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被支付寶微信打敗後,拉卡拉靠掙刷卡掃碼的錢上市了

文 | 吳夢啟

編輯 | 張雨忻

第三方支付的歷史幾乎都寫在了拉卡拉這家公司的14年發展史上。也難怪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在拉卡拉的敲鍾儀式上說到:“拉卡拉上市是有典型意義的。”

拉卡拉中國最早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之一,它的創始人孫陶然之前經歷過五次創業,成敗皆有。它最早期的投資者一個來自聯想控股,一個來自小米創始人雷軍。

但無論是屢戰屢勝的孫陶然、還是有著豐富創業經驗的投資人們,或許都沒有想過,這家公司會經歷持續10年的虧損,3次上市的失敗,以及在支付寶、微信以及監管政策的猛烈衝擊下的多次業務轉型。

最終,它終於在2019年4月25日在深交所上市,成為“第三方支付A股第一股”。

如今,第三方支付市場已經成為了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天下,這讓很多人幾乎要忘記最早的市場開拓者所經歷過的探索、坎坷和希望。

起於便民支付

拉卡拉是從便民支付領域起家的,是一家完全針對C端客戶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它在全國社區便利店投放便民支付終端,提供用戶入口,為個人用戶提供水電煤氣繳費、信用卡還款、轉账和銀行卡餘額查詢等民生類支付服務。

為了迅速擴展市場,拉卡拉采取了互聯網公司慣常的一套打法:不惜重金,在全國迅速開設網點,用規模佔領市場。2009年,成立4年的拉卡拉已經覆蓋了全國100多個城市,便利支付點達3萬餘個,99%的品牌便利店已與拉卡拉達成戰略合作。

2008年,線下便利支付市場運營商終端市場格局,拉卡拉的統治地位無可撼動 數據來源:易觀國際

便民支付業務跑的順風順水,拉卡拉在2011年也成為了全國首批獲得央行辦法的《支付業務許可證》的27家機構之一。

在這之前,拉卡拉曾在2007年籌備海外上市,可為了拿到這張牌照,拉卡拉最終放棄了上市計劃——持有支付牌照意味著不得有外資入股。就這樣,拉卡拉的第一次上市折戟。

2012年,拉卡拉轉身進入收單市場,這也是大部分第三方支付公司都會布局的重要業務。此後,拉卡拉相繼推出了針對商戶的多種POS產品和服務,業務開始朝B端發展。在拉卡拉的官網上不無驕傲地寫著,這一年公司“完成針對銀行、商戶、個人的第三方支付市場立體戰略布局。”

收單業務覆蓋的主要是線下掃碼支付領域。消費者在便利店或中小商戶消費後,在收銀台展示支付寶或微信的二維碼,來自拉卡拉的智能支付終端進行掃碼收費。隨後,終端將費用轉給銀行,銀行核清後把費用轉到商戶账戶上。拉卡拉從中拿一筆服務費。2016年9月費率調整後,它拿到的服務費比例基準在0.08%到0.22%之間。

巨頭陰影下的轉型

拉卡拉向B端的拓展與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快速崛起幾乎在同一個時間點上。

2008年,支付寶進入便捷支付領域,開展代繳水電煤氣費用。拉卡拉的C端客戶市場受到威脅。

2013年是個節點。當年微信支付上線,二維碼掃碼支付在全國推廣,C端用戶的支付習慣從現金支付和線下刷卡逐漸轉為掃碼支付。拉卡拉的移動POS終端所佔移動支付的份額從2013年的17.8%下跌到2018年的不足1%,好在2012年展開的收單業務支撐了拉卡拉的下一步發展。這一純屬to B的服務讓拉卡拉與C端頭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之間產生了一種耦合關係——孫陶然在2016年說,掃描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二維碼的機具,30-40%來自拉卡拉。

在2012年-2018年嘗試轉型to B業務期間,拉卡拉也希望在個人移動支付、收單業務之外嘗試金融增值業務,推出易分期和員工貸等網貸業務,這是它另一次轉型嘗試。

但這也可能是它在2016年在創業板上市未果的原因。金融監管政策的收緊,網貸業務不再成為上市的加分項。在2016年年底,拉卡拉改為控股集團,將旗下10家從事金融增值業務的公司從支付板塊上剝離,以便拉卡拉支付能夠順利上市。

如果加上2015年借殼西藏旅遊上市涉嫌合規問題而不得不放棄上市,拉卡拉這幾年來的轉型和上市步伐堪稱坎坷。監管政策變化和支付寶、微信的崛起,是拉卡拉業務進展屢現變數的原因。

不過,由於收單業務的迅猛增長,在持續10年虧損後,2015年拉卡拉終於實現了盈利。

收單業務推動拉卡拉利潤扭虧並實現迅速增長 數據來源:拉卡拉支付招股書

穩住市場頭部位置

孫陶然在拉卡拉上市敲鍾儀式上說,希望以後每年都能夠有30%的複合增長率。

2016年以來,拉卡拉營收的年複合增長48.95%,收單業務營收的增速最快,而且目前已佔到全部營收的89.29%。並且,這一市場還有一定的增量空間:艾瑞谘詢曾在2017年預測,線下支付在2017-2020年仍會維持7.7%的增速。

拉卡拉目前在收單行業中的領先地位是穩固的。易觀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拉卡拉在第三方支付公司中終端掃碼受理筆數行業第一,銀行卡收單交易規模行業第二——行業第一是巨無霸銀聯商務,主打大型企業收單業務,與拉卡拉不存在直接競爭關係。

隨後,監管環境變化給了拉卡拉新的發展空間。

2015年央行停止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截至2018年年底,在已經發放的200多張牌照中,有33張被監管部門注銷,這使得行業集中度提升。這對於拉卡拉支付的經營來說,是有利的。2016年推動的“96費改”,結束了支付機構的低價無序競爭。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服務費率上調,盈利增加。

2018年,央行對第三方支付機構實施“斷直連”,迫使支付機構將原來存放在託管銀行的備付金轉央行存管,使第三方支付機構失去了備付金利息收入。成本增加使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退出,為頭部企業擴張創造了機會。

上述三重因素給拉卡拉帶來的是利好消息。但是拉卡拉過於倚重收單業務,是否能一直維持增長的可持續性,卻是個問題。金融專家陸強華和楊志寧撰寫的著作《深度金融》認為,收單業務的手續費提取分成固定,自保有余,但“增長和想象的空間比較小”。

尋找增量

為了對抗收單市場本身並不高的天花板,拉卡拉需要再度考慮轉型。

由於為小微企業提供收單服務,拉卡拉開始在小微企業身上尋找金融增值服務的可能性。這裡包括貸款理財業務以及在收單服務基礎上的衍生服務。

《深度金融》中透露,拉卡拉以網貸為主的金融增值業務曾在2016年的頭9個月提供了公司的35%的營收。但這一業務被剝離出去,是拉卡拉過去三年毛利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收單業務本身也存在增量。拉卡拉加大了代理商的分潤比例,通過這一做法來維持用戶黏性,擴大渠道優勢。這一做法可應用於下沉市場,拉卡拉表示:“將在農村地區尋找更多發展紅利”。

在收單領域,2014年以來拉卡拉推出了手機收款寶、超級收款寶、收錢寶盒和智能收銀台等硬體產品,想要通過打通智能硬體和雲端,推出更多針對收單業務的增值服務,例如,在做商戶收單業務時,同時提供會員管理等服務。

還有另一種可能:從事移動支付終端和系統服務的意銳新創首席運營官關恆對36氪表示,支付機構可以轉型為企業做金融解決方案,例如,為企業做分账和支付系統。在港股上市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匯付天下,目前的業務之一就是在幫企業做跨境結算的解決方案。

除此之外,拉卡拉也沒有完全放棄to C的支付業務:2016年收購了聚合支付平台Paymax。這一平台集成了二維碼、NFC和雲閃付等各種支付方式,或許能為其C端業務另辟蹊徑。

孫陶然曾對媒體說,拉卡拉是他最後一次創業。看起來這次創業還會延續下去。在支付寶等一眾巨頭的夾縫中生存了下來,它應該懂得如何在行業邊緣尋找新的發展機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