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咖啡小白品鑒入門 | 喝精品從均衡的美洲豆開始學咖啡


說起精品咖啡,有一些比較模糊的定義,例如品種、處理以及品質鑒定,但也有一些非常明確的定義:在最有利的微型氣候與水土,才能種植出風味獨特的精品咖啡。上一期的咖啡小白品鑒入門,咖啡小白品鑒入門,喝精品要分清品種!鐵皮卡與波旁咖啡品種的風味,今天,開始從產區開始區分不同產區的咖啡有什麼不同風味:

咖啡帶

咖啡樹隻適合生長在熱帶或亞熱帶,所以南北緯25度之間的地帶,最適合栽植咖啡。而這個咖啡生產地帶,一般稱為「咖啡帶」或「咖啡區」。咖啡樹最理想的種植條件為:溫度介於15℃~25℃之間的溫暖氣候,而且整年的降雨量必須達1500mm~2000mm,同時它的降雨時間,要與咖啡樹的開花周期相配合。

當然,除了季節和雨量的配合外,還要有肥沃計程車壤。最適合栽培咖啡的土壤應該是排水良好,並且含有火山灰質的肥沃土壤。


簡單了解一下,咖啡豆的產地主要分為:

非洲 、中南美洲、 亞洲及海島


很多人在接觸咖啡的時候,苦即是濃,濃即是香,遇到這樣的客人我們都會耐心解釋,風味有哪些,但對於一個從來不研究咖啡的人來說,特別是剛剛開始接觸咖啡品鑒的愛好者,很多人不喜歡咖啡中有酸,喜歡很醇厚甚至口味較強的咖啡。咖啡的品鑒者入門的鑰匙首先可以從均衡的美洲豆開始....


中南美洲豆風味:總的來說,風味比較中規中矩。其中的巴西咖啡醇厚濃鬱,哥斯大黎加咖啡溫和柔順,酸香、甜香和巧克力香糅合在一起,極為平衡。巴拿馬咖啡則是濃鬱的柑橘香、茉莉花香、桃子和花蜜甜香,果酸明亮多變,與耶加雪菲極為神似。

味道的特徵:均衡,酸味適中而香醇

1721年法國海軍軍官德-克利(Gabriel Mathieu de Clieu)歷經艱難險阻將第一棵咖啡樹苗從非洲帶到拉丁美洲的馬提尼克島(Martinique),這一切就是拉丁美洲咖啡種植的起源。因為當時的法國處於波旁王朝統治時期,拉丁美洲所種植的阿拉比卡咖啡就有了另一個時至今日在咖啡行業中聲名遐邇的名字「波旁」。如今波旁已經是阿拉比卡中咖啡的重要分支。

拉丁美洲咖啡的整體風味以平衡而著稱,咖啡中所有的風味都可以在拉丁美洲咖啡中找到。普遍使用水法處理生豆也是拉丁美洲咖啡的特點之一,良好的加工過程也使得其豆型相較於非洲咖啡大而更加均勻,瑕疵率也更低。


巨集都拉斯(中美)

巨集都拉斯咖啡具有豐富醇厚的口感,味道不澀不酸,醇度和香度都很高,相當適合新手。巨集都拉斯咖啡可以隨著烘焙程度的不同,引出多層次的風味。中度烘焙可以將豆子的甜味發揮到極致,而深度烘焙則使苦味增強,但甜味並不會消失。一般來說,中度烘焙口感最好,有豐富獨特的香氣,深受巨集都拉斯咖啡愛好者的青睞。

■ 哥斯大黎加

哥斯大黎加的高緯度地方所生產的咖啡豆是世上赫赫有名的,濃鬱,味道溫和,但極酸,這裡的咖啡豆都經過細心的處理,正因如此,才有高品質的咖啡。

哥國最成熟的處理法【蜜處理】的咖啡一般會具有很棒的甜味及果酸味的平衡,風味一般會沒有日曬的咖啡濃烈,但卻更清新、香醇,這樣風味差異的關鍵來自於果膠層的糖分及酸質,在曝曬的期間,果膠層的糖分會越來越集中,而這些糖分會浸透到咖啡豆裡。

■瓜地馬拉

瓜地馬拉味道的特徵:苦而香濃、口感佳,中央地區種植著世界知名,風味絕佳的好咖啡,這裡的咖啡豆多帶有炭燒味,可可香,唯其酸度稍強。微酸香醇且順口,是混合式咖啡的最佳材料。其分類依海拔標高分為七個等級。SHB產地高地者越為香醇.

大概知道美洲豆的特徵,喝咖就像品酒一樣,通過


聞香、嘗味、回味三步

你可以額外留心咖啡的「body」或者說「咖啡體」,到底是飽滿厚重的,還是輕盈的,是像水一樣寡淡,還是厚重的如同糖漿。咖啡的酸度是沉悶的,還是活潑的,或者強烈的。最後你可以再考慮下咖啡的餘味和整體上的複雜性。


喜歡喝酸的朋友,大多會選擇非洲豆,它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出不平凡的咖啡風味,獨特的花香和果香曖昧交織,深受喜愛。而喜歡均衡口感的朋友,美洲豆可是不錯的選擇,味道和口感平衡,焦糖、核果類風味明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