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古建築構件之美:雀替和牛腿,你分得清楚嗎?

中國古建築磅礴大氣、富麗堂皇,承載著歷史和中國人的智慧。但細細欣賞,它的美更多地體現在了細節處的精美與講究。雀替與牛腿,便是不可或缺的表現元素。

很多人會把牛腿和雀替兩者搞混,但實際上大不相同哦。牛腿和雀替都是中國古建築中的重要構件,雀替一般是梁下的木雕構件,而牛腿基本上是簷下的木雕構件。

雀替

雀替,被放置於梁與柱或枋與柱的相交處,用以縮短梁枋跨度從而增強其荷載力,同時減少梁與柱相接處的向下剪力,防止橫豎構材間的角度傾斜。

宋代稱“角替”,清代稱為“雀替”,又稱為“插角”或“托木”。雀替,其形好似雙翼附於柱頭兩側,如同一隻棲居在古建簷梁上的雲雀,是結構與美學相結合的代表產物。

雀替的製式成熟較晚,雖於北魏期間已具雛形,但直至明代之後被廣泛使用,並且在構圖上得到不斷的發展,至清時成為一種風格獨特的構件。

明清時期的雀替,在靠近柱頭處都是有三幅雲及拱頭承托,雀替的雕刻或寫實,或寫意,或精致細膩,或粗獷豪放,姿態萬千,隨著其不斷的發展越來越精美。

清代時,雀替從力學構件發展成建築上純粹的裝飾性構件,尤為豐富多彩而精致,龍、鳳、仙鶴、花鳥、花籃、金蟾等各種形式百花齊放,豐富著古典建築的形式。

雀替的表現手法往往隱喻而含蓄,神話傳說、歷史人物、民間故事、小說戲曲以及動物花草皆被賦予一定的寓意。

放置的位置不同,結構和樣式也有所差異,因此就出現了各種形式和風格各異的雀替,其樣式大致可分為七類:大雀替、龍門雀替、雀替、小雀替、通雀替、騎馬雀替和花子牙。

在中華建築中,所有雀替都油漆或雕刻得很華麗。給人印象很深,大有無雀替不成中華建築之感。

牛腿

牛腿,作為古建築中的構建之一,指的是中國傳統建築中位於梁柱之間的三角形木質構件,主要起支撐建築外挑木、簷與檁之間承受力的作用。

“牛腿”的正式得名不可考,但根據其粗壯的形態,不難看出應是由於形似牛腿而得名,有的地方又叫“馬腿”。

最初僅僅是一根支撐屋頂出簷部分的木杆,即撐栱。但撐栱在藝術層次上無法達到許多建築的要求,於是工匠們便用一塊雕花木板來填充、裝飾撐栱後面與柱子之間的三角形空檔。

牛腿高居在簷柱外向的上端,屋簷的重量直接或間接地通過牛腿轉移到簷柱上,牛腿保持房屋結構的穩定性和牢固性的作用。

牛腿還支撐著挑簷的椽木,使屋面的出簷增加,使廊簷的面積擴大,達到遮風避雨的效果,保護了立柱、木質牆面和門窗。

同時,屋簷與簷柱之間的牛腿正處於人的最佳視域位置,形成了視覺欣賞的焦點,引人注目,對建築起到了裝飾美化的效果。

牛腿起於唐而盛於明、清,能夠在民間流行起來,得力於木雕技藝的發展。明清我國木雕達到了鼎盛時期,同時也大量進入建築領域。

牛腿作為簷柱上的重要構件,其位置顯著,猶如人的脖頸,所配裝飾也最易顯示房屋主人的地位與精神追求。

從明代開始,牛腿的雕飾作用大大蓋過了其實用性,逐漸出現稍作雕刻的竹節、花鳥、松樹之類的淺雕。清代,“牛腿”逐漸演變成整塊斜木雕刻,工藝日趨繁瑣,雕工精美,刀法純熟,雕刻內容更是豐富多彩。

清朝後期,“牛腿”的雕刻技藝已達到了較高水準,雕刻的內容廣泛地採用儒釋道、花鳥、吉祥物等題材,並交錯地運用浮雕、鏤空雕、半圓雕技法,使其玲瓏剔透,神形兼備。

牛腿的尺寸一般比較大,顯得粗笨,牛腿與木雕結合,為木雕藝人提供了展示技藝與才能的場所。所以,牛腿在民間特別是在木雕技術很發達的地區流行起來。

民國後期,由於受西方文化影響,加上建築材料與結構的變化(磚木或磚混結構逐漸代替了木結構),牛腿日漸式微。近年來,有很多人對古代牛腿的收集與仿製作為,作為一種裝飾品或藝術收藏品。

中國古民居建築構件中,雀替與牛腿展現了獨有的魅力和濃鬱的歷史文化底蘊,集建築結構與工藝於一體,是中國古代建築史上一份珍貴的歷史遺產,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種重要載體。

古建家園-古建中國未來建築的產業鏈孵化平台!通過互聯網平台為建築產業鏈企業提供服務,打造一個全方位的建築+互聯網+文化的產業生態平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