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健康| 中醫怎樣判斷「陽虛」和「陰虛」的?

簡單的說,中醫的理論其實也就是建立在最樸素的陰陽辯證法之上的,幾乎可以這麼說:陰陽辯證法其實也就是中醫學的一塊基石。至於其他的五行、氣血津液、臟腑、經絡、運氣等學說,其實也是在陰陽辯證法這塊基石上所發展而來的。

在中醫的理論中,陰陽學說的主要要點也就是將人體區分為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陰陽面,陰陽相互製約及轉化的一整個過程,無論是陰還是陽,都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因此中醫所指的陽虛,指的其實也就是機體的陽氣虛衰,「陽消陰長」,陽虛則陰寒之氣偏盛,陽氣不足以溫煦、推動體內的正常功能運轉,導致了機體功能減退或衰弱,出現了種種的癥狀。

陽虛發病多為寒濕外邪入侵、思慮太過、房事不節等原因引起的臟腑功能損傷,主要的癥狀表現為「寒」:畏寒、腰膝酸痛或寒冷、四肢發冷、精神萎靡、小便不暢或失禁、遺尿、男子性功能下降或陽痿,女子不孕等。

仔細地觀察陽虛者的舌象可以發現,舌質淡嫩、形胖、苔白,舌苔厚;脈象則為沉遲;面色青白無光。

陰虛的癥狀則是與陽虛的癥狀相反,主要是體現為「熱」,比如肺熱易咳嗽、口乾咽燥、五心煩熱、手足心熱、夜汗、便秘、腰膝酸軟、頭暈耳鳴、聽力下降、遺精等癥狀。

陰虛者的脈象多見細弱無力或脈搏細弱快速;舌象則舌苔偏紅、舌形瘦,苔少、苔薄;精神多見燥熱不安,易怒;怕熱,出熱汗,手心熱;面色則多見兩顴紅赤,眼臉呈絳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