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口氣看懂中國寺廟建築的布局!

中國建築

寺廟布局

很快就到春節假期,很多人的出行計劃中想來會有爬山逛寺一項。

很多朋友穿過古道、走進寺廟不僅是為了在幽淡的檀香味中,尋覓清淨,假期之際放鬆自己。

另外,也在擱淺紛擾的時候欣賞中國這些經歷千年風雨流傳下來的寺廟建築。

中國南北朝時期興建寺廟成風。

據《洛陽伽藍記》記載,北魏都城洛陽內外有一千多座寺廟。唐朝杜牧《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可見南朝寺廟之多。

這些寺廟建築記載了中國社會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中國古人在建築格局上有很深的陰陽宇宙觀和崇尚對稱、秩序、穩定的審美心理。

而這樣的藝術格局使中國寺院既有典雅莊重的廟堂氣氛,又極富自然情趣,且意境深遠。

那麽這些流傳下來的寺院各殿是如何布局? 今天就為大家講講一些寺廟建築的大體布局。

山 門

一入寺院,便是三門殿,也稱“山門”。

寺廟一般多建於山上,所以寺院的外門叫“山門”。

又稱“三門”,一般由並列的三扇門組成,中間一扇大門,兩旁兩扇小門,分別象徵空門、無相門、無作門。

許多寺院將山門建成殿堂式,至少中間那座大門蓋成殿堂式,叫“山門殿”。

殿內塑有兩尊金剛力士像,形貌雄偉,怒目相向,手持金剛杵以鎮懾妖魔鬼怪。

鍾樓鼓樓

進山門之後,有鍾、鼓二樓相對。左(東)為鍾樓,右(西)為鼓樓。一般早晨先敲鍾,以鼓相應;傍晚則先擊鼓,以鍾相應。

天王殿

較大的寺廟都有天王殿。

進山門之後,兩旁的鍾樓、鼓樓和中間的天王殿構成寺廟的第一重院落。

天王殿正中為袒胸露腹的大肚彌勒佛,彌勒佛身後大屏風背面為韋馱菩薩,它一般身披鎧甲,手持降魔杵。

彌勒佛的兩側有四大天王護衛: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

大雄寶殿

在寺院中,大雄寶殿就是正殿,也有稱為大殿的。大雄寶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築,也是僧眾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

一般殿堂為三開間,大雄寶殿則為九五開間。大雄寶殿前大院正中擺放著一個大寶鼎,通常刻有該寺寺名,其北則擺放有燃香供佛的大香爐。

大雄寶殿裡,一般供奉釋迦牟尼,有一、三、五、七尊不同。

一般大殿兩側多供奉有十八羅漢、二十諸天或十二圓覺像。不過,大多數都為十八羅漢像,兩側各九尊羅漢。

規模較大的寺在大雄寶殿兩旁還有東西配殿。大殿的東邊配殿一般是伽(qié)藍殿。西為祖師殿。

放生池

建在寺院山門前,池的大小視寺的規模而定。如福州湧泉寺山門前的放生池,就比較大。放生池還能起到貯水作用,可用來救火。

碑樓、碑亭、亭台

碑樓是寺院用來安放大型石碑所建築的樓閣,作用是防止石碑因日曬雨淋而風化破損。造型多為方形,四面開門,中間端放大碑。

碑樓頂部為重簷歇山式,與鍾鼓樓樓頂樣式相似。碑樓一般建在大雄寶殿前面院子的兩側,數量有一對、兩對、三對。

有的寺院不建碑樓、碑廊而建碑亭,作用與碑樓、碑廊相同。

此外,有的寺廟還有圖碑,一些千年古刹還把歷代石碑包括已廢毀的寺廟內石碑集中在一起,形成碑林。

這也是非常有參觀價值的地方。

準備走起來了~

大象佛學圖書館平台聲明

本文來源 | 宗教文化建築|,本平台所有影音圖文,都各自注明來源及作者,請重編錄用者注明出處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勞動,否則將被視作侵權。

正聞熏習 柔和質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