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項所謂「中草藥傷肝」的研究,體現了中國醫學優勢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岑少宇】

最近,自媒體報導了一篇中國學者在世界胃腸病學領域頂級學術期刊《Gastroenterology》發表的文章《中國大陸藥物性肝損傷發生率及病因學》。

這篇文章其實早在2019年年初,就已經在線發表了,只不過是6月正式刊登在雜誌上。2月22日,《科技日報》等主流媒體就已經報導此事,用的標題是《我國藥物性肝損傷發生率高於歐美》。

從題目可以看出,無論是研究者還是主流媒體,都沒有將藥物性肝損傷裡的中草藥刻意突出,但到了自媒體這裡,畫風就不對了,就會用類似「證實了:中草藥和保健品是導致中國人肝損傷高於歐美的主要原因」這樣的標題。

這下可好,憑藉這樣火藥味濃厚的標題,一篇已經問世半年的論文又能讓部分人在網上掐起來。

因為自媒體標題涉及中草藥,觸怒了某些「中醫粉」,有人甚至將矛頭指向了兢兢業業的中國研究者:明明是紮實的研究成果,只不過因為以英語發表在國外期刊上,居然變成了「別人想讓你發表什麼就發表什麼」。

這樣的人看似很愛護傳統醫學,卻同時傳播「中成藥出口日本最多」的老謠言,一批讀者還紛紛點贊,而闢謠的讀者卻只有寥寥幾贊而已。

那麼這項研究到底做了什麼呢?

研究人員在2012至2014年間,在中國大陸的308家醫療機構,收集了總共29478位藥物性肝損傷(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患者的數據。

由於要剔除時間不在研究期內、數據不完整等問題數據,得到27245例有效數據。

但這些患者還不一定完全都是藥物性肝損傷,再用目前通行的評估藥物性肝損傷因果關係的RUCAM量表分析,分數高於6的,可以確認是藥物性肝損傷,有13555例。

剩下的再經過3個專家評判,至少兩個專家判定為藥物性肝損傷的,算是有效,得到12372例。這樣總共就有25927例。

光這工作量就夠讓人吃驚了吧。

後面還有大量的數據處理工作,比如肝損傷的嚴重程度、後果、年齡、性別、種族等等。

怎麼還沒有提到中草藥?專門講成因的,在「結果」裡本來也只是倒數第二部分啊。在「結果」的第二部分是「臨床表現」,裡面倒是也提了中草藥,但也只是在後半部分插了兩段話。

應該說,部分中藥(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和草藥及膳食補充劑(Herbal and dietary supplements,HDS)會導致肝損傷,已經得到醫學界的公認,因此並不是這項研究的重點。

作者只是指出:「中國民眾並非普遍認識到,一些天然藥物,如何首烏、雷公藤,以及復方藥物如小柴胡湯與藥物性肝損傷有關……相信迫切必要分析傳統藥物,確定裡面是否有這些或其他有毒成分。」

分析傳統藥物,確認副作用並改良藥物,本來就是傳統醫學現代化要走的道路,這和「中醫黑」什麼的,一點關係都沒有。

作者提醒不要「誤解這些藥物只有很小的,或沒有副作用」,也完全是善意的。絕大部分主流中醫也不會鼓吹副作用小,賣保健品的倒是更樂於乾這事。要是你看見、聽見哪個主流中醫這樣吹噓,別管他什麼頭銜、有多大年紀,都得小心他是不是滑到賣保健品的那邊去了。

有的人質疑,為什麼把TCM和HDS算在一起,而把「西藥」都分開算?

TCM和HDS算在一起,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有交叉,不方便完全分開。而那些所謂的「西藥」,如抗結核葯、抗腫瘤葯或免疫調整劑、抗感染葯每一類也都是由許多種葯構成的,並非硬把一兩種葯湊成一類。

而且,只要智商正常的人,都能計算出TCM和HDS導致的肝損傷達到26.81%,那麼剩下的、佔壓倒性比例的,當然基本都是現代藥物了。同樣很難得出作者是為了要「黑中醫」。

作者的真正目的,是要大規模地研究我國藥物性肝損傷的現狀,對規模做出估計,並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難道指出中國藥物性肝損傷比西方高就是黑中醫?指出中國TCM和HDS導致的肝損傷達到26.81%就是黑中醫?

不管是現代藥物還是傳統藥物,只要是被認定導致肝損傷的,同時有條件替代的,當然就應該儘快替代。關鍵在於可替代性,而不是看你這個藥物是現代還是傳統。無論是「黑」炒還是「粉」飾,都不是「醫者仁心」的表現。

這項研究其實恰恰體現了中國在醫學研究上的優勢——規模。

中國巨大的人口體量和相對健全、統一的醫療機構建設,使這樣的大規模研究成為可能。有些國家醫療發達,但人口不足;或人口眾多,但靠譜的醫療機構有限。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中國的公立醫院雖然有不少也集團化了,但歸根到底還是在一個體系下面,和其他國家不同醫療集團間的合作比起來,難度要小得多。

作者在文中,為了比較臨床情況,列了之前其他7個國家的研究,也可以看出端倪,這些研究的病例數如下:冰島96、法國34、美國899、西班牙461、瑞典784、印度313、日本1676,和中國的25927相比,完全不在一個級別上。

雖然說醫學國際合作也很常見,包括這項研究也有國外學者參與,但在一國之內,顯然溝通成本、合作成本更低。要跨越多國,聯合308家醫療機構搞研究,遠比在一國內麻煩得多。

醫學裡還有很多待解的難題,有些非大規模研究,不足以解決。現在當然也可以用Meta分析整合多項隨機對照試驗研究來得出結論,但作為單項研究來說,規模大往往具有優勢,Meta分析本身也更重視大型研究。

中國人口規模龐大,被一些人說成紅利,被一些人說成負擔。也許為這麼多人建設醫保體系確實很難,但至少在醫療研究領域,是可以作為紅利好好挖掘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