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唐詩中第一首吊古傷今之作,短短22字驚豔世界

初唐時,國家實力穩步上升,百姓逐漸安居樂業,社會一派祥和的景象。但是,這也並不意味著每一個人都能如意,陳子昂無疑就是一個失意者。

他天賦獨特,十六七歲的時候,還不會讀書,整天只會鬥雞走狗、舞槍弄棒。如果說做學問,可能是起步太晚了,但詩歌更講究天賦和靈感,陳子昂無疑就擁有這一切。短短數年,他就登科成為進士,甚至擔任右拾遺。

本來拾遺就是言官,是負責提意見的,但當時的武則天,完美詮釋了“葉公好龍”這個成語。普通人尚且應該言者無罪,她卻將直言敢諫的陳子昂下獄,並發配邊塞。

邊塞苦旅,並沒有磨滅陳子昂的雄心,他仍然積極尋找自己的道路。一開始,他在武攸宜門下擔任幕僚。武攸宜絲毫不懂軍事,能擔任右武衛大將軍征討契丹,完全是因為他是武則天的侄子。面對日漸緊急的軍情,陳子昂主動請纓,卻被無情拒絕。再後來,他和武攸宜的矛盾隔閡加深,任何建議都不被采納了。

古人有個習慣,一旦不順心的時候,就有兩種發泄的途徑。一種自然是最常見的喝酒,另一種就是登高。前者是用酒精麻痹自己,後者則是開闊自己的胸襟,一掃鬱悶之氣。因此,登高作詩的名篇不計其數,陳子昂更是寫下了驚天地泣鬼神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哪怕是作為一首詩,它的篇幅都實在是太短了。然而,所有偉大的作品,都不是按照字數篇幅來計算的。無論是在藝術還是歷史上,這首詩的價值都大得嚇人,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它開啟了詩歌的新紀元。

第一句“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讀起來就讓人有一種孤獨的悲涼感。而且,“古人”二字已經很明顯表明,陳子昂說的還不是空間維度,而是放眼歷史長河的時間維度。它並不是單純指此時此地的孤單,而是一種無人理解、無人欣賞的無奈。

這裡的古人、來者,實際上是指歷史上的聖主明君。這不是牽強附會,而是有著充分的事實根據。與《登幽州台歌》同時創作的《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中,詩人直接感歎讚美燕昭王、燕太子丹都能禮賢下士,成為後代懷才不遇之人所羨慕的明主。陳子昂在此處,就是感歎自己沒有趕上歷史上出現過的賢君,滿腔抱負無用武之地。

第二句“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還是有兩層意思。一是在登幽州台的感受,此處一片遼闊,靜寂無人,不免湧出傷感寥落之情。二是他念及自己的人生,也如當下的境遇一樣,儘管天地寬闊,卻沒有施展才華的地方。一想到這裡,詩人自然是滿懷落魄之意。

這首詩的文學藝術價值很高,它沒有一句提到幽州台,卻讓人置身其中,無法自拔。它沒有自述任何事跡,卻詠出了落魄文人的傷情。錢一句的節奏急促,後一句的節奏舒緩流暢,緩緩描述著主人公的慷慨悲歌。它的感染力極佳,即便是不知道此詩創作背景的人,多讀幾篇,也能相隔千年感受作者的情緒。

另外,這首詩更是在詩壇上開啟了一個新紀元。唐初時,詩歌秉承了五代一來的豔俗之風,根本不像後來的天氣萬千。當時的文人,仍然停留在前代的詩歌風格無法自拔,充斥著靡靡之音。就是以陳子昂為首的初唐詩人,大力提倡詩文革新,要仿效魏晉風骨來作詩。

《登幽州台歌》便是如此,它以開闊的天氣和筆觸,描繪了浩茫寬廣的天地和滄桑易變的歷史,對掃除浮豔纖弱的詩風具有開創性的貢獻。難怪黃周星在《唐詩快》中對他評價:

胸中自有萬古,眼底更無一人。古今詩人多矣,從未有道及此者。此二十二字,真可以泣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