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外國人真的不坐月子嗎?為什麼我們要坐月子?讓產科醫生為您解答

圖片中是著名英國的皇室家族,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拍攝這張照片的時候,凱特王妃在7個小時之前,剛剛誕下了提籃中的王子,很多人就會說:怎麼可能?她竟然光著腿、吹著風、化妝、還穿著高跟鞋走樓梯,按照我們的習俗,這都是要出了月子才能做的事啊。

外國人真的不坐月子嗎?

從上面的圖片其實就能傳達出兩個信息,第一個是國外的確不坐月子,包括我們的鄰國日本和韓國也沒有,第二個信息就是他們的明星和政要,為了表現生孩子很順利的話,生產後要第一時間出現在公眾面前。

西方女生總體來說,她們的結構跟我們還是不太一樣的,骨盆比較寬大,所以生孩子相對來說順產可能會比較容易一些,另外西方女性在懷孕期間,對於體重管理和孕期運動的控制,是做得非常好的。

2008年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更新了對於健康女性妊娠期的運動指南,只要是沒有明確的妊娠期風險的,不管有沒有運動的經驗,都是要1個星期完成2小時3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平均下來每天不到半個小時,而且孕期甚至可以做強度很高的運動,因為運動可以幫助宮縮和恢復,增加順產的可能。

前陣子我一個朋友去柬埔寨玩,回來跟我說,當地的女性特別羨慕頭一天晚上生孩子的人,可以休息一晚上,第二天再下地乾活,如果是白天生孩子的話只能休息兩個小時,只要是不出血了,就得下地乾農活。

為什麼只有中國人要坐月子呢?

月子的由來,其實咱們國家傳統文化中早有記載,《禮記》裡面就有提到,當時管坐月子是叫「月內」,但只是針對王公貴族等社會高階層才有的。

產婦生完孩子其實有一個「產褥期」,「產褥期」和月子還是有一定差別的,「產褥期」是產後6周,比月子還要長一些,「產褥期」主要是讓產婦恢復整個懷孕期間激素水準帶來的變化,讓臟器回到原來的位置上去,更好的切換到哺乳的狀態。

到底有沒有月子病?

民間對於產婦坐月子期間的要求有很多,比如「不能出門、不能碰水、不能吹風、不能接觸涼的東西,腳要包住等等」,會產生這種概念是因為過去環境不好,大家都住在院子裡,牲畜也都在院子裡走來走去,空氣中瀰漫著動物糞便的小分子顆粒,在「產褥期」就特別容易造成感染,所以在過去要把門關上,不準出門,過去的條件也都不好,冬天生完孩子特別冷,會把被褥都給產婦蓋上,這就情況就容易引起產褥熱高熱驚厥

產婦如何更好地催乳?

我們國家地大物博,每個地區坐月子的規矩都不一樣,比如下奶,有的地方要吃醪糟雞蛋,有的要喝海鮮湯,有的要吃小米粥加紅糖,有的要吃豬腳湯,哪一種方法是對的呢?

月子的食物在不同省份,不同地區可能是不一樣的,但目的都是一樣的,都希望一個是讓產婦能夠更好恢復,另一個是讓產婦乳汁更好的分泌,從科學的角度講,目前還沒有任何的科學證據,證明哪一種食物或者成分可以幫助更好的發奶,發奶其實還是要看產婦的心情、情緒和運動,還有自身釋放的一些激素的量,來決定奶量多或少。

產婦為什麼能分泌乳汁,其實主要是泌乳素和催產素的作用,泌乳素在懷孕16周左右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分泌了,但是不能產生作用,因為泌乳素需要催產素的幫忙,催產素只有在產婦發生了宮縮,才能夠刺激大腦發出指令,讓乳腺腺泡裡的乳汁開始產生奶液。

最有效促進下奶的方法,建議寶寶跟媽媽之間早接觸、早吮吸、多接觸、多吮吸,因為孩子出生後媽媽會有生理性乳脹期,難受但是奶出不來,這個時候很多家庭會請催乳師進行開奶,用盡各種辦法好不容易擠出1、2滴就高興的不得了,但其實錯過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多吸一吸,多跟媽媽互動接觸,實際上連孩子的哭聲都能刺激乳汁的分泌。

如何應對產後抑鬱?

從數據上來看,產後抑鬱的發病率是越來越高,包括著名演員秦海璐,也曾說自己產後患上了產後抑鬱,每天哭到眼球長水泡,還有報導所章子怡懷孕之後就患上了產後抑鬱,有段時間幾乎崩潰。

產後抑鬱很多人可能就覺得是產婦「作」,質疑產婦怎麼這麼不堅強,怎麼這麼脆弱,作為產婦家屬應該正視產後抑鬱的存在,應該站在她的角度,替她想想她經歷了什麼,而不是上去就給她貼標籤,這是很多家屬都應該做到的。

有一個研究,中國的新媽媽當中60%-80%會出現抑鬱情緒的,其中20%左右會發展為抑鬱症,也就是說中國一年當中大概有1000多萬的媽媽,在生完孩子後是沒有活力的,產後抑鬱是傾向還是疾病,其實可以通過愛丁堡產後抑鬱量表來自測一下。

說明:得分小於9分:考慮無抑鬱因素;得9分-12分:考慮患有不同程度的一般性抑鬱疾病;得分超過13分:則考慮患有嚴重的抑鬱症。

得產後抑鬱的原因有哪些?

1.睡眠不足,總是要在睡眠中起來給寶寶餵奶。

2.社會孤立,人際關係發生巨大改變,可能以前和朋友聊的都是電視劇、名牌包,現在聊的都變成了寶寶,要重新建立對話的方式。

3.勞逸不均,性情不開心,自己生完寶寶負責家裡的事情更多,但是爸爸還是只是負責一小部分,就會覺得婚姻還是不幸福了。

4.生理上的變化,懷孕時的荷爾蒙跟產後的荷爾蒙有一個很大的落差,會影響大腦的功能。

男性也會患產後抑鬱?

寶寶剛出生後,爸爸的情緒也會出現波動,但是男性往往表現為兩種,叫雙向情感障礙,一方面愛暴躁、生氣,另一反面有的時候可能就會失落、難過。有一個數據,爸爸發生了產後抑鬱的概率要比媽媽低一些,但是爸爸關注自己情緒上卻做的不好,可能有70%左右的爸爸,會關注媽媽的情緒,只有30%左右的爸爸會關注自己的情緒。

2016年皇家空軍的一名軍官,在孩子3歲的時候選擇了自殺,原因是因為孩子有些事情他處理不了,長期處在一種壓抑的狀態下,最後選擇告別了這個世界。

怎麼面對男性產後抑鬱?

很多男性成為了爸爸後,會一下子接受不了,很多時候媽媽讓爸爸去換個尿片,爸爸說我不會,讓爸爸去沖個奶,爸爸會說我不懂,這時候爸爸們應該放下可能是以前固有的執念,不懂的地方積極去學習,夫妻間可以相互學習,相互討論,一起來面對這個來到你們面前可愛的寶寶。

父親產後抑鬱的一些危險因素:

1.孩子是非預期狀況下出生的,就是本來沒有計劃要小孩,不小心懷孕的。

2.在工作和家庭之間的平衡出現了衝突。

3.對婚姻的滿意度產生了變化。

4.原本的自信心在有了寶寶後發生了變化。

5.社會支持的程度。

爸爸的產後抑鬱,跟媽媽的產後抑鬱其實是息息相關的,美國的麻省理工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一般的父親有產後抑鬱的幾率,大約是10%,但如果是媽媽有產後抑鬱,父親產後抑鬱的概率就上升到了50%,也就是爸爸的情緒被媽媽所影響了。

從產後爸爸的角度來講,首先要學習去爸爸,不要太著急,沒有誰天生就會當爸爸,媽媽的情緒要是不好了,自己情緒也不好的時候,要有自知之明,知道兩個人都是有產後抑鬱風險的,在生活中要幫媽媽分擔一些工作,找準自己的角色,去重新調整工作的安排,並且以家庭為重。

最好預防抑鬱的方法,不管是爸爸還是媽媽,在生寶寶之前其實都應該去接受體系化的培訓,要想坐月子的時候不焦慮,坐月子前就要做好充足的準備,月子裡面的焦慮很大程度上是對未知的焦慮,如果在生寶寶之前把關於產後的事情都學會了,很大程度上焦慮感和壓力都會下降,抑鬱發生的幾率也就變小了。

坐月子做為中國幾千年的一個傳統習俗,當然也會有很多落後的觀念或者方法我們需要摒棄掉,怎麼樣結合現代科學的一些觀念和正確的方法,讓產婦順利地生產,重新回到美麗的狀態,這也很重要,這需要全家人共同的努力,同時我們也要關注產婦以及丈夫的情緒,無論是做媽媽還是做爸爸的,除了要面對孩子帶給我們的快樂,還需要更多應對的智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