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收藏馬未都:一位嗜酒漢子的製壺日常

紫砂壺起於宋代,興於明晚期。歷史上第一篇介紹紫砂器的專著,是成書於明末崇禎年間,由文人周高起撰寫的《陽羨茗壺系》。書中開篇就提及:“金沙寺僧……習與陶缸甕者處,摶tuán其細土,加以澄煉,捏築為胎,規而圓之,刳kū使中空,踵zhǒng(接也)傅(相也)口、柄、蓋、的dì(端的、要處),附陶穴燒成,人遂傳用。……供春,學憲吳頤山公青衣也。頤山讀書金沙寺中,供春於給役之暇,竊仿老偽(假借字:泥)心匠,亦淘細土摶胚。”

文中指出製造紫砂器最早的實踐者是金沙寺僧和當地名人吳頤山先生的書僮——供春。供春是歷史上第一位在紫砂壺上留下名字的匠人,也因此成為紫砂界公認的鼻祖。但供春壺的傳世真品稀少實屬遺憾。

明代 供春紫砂壺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除供春外,明代還有一位著名的紫砂製壺大家——時大彬。相比供春款紫砂壺,明代時大彬款識的紫砂壺存世量不在少數,北京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都收藏有時大彬款傳世紫砂壺器。

明晚期 宜興窯“時大彬製”款紫砂壺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明晚期 宜興窯“時大彬”款紫砂胎剔紅山水人物圖執壺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明晚期 “大彬”款提梁壺

南京博物院藏

歷史上關於時大彬其人的研究,當屬明代學者徐應雷的《書時大彬事》最為詳實,也是後世學者們普遍提及和引用的重要材料。他筆下的時大彬是個蓬頭垢面、嗜酒好飲、好吃懶做的村夫:“一日遇諸楊純父齋中,其人樸野,黧lí(黑)面垢衣。……性嗜酒,所得錢輒付酒家,與所善村夫野老劇飲,費盡乃已。又懶甚,必空乏久,又無從稱chèn貸,始閉門,竟日摶tuán埴,始成一器,所得錢輒複沽酒,盡當其柴米贍。”(《書時大彬事》)

無獨有偶,明代文人葛應秋在《石丈齋集 瓦壺記》裡有過這樣一段記載:“……大彬摶埴之工,專治壺。家貧,性嗜酒,挑達迂yū疎shū(難開導),負氣自亢。”

從文獻記載,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製壺名匠時大彬的生活習慣與一般的鄉野村夫無異,飲酒取樂是他唯一的消遣方式。

先不論時大彬平日閑散嗜酒的形象,他一旦開始創作必定是全神貫注,心無旁騖的。剛才我們從徐應雷的文獻中也讀到了“始閉門,竟日摶埴。”同樣在葛應秋的《石丈齋集 瓦壺記》中也寫到:“壺既名四方,索者眾,或三五月弗染指,或閉門便六七旬弗出,則解衣磅礴、科頭攘rǎng(捋)臂而為壺,專氣一神,得心應手。……稍歉點,輒引鐵椎碎之,雖從旁請乞,弗與。”

時大彬對作品的審核相當嚴格,稍微不符合自己的標準就會砸掉,這也是每一把大彬壺都那麽精美的關鍵。

明代中晚期,江南的官僚豪紳、文人士大夫對時大彬壺的渴求達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明晚仿製大彬壺也悄然成風。暫且不論真偽,一個時代能湧現如此多的人名款,從一個側面可以看出晚明紫砂器上的人名款識已然具有了類似品牌的效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