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王永利 | 會出現“布雷頓森林體系3.0”嗎?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王永利

  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已過去50年,但人們對其崩潰的根源依然存在很大爭議,甚至依然有人認為將出現以黃金和其他大宗商品作為支撐的“新布雷頓森林體系”。然而,恰恰是固守金本位製,才是布雷頓森林體系必然崩潰的根本原因。

  信用貨幣的出現,徹底打破了實物貨幣對貨幣供應的束縛,使貨幣能夠充分滿足社會需求,理論上更有利於保持貨幣總量與財富價值的基本對應,維持貨幣幣值的基本穩定,充分發揮貨幣作為價值尺度本質功能,推動貨幣金融快速發展,促進經濟社會進步。可以說,沒有信用貨幣的出現,全球經濟社會發展根本無法達到今天的水準。

  可以肯定,未來世界經濟和政治格局以及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將深刻變革,但所謂的“布雷頓森林體系3.0”卻不可能實現,國際貨幣體系再也不可能倒退回以黃金或其他任何物品作為本位製的體系。經濟全球化發展,需要有與之配套的全球一體化治理體系。在沒有實現全球一體化治理的情況下,國際貨幣體系的變革,只能在國家或區域主權貨幣基礎上推進。

  近日,俄烏局勢緊張後,美國及其盟友對俄羅斯實施力度空前的製裁,包括凍結在這些國家的俄央行官方儲備資產、實體或個人的私有資產,甚至將俄羅斯部分銀行“踢出”SWIFT系統。由此,不少人認為,這將導致世界經濟和政治格局以及國際貨幣體系發生重大變革,推動新興市場脫離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瑞士信貸集團利率策略師Zoltan Pozsar更是發布公告認為,基於黃金支持的布雷頓森林體系Ⅰ前期已被基於內部貨幣(美國國債)的布雷頓森林體系Ⅱ所取代,但在俄羅斯的外匯儲備被凍結後,布雷頓森林體系Ⅱ的基礎就崩塌了,接下來將轉化為基於外部貨幣(黃金和大宗商品)的布雷頓森林體系Ⅲ,全球貨幣體系將與從前大不相同。這一說法得到廣泛傳播、產生了很大共鳴。

  但是,國際貨幣體系真的會出現“布雷頓森林體系Ⅲ或3.0”嗎?

  這可能完全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背景與本質

  布雷頓森林體系本質上仍是堅持“金本位製”,只是將國家貨幣的金本位製上升到國際貨幣體系,並建立了一定程度的國際維穩機制,在實質上並未實現貨幣體系根本性突破。

  二戰爆發後,參戰各方巨大的戰爭消耗以及相互之間的經濟封鎖與資產扣壓,造成這些國家出現嚴重通脹、本幣匯率波動劇烈。原本以英鎊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陷入癱瘓,嚴重影響了國際經貿往來。其中,美國依托其獨一無二的國家治理體系和遠離戰火的地理位置,吸引大量國際資本、產能和人才流入,推動其對外貿易高速發展,黃金儲備急速增長。但是,大量的黃金交割不僅成本高、效率差,而且進一步加劇貿易失衡下的黃金失衡,引發更加深刻的經濟社會問題,因此亟須建立和完善新的國際貨幣體系。

  正因如此,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在二戰尚未結束的1944年7月,44個主要國際貿易國在遠離戰火的美國布雷頓森林度假區舉行“聯合國家貨幣金融會議”並簽訂了布雷頓森林協議,確定美元與黃金固定掛鉤,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相對固定掛鉤,並且相應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國際複興開發銀行”(世界銀行,WB),分別負責向成員國提供短期資金支持以保障匯率體系的穩定,以及提供長期信貸來促進世界經濟的復甦和發展。由此形成了國際貨幣的“布雷頓森林體系”。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和運行極大地解決了國際經貿往來中貨幣匯率嚴重不穩定,以及黃金支付成本高、效率低等問題,在推動國際經貿往來加快發展等方面,發揮出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這一體系本質上仍是堅持“金本位製”,只是將國家貨幣的金本位製上升到國際貨幣體系,並建立了一定程度的國際維穩機制,在實質上並未實現貨幣體系根本性突破。

  布雷頓森林體系必然崩潰的根源

  實物貨幣之所以必然轉化成為信用貨幣,是因為實物貨幣本身就是一種可交易的社會財富,由其作為貨幣將導致嚴重的貨幣短缺即通貨緊縮。

  二戰結束後,美元作為國際中心貨幣,越來越多地被其他國家用於外匯儲備,客觀上要求美元擴大投放規模。與此同時,一方面,美國為建立同盟陣營對抗前蘇聯大規模對外提供援助,幫助這些國家加快恢復生產和對外貿易,使美國的國際收支順差受到越來越大的擠壓。另一方面,美國又先後發動對外戰爭,國家開支迅猛增加,美元投放隨之加速擴張。多重原因共同推動美元的發行總量快速超越黃金儲備。進入上世紀60年代,美元兌黃金的承諾受到國際社會嚴重質疑,一些國家紛紛擠提黃金,對美國形成巨大壓力。到1971年8月15日,美國宣布終止美元兌黃金的國際承諾,運行了25年的布雷頓森林體系隨之崩潰。

  時至今日,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已過去50年,但人們對其崩潰的根源依然存在很大爭議,甚至依然有人認為將出現以黃金和其他大宗商品作為支撐的“新布雷頓森林體系”。然而,恰恰是固守金本位製,才是布雷頓森林體系必然崩潰的根本原因。

  縱觀世界貨幣發展史,貨幣經歷了從自然實物貨幣發展到規製化金屬貨幣,再發展到金屬本位製紙幣,最終進一步發展到徹底脫離實物,成為受國家主權和法律保護的信用貨幣的歷程。從表面上看貨幣似乎越來越脫實向虛,但是實質上這是貨幣不斷脫離實物與有形載體的束縛,逐漸趨向其作為價值尺度與交換媒介的本質,並不斷提高運行效率,降低運行成本的必然過程。這個過程所體現出的貨幣發展的基本邏輯與客觀規律是不可逆行的。這就恰似蝴蝶是由卵變蠶,再到由蠶變蛹,進一步到破繭化蝶的演變過程。

  其中,實物貨幣之所以必然轉化成為信用貨幣,是因為實物貨幣本身就是一種可交易的社會財富,由其作為貨幣必然會產生貨幣供應量無法跟上全社會可交易財富價值增長的問題,將導致嚴重的貨幣短缺即通貨緊縮,並由此束縛交換交易的發展與經濟社會的進步,無法充分發揮貨幣作為價值尺度與交換媒介的本質功能。

  要充分發揮貨幣作為價值尺度的本質功能,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證一定社會範圍內的貨幣總量必須與可交易財富的價值規模高度對應,貨幣與財富兩方都需要得到該社會範圍內最高級別的信用保護,才能保持貨幣體系最大程度的穩定。在國家主權獨立的情況下,就表現為一國貨幣總量,必須與該國主權範圍內、法律可以保護的可交易財富的價值規模相對應。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保護貨幣幣值的基本穩定與廣泛認可。因此,原來充當貨幣的實物,比如黃金,必須退出貨幣舞台,回歸其作為社會財富的本原。貨幣則必然脫離某一種或一籃子實物價值的支撐,完全從社會財富中脫離出來,成為真正的價值尺度,更多地依賴國家信用的保護。這種貨幣就被叫作“信用貨幣”,也叫作“主權貨幣”或“法定貨幣”。

  美元徹底放棄金本位製後,儘管一度對黃金和其他國家貨幣出現較大幅度的貶值,但卻從根本上擺脫了對黃金固定掛鉤承諾下遭受擠提的威脅,更有利於其維持貨幣幣值的基本穩定。所以,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並未對美元造成根本性傷害,相反,卻進一步增強了美元的國際地位,因為這符合貨幣發展的必然方向。

  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形成了完全不同於金本位製的國際信用貨幣體系,這根本不能再用“布雷頓森林體系Ⅱ或2.0”來描述。

  信用貨幣體系帶來的深刻裂變

  沒有信貸投放,就難有信用貨幣。在貨幣越來越依賴信貸投放的情況下,信貸資產的質量就成為貨幣質量的關鍵。

  一是信用貨幣的信用更多地表現為國家信用,是以國家主權範圍內受法律保護的所有可交易財富的總體價值作為支撐,而不是央行等貨幣投放機構的信用或負債,也不是政府本身的信用或負債,不是以政府稅收作為擔保的。

  二是徹底脫離實物後,信用貨幣投放方式發生深刻變化。除貨幣投放機構通過購買貨幣儲備物投放相應的基礎貨幣外,更多地是由貨幣投放機構以發放貸款或購買債券等信貸方式,按照約定的期限和條件將貨幣出借給借款人,並由此將社會主體引入,共同對全社會可交易財富的價值進行評估,並根據社會主體的貨幣需求和償還能力進行投放。由於貨幣總量與可交易財富的價值規模相對應,貨幣的信貸投放成為貨幣投放越來越重要的渠道或方式。可以說,沒有信貸投放,就難有信用貨幣。

  三是在貨幣越來越依賴信貸投放的情況下,信貸資產的質量就成為貨幣質量的關鍵。如果信貸資產出現不良損失,就意味著投放出來的貨幣超過了可交易財富的真實價值,即貨幣出現了超發。貨幣超發嚴重就會危害到貨幣的質量和信譽,甚至引發嚴重的金融經濟危機與政府更替。

  由此就需要強化對貨幣投放的監管。一要強化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嚴厲打擊逃廢債行為,對資不抵債的債務人及時進行重組或破產清理。二要將貨幣投放機構劃分為“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分別進行管理,建立貨幣投放“雙層結構”和風險隔離與緩衝機制。中央銀行不能直接面向社會公眾與政府進行信貸投放,信貸投放只能由參與市場競爭的商業銀行進行;商業銀行成為貨幣投放的主體,要接受中央銀行的監管和調節;商業銀行資不抵債的,同樣要實施重組或破產清理,不能一味地追求金融穩定而由央行無限提供流動性支持,使其成為隱形央行而威脅貨幣質量。同時,還要嚴格禁止貨幣坐支。中央銀行印製的現金不得直接用於自身的開支,而只能用於購買貨幣儲備物,或向商業銀行提供再貸款或辦理存款兌換。商業銀行也不得直接給自己發放貸款用於自身開支,而只能向其他社會主體發放貸款。

  四是貨幣的表現形態和運行方式發生深刻變化。貨幣投放機構可以直接提供現金,也可將借出的貨幣直接記入借款人的存款账戶中,並承諾存款標明的貨幣與現金所代表的貨幣,在“貨幣”層面是完全相同的。貨幣的支付就從“現金支付”更多地轉向存款“記账清算”,大大減少了現金的需求,提高了貨幣的運行效率,降低了運行成本,增強了貨幣合規性監控。這也推動貨幣形態從“現金貨幣”發展出“存款貨幣”,貨幣總量就表現為“流通中現金+存款機構吸收的社會存款”(貨幣總量=現金+存款)。

  隨著支付清算技術的進步,特別是移動支付和數字貨幣的發展,現金在貨幣總量中的比重大幅下降,一些主要經濟體基本上降至4%以內,現金支付在整個貨幣支付金額中的比重更低。

  所以,現在依然將貨幣等同於現金,依然認為貨幣是央行印發的,是央行的負債,都是不準確的。即使是央行,其投放的貨幣也並非只有現金,更多的是其面向商業銀行通過再貸款等方式投放的存款貨幣。對貨幣總量產生直接影響的,主要是商業銀行的信貸投放,而不是中央銀行的現金投放。中央銀行面向商業銀行的現金投放或流動性調節,只是對貨幣總量產生間接影響。央行貨幣政策還存在著通過商業銀行傳導的機制和效率等問題,央行資產負債規模的擴張或收縮,並不必然引發貨幣總量同比例擴張或收縮。簡單地因央行資產負債規模大幅擴張,就認定貨幣嚴重超發,是不準確的。

  五是在記账清算體系下,所謂貨幣的跨境流出、流入,實際上只是通過清算機構進行債權債務的調整實現貨幣所有權的流出、流入,而不是貨幣本身真實的流出、流入,絕大部分貨幣仍會保留在發行國,從而大大緩解了在現金支付方式下,因貿易嚴重失衡而引發的貨幣逆向失衡對經濟社會所產生的衝擊。各國所擁有的外匯儲備,主要都存放在貨幣發行國,表現為其海外資產,只能通過進口或投資等方式用出去而不能拿回來,存在天然風險。外匯儲備的貨幣選擇,必須充分考慮各種貨幣的“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綜合比較優勢。因為,一旦與國際貨幣發行國激化矛盾,儲備資產可能會面臨被凍結或沒收的巨大風險。

  信用貨幣體系仍需改革完善

  隨著各國貨幣超發越來越嚴重,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安全性和公平性受到重大衝擊,全球貨幣金融的總體形勢越來越嚴峻,國際貨幣體系亟待深刻變革。

  信用貨幣的出現,徹底打破了實物貨幣對貨幣供應的束縛,使貨幣能夠充分滿足社會需求,理論上更有利於保持貨幣總量與財富價值的基本對應,維持貨幣幣值的基本穩定,充分發揮貨幣作為價值尺度本質功能,推動貨幣金融快速發展,促進經濟社會進步。可以說,沒有信用貨幣的出現,全球經濟社會發展根本無法達到今天的水準。

  但是,由於社會財富種類繁多、分布極廣、形態多變,貨幣幣值很難準確監測。一是以有限樣本形成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難以準確反映全社會物價總水準;金融市場的發展又會分流大量貨幣,容易造成CPI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偏離全社會物價總水準。二是一些國家的執政黨為了爭取和維護執政地位,往往傾向讓經濟出現超越現實的高發展,更願意擴大貨幣投放而非充分收縮超發的貨幣,使得央行的獨立性和貨幣政策中性難以維持,逆周期宏觀調控難以到位。三是與經濟全球化相比,貨幣金融的全球化發展速度更快,但是全球化治理卻沒有及時跟上,國際貨幣和金融體系更多地被美國等發達國家所掌控,甚至淪為對外製裁的工具,嚴重危害了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信譽和穩定。四是貨幣的全球化流動更容易引發大規模金融震蕩,每當出現金融危機,出於維護金融穩定的需要,各國央行往往會進一步加大貨幣投放,這使信用貨幣體系又產生了另一個日益突出的問題,即隨著各國貨幣超發越來越嚴重,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安全性和公平性受到重大衝擊,全球貨幣金融的總體形勢越來越嚴峻,國際貨幣體系亟待深刻變革。

  不可能重新回歸布雷頓森林體系

  在國家主權獨立,全球尚未實現一體化治理的背景下,國家主權和法律保護,仍是貨幣與財富最高等級的信用保護。

  正因為信用貨幣全球化發展出現了嚴峻問題,不少人強烈呼籲“貨幣的非國家化”,並出現了一系列相關的變革思路和實踐:希望重新恢復黃金貨幣或金本位製貨幣,或推出與黃金及多個大宗商品結構性錨定的貨幣體系;運用區塊鏈等新型技術,比照黃金的原理,推出總量和階段性新增量完全由系統控制,不得人為調節的去中心(非國家化)加密數字貨幣,如比特幣等;運用區塊鏈等新型技術推出與一籃子主權貨幣結構性掛鉤的超主權世界貨幣等。包括目前這種所謂的“布雷頓森林體系Ⅲ”也只是其中的一種想法。

  這些想法對貨幣理論與管理實踐產生了很大影響。但是,貨幣從實物貨幣發展成為信用貨幣的規律表明,這種回歸黃金貨幣,或者黃金本位製,甚至黃金及多個大宗商品綜合本位製的思路,都難以保持貨幣總量與財富價值相對應的基本要求,必然陷入嚴重通貨緊縮的困境,並嚴重阻礙經濟社會發展。在國家主權獨立,全球尚未實現一體化治理的背景下,國家主權和法律保護,仍是貨幣與財富最高等級的信用保護。要取代國家主權貨幣,打造和運行超主權世界貨幣很難取得成功,即使靠新型技術加持也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比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早就推出了與一籃子主要國家貨幣結構性掛鉤的SDR,但是卻一直難以成為真正的流通貨幣,而只能成為政府間特殊的儲備資產。2019年國際大型互聯網平台公司Facebook聯合上百家國際大型機構組建管理協會,設想推出和管理與一籃子主要國家貨幣結構性掛鉤的去中心數字貨幣Libra,雖然這個創意一時引發全球範圍內的巨大轟動,但最後也只能付諸東流。

  有人說歐元就是一種超主權貨幣,這其實是一種誤解。歐元實際上是一種“區域主權貨幣”。因為,歐元一經推出,其成員國原來的主權貨幣就必須全部退出,這樣歐元才能夠基本滿足貨幣總量與財富價值相對應的要求。儘管由於歐元區成員國並沒有徹底實現一體化管理,也對歐元的管理帶來一定影響,但總體上仍能夠成功落地運行。

  俄羅斯在受到製裁後,宣布1克黃金5000盧布的官方價格(市價超過6000盧布),並且要求那些需要進口俄羅斯石油天然氣的“不友好國家”只能用黃金或盧布付款。這雖然是俄羅斯的被迫選擇,但此舉被認為是對當前以美歐貨幣為主的國際貨幣體系的重大挑戰。

  可以肯定,未來世界經濟和政治格局以及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將深刻變革,但所謂的“布雷頓森林體系3.0”卻不可能實現,國際貨幣體系再也不可能倒退回以黃金或其他任何物品作為本位製的體系。

  經濟全球化發展,需要有與之配套的全球一體化治理體系。在沒有實現全球一體化治理的情況下,國際貨幣體系的變革,只能在國家或區域主權貨幣基礎上推進。可能的思路有:一是積極推動各國雙邊或多邊貿易協定與央行貨幣互換協議項下的跨國經貿本幣結算,由各國央行鎖定貨幣互換匯率並自行承擔本國貨幣的匯率風險,擴大各國本幣使用,以減少匯率風險的外溢以及對他國貨幣的依賴和儲備。二是深化IMF的改革,大幅擴大其基金規模,並按照各國基金份額賦予其投票權,增強其國際協調能力和管理的公平性,並考慮將SWIFT這種國際金融重要的基礎設施收歸IMF管理,增強SWIFT“中立、共享、安全”屬性。

  (本文作者介紹:前中國銀行副行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