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短史記|壓力太大,蔣介石在日記中以諸葛亮自況

文 | 諶旭彬

作為國民政府首腦,蔣介石的心緒變化與意志浮沉,對抗戰的影響,自毋庸諱言。當日各方勢力,對蔣能否將抗日立場堅持到底,有諸多揣測,並往往據此制定、調整本派系政策方針。蔣日記,為後世讀史者體會其抗戰心緒變化,提供了最原始、最生動的材料。

對蔣介石而言,寫日記,除紀事外,還具有完善人格鍛煉意志、發泄情緒的作用。紀事一項很容易理解,發泄情緒一項,可參見其日記中陣對胡適等人的諸多憤懣之詞。完善人格鍛煉意志一項,則是指因現實困境而生的消極惶恐,與求理想人格而作的自我鼓舞,二者常如拉鋸般,在蔣的日記裡起伏來回、彼此交戰。

試以1938年1、2月份的蔣日記為例。

1月3日,蔣在日記中自勉:“無論國際形勢如何,吾當一本原定方針,忍痛奮鬥到底,當國家危迫之際,若無堅忍不拔之志,將從何處立足。”9日,蔣再度自勉:“近日心地安定,只要能自強奮鬥,則成敗利鈍,聽之天命,不必懸想也。”12日,蔣又自勉:“凡事若不半途而廢,則到最後必能有志竟成。”13日,蔣給自己打氣:“只要我能抗戰到底,則國際形勢終必轉變,倭寇終必失敗。”18日,蔣為自己寫了一句風格清新的勵志格言:“最美麗的人格之花,開放在崎嶇失敗的路上。”

“崎嶇失敗”四字,適足以說明蔣當日對抗戰局勢的基本判斷。

23日,因韓複榘已順利解決,劉湘亦病故,蔣的悲觀心緒有所緩解:

“兩星期以來,自余到汴洛巡視,以至在武昌召集訓話止,其間有極重大之三事。一為拘辦韓複榘,使抗命叛國之徒知所戒懼。二為嚴拒倭寇誘降條件,使倭寇不敢宣戰,亦不敢明言絕交,僅言不以我政府為交涉對手以了之。三為劉湘逝世,四川得以完全統一於中央,抗戰基礎大定。此皆足以懾服倭寇、轉危為安之機也。”

此後約一周左右的時間,蔣對抗戰前途的看法都較為樂觀,心緒也甚好。

先是,1月26日,蔣勉勵自己:“須有頂天立地之精神,得成繼往開來之事業。”27日,蔣又告誡自己:“外柔內剛乃政治家成功之性行,切記切記。”28日,蔣非常樂觀地推測:“二次世界大戰之機已日益迫近,吾人將在大戰中準備如何犧牲,大戰後之結果,與我國之地位如何,均應預作詳切之研究也。”

但現實是,歐洲各國更樂於對德綏靖,美國也尚無意在太平洋對日采取積極措施。2月4日,蔣感歎:“國際形勢,以此次國聯對華之決議案觀之,可謂惡劣已極,然今後當可轉佳,未必即絕望也。”

“未必”二字,適可見蔣內心對“今後當可轉佳”這一判斷並無把握。

為抗衡現實環境所帶來的壓力,整個2月份,蔣幾乎每天都在日記中自我鼓氣。

10日,蔣自勉:“只要能奮鬥自強,則過去失著與將來利害,皆無足慮。”12日,蔣感慨:“凡事皆在於我所有者方能憑恃,至於國際,則只有利害而無是非也。”13日,蔣自勉:“自助天助,自侮人侮。苟能終日乾乾,自強不息,堅持到底,至死靡他,必可去人侮而得天助。”15日,再度自勉:“語雲:世事都因忙裡錯,好人半自苦中來。蓋謂此亂之中,若無鎮定凝靜之精神,必致舉措失宜;而多歷艱難困苦,乃能磨練人格,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是也。”

18日,蔣承認:“日來心境鬱結,內憂甚於外患,且時起消極之念。”但另一方面,蔣也勸勉自己不可消沉:“既思當茲民族存亡之際,惟有勝利與死而已,何得消極。”19日,蔣以諸葛亮自勉:“余今日之抗敵救國,亦猶諸葛武侯之所言,成敗利鈍在所不計,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成敗不計,乃計之已熟,而決之以義,義之所在,必出死力以赴之。其有不成者,則天意耳。此之謂:盡人事,聽天命。”

諸葛亮北伐中原,乃不可為而為之,故上書後主曰“成敗利鈍在所不計,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蔣以此自況,且謂抗戰之事,當“盡人事,聽天命”,其無勝算之惶恐,與求人格之決心,交織一體,不難體察

20日,蔣自勉道:“置之死地而後生,陷之亡地而後存,非僅軍事,凡事皆然。死亡中自有生存之道,唯在堅定努力而已。”22日,蔣調整其對國事的認知:“外交形勢日劣,猶應自強自立,此時武器人力尚能持久,不足為慮。惟內部××問題應速進行解決耳。”25日,蔣定下新的抗戰內外基本政策:“今日之政策,對內應使國共合並,對外則與俄作進一步之合作,以應付最近國際形勢之變也。”26日,已有新方向的蔣再度自勉:

“切勿退縮,自陷滅亡,抱定信心,使我靈性得救。”

(注:本文所引蔣介石日記,全部出自《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第41冊,(台)“國史館”出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