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走出坑】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患上攝護腺癌?醫生直言:和這4件事有關

播放GIF

??攝護腺是男性的一個重要的性腺器官,主要負責分泌攝護腺液。

在改革開放初期,攝護腺癌在我國的發病率較低,但近十年來,攝護腺癌的發病率逐漸增加,成為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癌症之一。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腫瘤科主任王斌醫生在接受採訪時,詳談攝護腺癌的相關問題。

攝護腺癌高發的原因有哪些呢?

1、攝護腺癌與種族有關

歐美國家的攝護腺癌發病率高,經過研究發現,攝護腺癌的發生率與人種息息相關。黑色人種的攝護腺癌發病率高,白色人種的攝護腺癌發病率僅次於黑色人種,黃色人種發病率相對而言是最低的。

2、攝護腺癌與年齡有關

在改革開放初期,人們的平均壽命只有五十多歲,王斌醫生幽默道:「在過去,男性還沒到患攝護腺癌的年齡就已經過世。」近年來,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八九十歲的老人非常常見,所以攝護腺癌的發病率也直線上升。

3、攝護腺癌與飲食結構有關

王斌醫生坦言,目前飲食習慣的改變、熬夜、抽煙、喝酒的習慣都跟攝護腺癌有一定的關係。

4、攝護腺癌與遺傳有關

攝護腺癌與遺傳有很大的關係,如家中有攝護腺癌患者,那麼患者的兒子患攝護腺癌的幾率將會大大增加,孫子一輩隨著他的血緣關係越疏,發病的幾率會有所降低。王斌醫生提醒道:「如果家裡有攝護腺癌的患者,他的直系親屬要多注意篩查攝護腺癌。」

攝護腺癌的預防和篩查

攝護腺癌總體的發病率雖然在近十年來提高很多,但總體而言,在我國仍不屬於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此外,目前仍未發現有因素會直接導致攝護腺癌,要做到預防攝護腺癌,最直接有效的是重視攝護腺癌的篩查,發現早期的攝護腺癌。

另外,王斌醫生表示,中老年患者在體檢的時候,一般都會建議加做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指標、經直腸的攝護腺肛查,如果這兩項都懷疑有攝護腺癌的可能性,就會建議患者進一步做攝護腺區的核磁共振,在核磁共振也懷疑有攝護腺癌的可能性時,再進行攝護腺穿刺的活檢進行確診。

聲明:部分圖片來自網路,隻用於傳播,如果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播放GIF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