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林清玄與台灣電影:寫完幾個劇本,上山修行去

據台灣媒體報導,出生於台灣高雄的知名作家、散文家林清玄於2019年1月23日去世,享年65歲

林清玄的好多散文,都和電影有關

比如他在一篇叫《仙堂》的散文中,講述了自己家鄉小鎮的仙堂戲院的故事

林清玄回憶老家高雄旗山影院的斷代史,無聲電影的時候是“講電影”,請的是媽祖廟前的講古先生來講,後來有聲電影時代,講古先生就失業了

“後來的刀劍電影,稱之為“劍光片”。看過的電影不甚記得,依稀好像有《六指琴魔》、《奪魂旗》、《目蓮救母》、《火燒紅蓮寺》等等,最記得的是蕭芳芳,好像什麽電影都有她。俠女扮相是一等一的好,使我對蕭芳芳留下美好的印象”

蕭芳芳主演的《如來神掌怒碎萬劍門》

“三十幾年過去了,仙堂戲院外貌變了,竹做的長板條被沙發椅取代,洋鐵皮屋頂成了鋼筋水泥,鐵鑄大門代替嘶啞的木門,到處都改變了它的歷史痕跡。最好的兩個傳統被留了下來,一是容許小孩子去撿戲尾;二是失竊海報、劇照不予追究;這樣的三十年過去了,人情味還留著芬芳。”

在那篇文章裡,他篤信:縱然電視有再大的能耐,電影的魅力是永遠不會消失的,從那些每天放學不直接回家,要看過戲尾才覺得真正放學的孩子臉上,就知道電影不會被取代

林清玄老家高雄旗山老街

2012年台片《愛的麵包魂》在旗山區溪洲莊取外景

《愛的麵包魂》本來想取景和仙客戲院齊名的大洲戲院(建築尚存),無奈種種原因作罷,現在大洲戲院變成了堆農產品的倉庫

林清玄20歲入文壇,在他25歲事業高峰的時候,受邀撰寫劇本。1979年,他和吳念真,以及另一位台灣著名散文家陳銘磻一起,為台灣“中影”撰寫了《香火》的劇本

那個時候辜振甫先生還是“中影”董事長,所以是該片的監製,而台灣新電影的推手明驥是中影製片廠廠長,所以是該片的製片人。《香火》的導演是徐進良,他拍了這部電影后離開“中影”,以轟動的《拒絕聯考的小子》開創了學生電影熱潮。他後來轉去拍電視劇,趙文卓、何潤東的電視劇版《風雲》就是他導演的。2018年他還以74歲高齡導演了蔣勁夫領銜主演的《回到明朝當王爺》

《香火》講述的是抗戰期間台灣民間可歌可泣的抗日故事,在當時台灣大製作政宣片大部分走下坡路的情況下,這部沒有高大全人物的小人物電影,反而票房相當不錯

其中對於台灣鄉間的人情風物的描寫,由於請到了林清玄執筆,而表現得細致生動

《香火》的男主是當時的台灣銀幕偶像柯俊雄,這是他剛剛憑借《黃埔軍魂》拿到金馬影帝後的作品。和以往的那些高大全的軍人不同,這次柯俊雄演的是一個普通的福建移民

《香火》還以“中影”的強大力量,集結了另一位當時的銀幕偶像梁修身,他在1977年的《筧橋英烈傳》飾演的空軍形象深入人心,成為當紅小生。他還創下了一個紀錄,那就是台灣和胡因夢合作最多的男演員沒有之一

梁修身一直到現在都還在出來演戲,最新的是這個周末台灣上映的《瘋狂電視台瘋電影》

《香火》的女主是著名歌仔戲演員楊麗花

值得一提的是,《香火》是著名女演員彭雪芬最早的作品,只有一場戲

同年徐進良導演嗎,彭雪芬主演《拒絕聯考的小子》,讓她為學生偶像

短短五年時間彭雪芬主演了20多部電影,驚人美貌讓很多觀眾至今難忘,可惜25歲就嫁入豪門息影了(之後還有更傳奇的故事,有機會另寫)

1982年的時候,林清玄還寫過一個叫《女性注意》的劇本,由於是小電影公司拍攝,現在恐怕連拷貝都找不到,更不用說音像製品了。這部電影的導演是非常異類的王菊金,他本來是紀錄片導演,劇情長片處女作《六朝怪談》堪稱華語邪典之經典,一個幾乎是草台班子的製作,竟可“騙”來胡因夢這樣的大明星來出演,王菊金還拿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很不可思議

之後王菊金的電影也是充滿了社會、奇幻、黑幫、罪案等元素,《地獄天堂》也是影迷中口口相傳的“神片”。他在1982年請林清玄寫出了《女性注意》這部似乎根本就沒在這個世界上出現過的電影。1984年,王菊金拍出了另一部當年驚世駭俗的《南京的基督》,日本文學巨匠芥川龍之介的原著,林清玄執筆編劇

《南京基督》當時掀起了軒然大波,因為有宗教爭議以及裸露床戲,被要求修改刪減後才能上映,執拗的王菊金開記者會聲討台灣審查機構,最後還是沒用。只可惜一代名伶陸小芬為藝術犧牲那麽大,電影還是被剪得七零八落

1995年,香港新浪潮中堅人物區丁平另外拍了一個版本的《南京的基督》,男主是當年身材很好脫戲不怵的梁家輝,女主找的日本演員,裸露尺度也是很大,不過美術出身的區丁平把這部電影拍得很美,還得了東京電影節的藝術貢獻獎

林清玄和王菊金就合作了這兩部電影,但陸小芬卻是王菊金的禦用,早在1981年的《上海社會檔案》,陸小芬的裸戲就轟動一時。《南京的基督》後,陸小芬還演了王菊金的《賣妻》,也是尺度很大

另外,1983年,林清玄還為電影《鄉土的呼喚》寫了劇本,但這部電影也是屬於“恍若沒在世間存在過”

林清玄在短暫的幾年編劇生涯之後,就上山修行佛法去了,那個時候他才30歲而已——他在《電影與禪,風馬牛不相及嗎?》裡,闡釋了電影與禪的關係

他寫——

“蒙太奇”是由一寸一寸的膠卷算出來的。

“吸引力”則是藝術家的直觀和臨場感來統合、剪接,使電影達到統一、和諧、純粹的境界。

禪修也是如此,要“三千威儀、八萬細行”,每一個階段都非常縝密,但不應該失去整體的觀照與感性的直觀,身、口、意才可能統一、和諧和純粹。

愛森斯坦說:“不管用什麽形式,把電影拍好是最重要的。”

對於生命的歷程,我覺得:“不管用什麽方法,把心開好是最重要的!”

願他在西方極樂世界開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