未傳入中國。亞歷山大大帝對印度西北部的征服,直接讓古希臘雕塑進入印度影響佛教。最初的佛教本來是禁止立像的,跟猶太教十誡中的“不可崇拜偶像”類似,但亞歷山大大帝的東侵,使得古埃及的洞窟和古希臘的雕塑一起影響當地,形成了名為“犍陀羅”的佛像藝術風格。

再過三四百年,當佛教開始在東漢明帝時進入中國之後,犍陀羅式的佛像就成了中國雕塑的另一主流。新疆的克孜爾石窟、敦煌的莫高窟、大同的雲岡石窟、洛陽的龍門石窟、四川的樂山大佛……這些石窟和佛像都是佛教影響中國的產物。

但中國文化也並非全盤接受。中國的佛像跟陶俑有一項跟古希臘雕塑不同的特色:不會刻意追求逼真。

3

看看古希臘到文藝複興的西方雕塑,從斷臂維納斯到宙斯青銅像再到大衛,幾乎都是人體的再複製:肌肉線條猶如複印、表情神態生動逼真。

再回頭來看中國雕塑,除了秦俑和少數佛像之外,基本不會像西方雕塑般成為現實的複刻。這裡存在深刻的文化背景差異。

中國的文化講究神氣為上、外形為下。《列子》裡有一個九方皋相馬的故事,說伯樂認為九方皋是天下最會識別千里馬的大行家,推薦給秦穆公。找了幾個月九方皋報告說找到一匹千里馬,黃色的母馬;秦穆公去運回來,卻是一匹黑色的公馬。秦穆公生氣了,說公母顏色都分不清,還TM行家?

但伯樂聽了卻歎氣,說這正是我比不上九方皋的原因:他看馬的神氣,不看馬的外形。馬的外形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見,馬的神氣就只有行家才看得出來。結果一檢驗,果然是一匹千里馬。

所以西方推崇的體型肌肉這些東西,實在不是中國古代看重的。現代人覺得沒棱角的雕像沒法看,卻不知在古代雕塑者眼裡:成塊的肌肉那才叫沒法看呢。而且在佛教雕像中,越是等級靠下的塑像如天王、金剛越求須發戟張、面容驚人,越是佛和菩薩越講求低眉順目、斂容無波。塑得表面誇張並不為難,塑得表面平平無奇卻靜中藏動,不但需要高明的工匠,也需要高明的眼光。

要是用畫圓來比喻,西方用圓規來畫一個圓,而中國就是隨手畫一筆圓。以西方思維而言,中國的當然不夠圓;但以東方思維而言,西方的圓看著完美,實際只是一個無限接近圓的多邊形罷了,而隨手一筆看上去不圓,其實卻包含最極致的圓意。

另外還有更不可說的一些理由。中國古代認為造像的形態越精細,越容易招惹邪物,所以家裡不會放置逼真的玩偶。有些神像故意做得不逼真,故意用木、瓷等易碎易壞的材質造像,是為了避免寺院衰敗之後成為《倩女幽魂》裡的蘭若寺一般。某些禁忌在今人眼中固然多為迷信,但古人眼中卻非如此。

4

其實不管造像精不精致、逼不逼真,雕塑在中國古代很難登上大雅之堂的:佛像當在寺廟、陶俑當在墓葬,都不是世俗紅塵中的常隨之物。至於那些如鼻煙壺、象牙雕、泥人面人又或中學課本《核舟記》的那種桃核雕就的船,跟通常隱於房中的春宮陶瓷一樣,不過是供日常褻玩的小物事罷了。

不管是雕佛像的、塑陶俑的還是刻桃核的、捏泥人的,這些人的作品到今天已經因為其文物價值而備受珍視,但他們在當時卻並非藝術家。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上,他們只是跟引車賣漿之流一起廝混的工匠石匠。今人在驚呼敦煌莫高窟無與倫比的藝術造詣時,卻很少想到不要說這些不知名的畫工和雕刻匠,即便在整個中國歷史上,也基本找不到一個像米開朗琪羅、貝爾尼尼或羅丹那樣的雕塑家。

因為在古人的眼裡,雕塑不是藝術。連篇累牘的唐詩宋詞,哪有什麽歌頌雕像的名篇?《文心雕龍》《詩品》《書論》《林泉高致》……詩論文論畫論書法論汗牛充棟,卻幾乎見不到一部雕塑的集大成論述。

什麽是藝術呢?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兩千年來,士大夫階層醉心在這個世界裡樂此不疲,一代一代地傳承下藝術的定義和標準,一如工匠一代一代傳下塑像手藝一般。不管承不承認,中國藝術的境界是王羲之、李白、宋徽宗和蘇軾這樣的人確定下來的,而並不是那些終日在泥灰石屑裡勞動的工匠。雕塑不受貴族士大夫待見,已有兩千多年。只是因為鴉片戰爭之後西風東漸,西方雕塑影響漸入,中國才開始了新一輪的造像運動。

當然時代變了。過去市井中的捏泥人,大觀園的寶黛釵根本不會多看一眼,如今也堂而皇之地出現在街頭巷尾成為代表傳統文化的標誌了;過去只在墓葬中出現的說唱俑、馬踏飛燕和唐三彩,如今除了博物館之外,居然還被人珍而重之地放在家中以示古雅;秦俑本來只是珍貴的文物,在古代中國它其實不算藝術——當然在西方的標準下它算。

所以何止藝術的標準在變?一切都在變。

參考:

梁思成《中國雕塑史》

李澤厚《美的歷程》

知乎《為什麽中國古代工藝雕塑品很逼真,而人物雕塑簡直沒法看?》、《中國古代為什麽沒有雕塑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