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暗殤特斯拉 | 特斯拉迷霧

特斯拉以奇崛的方式進入業已趨向穩定的汽車市場,向百年燃油車宣戰,“特斯拉在這裡,持續為電動汽車革命而戰鬥。”成立15年,它贏盡了世界的讚譽,也承擔了席卷全球的爭議。

記者|張玉碩

“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

2018年6月29日,特斯拉股價為349.93美元,此時距離其在美國納斯達克股票市場上市已有8年,這家繼1956年福特汽車之後的首家美國上市汽車企業,股價已從當年的19美元淨增長17倍。連年擴大的虧損與資金缺口絲毫不影響其估值像氣球一樣高速膨脹,估值一度力挫通用汽車與福特汽車,成為美國第一大汽車公司。

即使曾於2008年經濟危機時彈盡糧絕,也曾徘徊在破產的邊緣,但誕生於2004年的特斯拉汽車,毫無疑問趕上了好時候。來自世界各大機構的低成本資金,同時來自汽車製造、供應鏈管理與互聯網行業的頂尖人才,美國文化在全球範圍內無與倫比的影響力,為這家艱難求生的電動車初創企業創造了得天獨厚條件,也為其蒙上了迷人的光環,前PayPal創始人、現任Space X董事長、有矽谷“鋼鐵俠”之稱的埃隆·馬斯克的長官,更是加快了這一進程。

特斯拉的未來仍然具有強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固然來自內部如製造、資金等問題,但更多來自外部。隨著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對新能源車支持力度減弱,傳統汽車製造商在電動化和自動駕駛領域迅速追趕,如今已問世14載卻仍然無法自主造血的特斯拉能否保持其先發優勢,並在新一輪的時代巨浪中繼續保持絕對領先?就連為其夙夜憂歎的馬斯克也沒有答案。

虛實之間

製造業基因與互聯網基因時而並肩戰鬥,時而拔劍相向,而這一切是特斯拉成長的動力,也是其與痛苦的根源。

從根源上看,特斯拉成立之初時與福特、通用等並無不同,馬丁·艾伯哈德和馬克·塔彭寧為其注入工程基因,希望通過改變車輛的能源結構,來阻止全球變暖。程式員出身的馬斯克,在2006年那篇《特斯拉的秘密巨集圖》中強調了那個巨集偉的規劃:生產跑車;用掙到的錢生產價格實惠的車;再用掙到的錢生產價格更實惠的車。從Roadster到Model S,再從Model X到Model 3,即使特斯拉頻頻跳票,但“PPT造車”從來不是它的主張。

但特斯拉也帶著互聯網公司的濃重印記,這要從美國互聯網思潮帶來的投資邏輯變更說起。20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諸如古拉斯·尼葛洛龐帝-和凱文·凱利等互聯網邊緣人士一躍進入思想社會主流,“資訊比物質更重要,比特比原子更重要”這一理念廣為傳播,如果說物質、原子的生產加工需要成本,且呈線性增長,資訊的增長則以極其低廉的成本呈指數級增長,將未來的資訊產業描述成了一種21世紀的煉金術,吸引了華爾街的資本。

在這一投資理念的影響下,創業公司高度依賴風投,虧損變得易於接受,大規模虧損公司上市。隨著網景瀏覽器在1995年的上市,通過虧損企業上市、然後套現高溢價股票的模式點燃了整個華爾街。一個企業即便是虧損也能夠得到資本家的青睞,形容一個企業的成功已經不再是他能夠創造多少利潤,而是其股票市值多少。

特斯拉,或者說馬斯克是這一體系的受益者。2008年金融危機席卷全球,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陷入破產,福特汽車請來艾倫·穆拉利來救火,力量微弱的特斯拉走到了破產邊緣。但由於馬斯克左右斡旋,在股票、可轉換債券和普通債券市場上自由切換,斬獲令行業友商豔羨的融資額和受益,同時準確把握投資者的心理預期,特斯拉屢屢化險為夷。

據crunchbase.com統計,自2004年以來,特斯拉先後融資27次,共計融資145.88億美元。就像其他一些互聯網公司一樣,特斯拉的投資價值已經不再是其經濟產出,而是不斷高漲的企業估值,這些被華爾街左右的把戲充滿了泡沫經濟的酸臭味,但卻並非馬斯克最初所預期。

與僅通過優化算法、提高日活來存活的網上旅遊、婚戀、交友公司不同,特斯拉所處的汽車行業是重資產長周期運作的行業,更加考驗投資者的耐心。無論是特斯拉收購SolarCity,還是Model 3多次跳票,產能不達標,其他豪華汽車品牌在電氣化方面的追趕,動力電池採購等,都遭遇了空頭們的質疑,屢屢被唱衰。

針對部分股東施壓,馬斯克多次反擊,曾發推文,“你們去買福特的股票啊,人家公司管理得多棒啊”,甚至直接在今年一季度的電話會議上拒絕回答特斯拉毛利率的問題。在剛過去的8月份,直接在個人推特上稱,要以每股420美元的價格將特斯拉私有化,後期遭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誤導投資者進行質詢,並最終付出了特斯拉和馬斯克各自被罰2000萬美元,且馬斯克不再擔任董事長的代價。

在與SEC和解並未通過法庭政令前,馬斯克一則“SEC(Shortseller Enrichment Commission)是養肥空頭委員會”的推特再次引起軒然大波。實際情況表明,特斯拉一日不實現自己造血,資本與實業的問題將一日得不到解決。

大衛與他的歌利亞們

今天, 底特律正在生產有史以來最好的汽車,然而這裡卻是一個衰落的帝國,它所催生的汽車產業的中心已經轉移到了別處,曾經錯綜複雜水道上數以百萬噸鐵礦石、木材來來往往的情景一去不複返,轉而分散至美國南部、墨西哥、加拿大或中國等地的供應體系。當談及移動出行,底特律已經不再是中心,而以特斯拉、谷歌、蘋果等為代表的矽谷企業所聚焦的自動駕駛才是香餑餑。

數十年來,以底特律為代表的汽車製造商們對小型非傳統競爭對手不屑一顧,認為憑借其龐大規模,以及在製造業和工程人才的儲備,將永遠處於汽車行業的頂端。但如今,技術的破壞性創新與社會風潮轉移已經改變了遊戲規則。但談及炫酷的汽車和工業創新,人人都會談及特斯拉,而底特律三大被看做是老古董。特斯拉與底特律三大之間,就像大衛與歌利亞,規模大小並不能決定最終的結果。

底特律並不缺人才,這裡有不計其數絕頂聰明的設計師、工程師和管理人才,當年拯救福特汽車於水火之中的艾倫·穆拉利,對通用汽車進行大刀闊斧改革的瑪麗·博拉等,甚至福特F-150採用全鋁車身,雪佛蘭純電動車Bolt的問世,都無法阻止三巨頭步履蹣跚地走向衰落。諸如對燃油車進行的技術改造,更多像是對搭載了塞班系統的諾基亞翻蓋手機進行更新,眼睜睜地看著智能手機長驅直入。

但特斯拉的護城河究竟是什麽?這個似乎又很難說得清楚。

“賣10萬美元的汽車,不能看起來像個垃圾。”在特斯拉首款Roadster的製造過程中,馬斯克蠻橫地向其創始人馬丁·艾伯哈德表示,也預示距離向投資人承諾的6.5萬美元的製造成本越來越遠。現如今,居高不下的成本,供應鏈與製造問題,岌岌可危的資金仍然是困擾特斯拉的大問題。

過去一年“是我職業生涯中最艱難和最痛苦的一年”,馬斯克在接受採訪時表露出的脆弱,特斯拉持續10余年的虧損,都不妨礙特斯拉成為美國民眾心目中最酷、最炫的企業之一,馬斯克也成為繼喬布斯之後的新一代美國偶像。

2018年6月,馬斯克在公司內部郵件中寫道,“過去15年中,特斯拉始終未能盈利,而利潤也顯然並非我們所熱衷追求,助力世界加速轉向清潔可持續能源才是我們的動力,但是除非我們能夠可持續盈利,否則就無法實現這一目標。到目前為止,這樣批評特斯拉沒錯。”

但是另一方面,蘋果總部的停車場上停滿了特斯拉,小米CEO雷軍、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獵豹CEO傅盛等諸多IT大佬都紛紛選擇特斯拉出行,好萊塢明星如喬治·克魯尼、威爾·史密斯、史蒂芬·斯皮爾伯格等都是特斯拉的忠粉。特斯拉的光環沒有哪一家汽車公司能及,更是1834年電動車首次誕生後所不曾有過的盛況。

特斯拉踩中了汽車智能化、電動化發展的節點,並在美國得天獨厚的發展下,成長到如今的規模,指導價格超7萬美元的Model S和平均成交價格超過9萬美元的Model X年銷量突破了年銷5萬輛的目標,Model 3也從“生產陷阱”與“供應鏈陷阱”中跳出來,9月實現了產銷2萬輛的歷史性突破,日前第九代Autopilot更新已在全球範圍內展開……

正在電動化與電動化領域拔足追趕的豐田、通用、奔馳們,以及太平洋彼岸的樂視、蔚來等一批“造車新勢力”們,正在朝著特斯拉開辟的路線前進,隻不過前者頻頻回首昔日的輝煌,後者又缺了特斯拉作為先發者的一些積澱,反觀特斯拉,依舊意志堅定,野心勃勃。

走向火星

2017年12月,第一支獵鷹重型火箭帶著一輛櫻桃紅的特斯拉Roadster跑車飛向太空,雖然偏離了原定的火星軌道,但按照馬斯克的說法,這輛跑車會在深空中待上10億年。

這位出生於南美、成長於加拿大、又在美國連續創業成功的中年男人在把特斯拉送上火星後,也在謀劃著把特斯拉的生產遷出美國,而且如今波瀾起伏的政商環境逼著他迅速決定。

1990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會通過一項《ZEV法案》,要求在1998年的汽車總銷量中,零排放汙染汽車必須佔比不低於2%,2000年,佔3%,2001年達5%,2003年增至10%。隨後,美國東部10個州也仿效加州的做法,頒布零排放法案,隨後上任的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十分支持新能源的發展,特斯拉還獲得過加州能源委員會的資助和美國能源署的貸款,並通過碳積分交易獲得巨額收入。

但在現任美國總統川普的規劃中,化石燃料才是重中之重。繼退出《巴黎協定》之後,日前川普政府推出了“負擔得起的清潔能源計劃”(ACE),以代替前任奧巴馬提出的《清潔能源計劃》,推翻了後者數十項環境法規“遺產”中的新成果,直接影響到純電動車在美發展。

更為嚴重的是,川普舉起的貿易保護主義大棒,已經引起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的強烈反彈,鋼鐵、鋁加稅,提高從美國進口的汽車關稅,這一切都逼迫特斯拉出逃美國,尋找新的據點。

7月10日,特斯拉獨資在華投產一事終於塵埃落定,在上海市市長應勇和特斯拉公司董事長兼CEO埃隆·馬斯克的見證下,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和特斯拉(上海)電動汽車研發創新中心揭牌。隨後,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資訊顯示,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從1億增加到46.7億美元,工廠命名為無畏戰艦(Dreadnought),成為特斯拉首座海外工廠。

繼4月17日國家發改委披露中國汽車行業對外股比開放時間表,稱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後,特斯拉成為首家突破合資股比限制的外資汽車製造商。據信,特斯拉或獲得數個國家銀行的巨額資金支持。在歐洲,特斯拉也與荷蘭和德國相關部門進行洽談,有望在此建立超級工廠,既可接觸到歐洲大量優秀的人才,也提高特斯拉的市場競爭力。

漫遊於太空的那輛櫻桃紅色Roadster上,電路板刻著“人類地球製造”(Made on Earth by humans)的字樣,也預示著馬斯克把特斯拉看得屬於整個全人類,而不只是美國。

不過,雖然突破傳統汽車勢力藩籬的特斯拉如今走得最快,但是沒有人能保證它的未來有多遠。孤獨的“鋼鐵俠”馬斯克,因為太累,越來越多地展現暗殤、哭泣的軟弱,他的心似乎離開地球了。作為《銀河系漫遊指南》的忠實讀者,他曾經近似自嘲地說:“人類應該成為星際物種,我寧願死在火星上——當然不是一頭撞死。”

THE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