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童年缺愛的人,長大缺啥?《迷霧》高慧蘭的悲劇結局告訴你

前段時間,被一部韓劇《迷霧》刷屏了,和大家一樣,我也被劇中女主吸引了目光,不過作為專注研究嬰幼兒領域的“科學算命大神”,我看到的她和大家看到的她有點不一樣。

女主角高慧蘭,雖然已經35+,但她顏值、身材、氣場、氣質全程在線,全方位360°的驚豔:

童年缺愛的人,長大缺啥?《迷霧》高慧蘭的悲劇結局告訴你

迎面而來的女王氣場

童年缺愛的人,長大缺啥?《迷霧》高慧蘭的悲劇結局告訴你

肚子沒有任何贅肉

從妝容到發絲都精致到無可挑剔,行走的職場女性穿搭教科書:

童年缺愛的人,長大缺啥?《迷霧》高慧蘭的悲劇結局告訴你

童年缺愛的人,長大缺啥?《迷霧》高慧蘭的悲劇結局告訴你

同款全部想買一套!

她是事業成功的典範,頂級新聞主播,主持招牌節目已經7年,連續5年獲得了年度媒體人獎;

她讓大部分女人嫉妒,卻讓大部分男人愛慕,有權的官二代老公對她死心塌地,男二想報復的同時想擁有她,男三用生命在保護她;

她野心勃勃,不擇手段,一旦敵人挑釁,遇神殺神、遇佛殺佛!

童年缺愛的人,長大缺啥?《迷霧》高慧蘭的悲劇結局告訴你

大部分觀眾都捧著星星眼驚呼:這才是真正的大女主!

但大家只看到了表面的美好,我卻看到了背後的血淋淋。都說悲劇就是把美好撕開了給人看,今天,我就穿透迷霧,給大家解讀一個真實的高慧蘭。

大家打開看劇的上帝視角回想一下,其實高慧蘭並不是傳統韓劇裡的“白蓮花”、“聖母”型女主,而是被塑造成了矛盾型的女人:

大家讚美她的美貌、臣服於她的強大,但她卻並不幸福,觀眾和她自己都不覺得她幸福;

她一直在追求高標準,事業高於一切,但她卻不敢接納真正的自己

劇中從男一號到男三號都愛著她,妥妥的瑪麗蘇女主角設定,但她卻沒有真正的愛情,因為她不信任別人、不敢接納別人的愛;

她一個人能乾掉一個團,但她卻太習慣一個人做決定、一個人往前衝,不懂和夥伴合作。

寫到這裡,我想先問問有沒有課代表知道為什麽她會這樣?

童年缺愛的人,長大缺啥?《迷霧》高慧蘭的悲劇結局告訴你

其實,高慧蘭成為這樣一個矛盾的、讓人心疼的角色,基本在她3歲以前就決定了,而且是由她和她媽媽的關係決定的。

手機前的各位媽媽震驚了嗎?你們有沒有意識到媽媽對孩子的影響會如此之大呢?想不想培養只有美好的一面,沒有背後殘酷那一面的孩子呢?讓他既有光鮮的外表,也有幸福的內心;既有成功的事業,又有並肩前行的夥伴;既有成功的婚姻、又有甜蜜的愛情。

我想大家的答案是確定肯定以及一定的。

那麽我們先看看高慧蘭的媽媽怎樣的育兒方式,一手造就了她女兒的後半生。

一直以高標準要求孩子

高慧蘭和媽媽之間的劇情很少,她百忙之中趕去見媽媽,但媽媽的第一句話卻是責備:「臉怎麽腫成這樣?你喝碳酸飲料了嗎?你覺得你一直都是二十五六歲嗎?”」

手機前的你應該沒有聽過這種話,也沒有對孩子說過這句話,但是下面的場景你可能很熟悉:

當孩子在外面奔跑打滾玩得正嗨時,媽媽衝上去就說剛換的衣服就弄髒了!”

當孩子開心的拿著99分的試卷回家,媽媽第一句話是還有1分為什麽沒拿到?

當孩子拿了100分的試卷回來,媽媽還是冷淡的一句:不要驕傲。

接著,高慧蘭的媽媽一遍一遍的叮囑:「你可不能懷孩子啊,那樣的話你的人生就完蛋了」,「你一定要成功,出人頭地」,「你只要像花兒一樣活著」......

童年缺愛的人,長大缺啥?《迷霧》高慧蘭的悲劇結局告訴你

同樣,「不能生孩子」這樣的話你肯定沒聽過也沒說過,被寄予「要成功、要出人頭地」的期望的可能也只有部分人,但這樣的話你一定會刺痛你的心:

隔壁家的小花已經學會騎自行車了,你怎麽還不會?

教過你多少次了,你還不會,你有沒有腦子?

這是關係到你人生的大事,你可千萬不能犯錯啊......

才學了多久又休息,總是想偷懶!

大家發現問題出現在哪裡了嗎?這些媽媽們,一直以超高的標準要求她們的孩子,卻又不認可孩子,不允許他失敗,也不允許他倦怠。

不懂如何正確地愛孩子

高慧蘭的媽媽是一個為愛苦了一生的女人,常常被愛情騙,被男人騙,卻依舊癡癡等待那些不可能回來的男人和愛情。

最後她還是沒有得到幸福,只剩下女兒和她相依為命,於是將“成功”“出人頭地”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女兒身上。她不愛女兒嗎?我相信肯定是愛的,只是不懂如何正確地去愛。

生活中那樣的父母不少:

心裡很愛孩子,卻不懂如何表達,或者拒絕表達,很容易表達不滿情緒,負面情緒,卻吝嗇於表達欣賞與鼓勵;經常為一些小事斥責孩子,卻從來不對孩子說一聲愛。想一想,今天你對孩子說「我愛你」了嗎?

隻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卻很少和孩子進行親密的肢體接觸和情感交流,一個擁抱、一段高品質的親子時光、一次感情真摯的交談,都是不存在的。想一想,今天你和孩子擁抱了嗎?

將自己的期望過多的寄托在孩子身上,常常乾預孩子的選擇。比如高慧蘭的媽媽一遍遍告誡高慧蘭不能生孩子,比如身邊的媽媽乾預孩子出門穿哪件衣服、用哪隻手吃飯、學文科還是理科...

童年缺愛的人,長大缺啥?《迷霧》高慧蘭的悲劇結局告訴你

而被媽媽這樣養育大的孩子,最後長成了我們看到的高慧蘭。

極度缺乏安全感,形成討好型人格

把一切都放在工作上的高慧蘭,能因為一個電話百忙之中趕去見媽媽,說明媽媽在她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重的,所以她一輩子在拚命追逐媽媽給她定的高標準,擔心達不到標準會讓媽媽失望。

但可惜的是,無論她做得多好,她永遠得不到來自媽媽的肯定,於是慢慢的她長成了極度缺乏安全感,需要通過外界的肯定來尋求安全感的人。

她一直追求事業的成功,是因為她喜歡、開心嗎?真的是因為“實現社會正義”這樣崇高的理由嗎?

我認為不是,至少不全是,她一直以來的拚命追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滿足媽媽的期待,為了從外界的肯定中獲得安全感,不然她不會要一直要吃頭痛藥緩解壓力,不會崩潰著說“生活真該死的累”。

童年缺愛的人,長大缺啥?《迷霧》高慧蘭的悲劇結局告訴你

我們身邊一定也不乏高慧蘭那樣的孩子,因為從父母那裡得不到肯定,一不小心就要被指責,於是他們不得不收起一切的調皮搗蛋、任性,時刻保持警惕,如履薄冰,時刻在討好別人:

不懂得、不敢拒絕別人的請求(哪怕是無理的請求),性格很“包子”;

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一個差評能傷心半個月,而得到好評時又擔心別人在說客套話;

總是在意別人的感受,而不在意自己的感受,總擔心麻煩別人;

......

不敢接納真實的自己

這些孩子,在一次次追求媽媽和外界的肯定、一次次討好媽媽和他人的過程中,漸漸把真實的自己藏了起來,不敢接納真實的自己,放棄自己真正想要的。

比如高慧蘭,她難道真的不想要孩子嗎?並不是。只是因為媽媽一直以來的期望,以及為了得到女主播之位獲得外界的肯定:她的公公是在她成為女主播之後才第一次見她的,她不顧一切想要獲得公公的認可。

童年缺愛的人,長大缺啥?《迷霧》高慧蘭的悲劇結局告訴你

而生活中的“高慧蘭”們可能是這樣的:

明明天性放蕩不羈愛自由,卻因為媽媽說女孩子要安穩一點,早點嫁人、相夫教子,於是乖乖考了公務員,老老實實相親、早早結婚,偏安一隅;

明明想在事業上有一番成就,卻因為別人說女人要顧家,於是在家圍著孩子、老公、婆婆轉,捨棄了自我...

選擇沒有對錯,但為何不跟從自己的內心,接納真實的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呢?因為她們並不敢接納真實的自己

不懂表達愛,不敢接受愛

媽媽不懂怎樣正確地去愛她,還導致高慧蘭另外一個讓人心疼的一面:她不懂如何處理親密關係,不懂表達愛,不敢接受愛。

老公深情款款的求婚,換得她冷酷的一句「我對你不是愛情,這樣也可以嗎」;結婚之後,明知孩子對老公很重要,還是擅自把孩子打掉了;而當發現自己愛上了老公之後,又想逃離,因為她不敢投入到這樣一段感情中。

童年缺愛的人,長大缺啥?《迷霧》高慧蘭的悲劇結局告訴你

那些在生活中習慣單打獨鬥、不敢信任他人的人,回想一下,是不是從小你和媽媽就不太親密?

而高慧蘭的結局,是個徹底的悲劇:前男友死亡,殺人凶手是她老公,19年前守護過她的男三號為了守護她再次入獄。就這樣的結局,編劇還讓高慧蘭臆想她老公最後問她:慧蘭,你幸福嗎?

都這樣了,還怎麽幸福啊?!她只能痛哭流涕:「我到底哪裡出了錯?」

童年缺愛的人,長大缺啥?《迷霧》高慧蘭的悲劇結局告訴你

其實,錯不在高慧蘭本人,而在於她媽媽的養育方式。

高慧蘭是典型的回避型母嬰依戀關係,母嬰依戀關係是人一生情緒發展、溝通模式、人格發展的基礎。(關於母嬰依戀我之後再詳細講)

媽媽和孩子之間最初的情感聯結會影響孩子一生的幸福,從孩子出生起,父母就肩負起接納他的一切,並盡力照顧好他的任務。

從現在起:

蹲下來擁抱你的孩子,

直視他的眼睛,

發自內心的告訴他:

我愛你,媽媽以你為傲。

你的現在,決定孩子的未來,你給孩子賦予什麽樣的能力,會決定孩子以什麽樣的方式過一生。

所以,我一直倡導快樂育兒、親密育兒,讓孩子學會愛和被愛,擁有獲得快樂和幸福的能力。


作者介紹:我專注於嬰幼兒發展研究多年,擅長嬰幼兒護理與早期教育、睡眠能力、感官發展、運動能力、自我安撫能力及情緒管理;已成功輔導超過5000個寶寶谘詢案例,線上及線下的課程學員人次超過200萬+

如果想學習關於寶寶的更多內容,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王榮輝快樂育兒(ID:w4008780066)。關注後即可查閱!

童年缺愛的人,長大缺啥?《迷霧》高慧蘭的悲劇結局告訴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