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出土文物探討漢代樓閣建築技術

一 引言

樓閣是我國古代建築的重要類型之一。相對單層屋而言,樓閣建築技術最為複雜,研究意義重大。

我國樓閣起源甚早。石璋如先生的《殷代地上建築複原的第二例》認為,“乙二十一基址地上建築的部分是一座二層樓房……有樓梯可攀登”,並推想其西邊建築與之相同。“這兩座建築……下面以便稽查,上面以便瞭望之用”。

漢代樓閣建築文獻豐富[1],並有市樓(及旗亭)、城樓、碉樓、角樓、譙樓及宅院樓閣等類型(表1)。四川出土的一些東漢殘碑(“分書”),如《鄭子真宅舍殘碑》雲:“故潘蓋樓舍並二區,十一(缺)。故呂子近樓一區,五萬。故象樓舍一區,二萬五千。(缺)扶母舍一區,萬二千。(缺)鳳樓一區,三萬。(缺)車舍一區,萬。(缺)奉樓一區,二萬……”[2]等,可見樓閣之眾。

漢代樓閣類型舉例(表1)

樓閣

出處

內容

城樓

《後漢書·董卓列傳》第2333頁,中華書局1965年5月版

王充奉天子保宣平城門樓上

傅熹年:《記顧鐵符先生複原的馬王堆三號墓帛書中的小城圖》,《文物》1996年第6期

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帛書中的小城圖,城門上建有二層城樓,四角建角樓

市樓

《史記·三代世表》第507頁,中華書局1985年10月版

會旗亭下,《集解》《西京賦》曰:族亭五裡。薛綜曰:旗亭,市樓也。立旗於上,故取名焉

何清谷:《三輔黃圖校注》第85―87頁,三秦出版社1998年9月版

夾橫橋大道,市樓皆重屋

角樓

柏泉、紅中:《江西新建昌邑古城調查記》,《考古》1960年第7期第39頁

可能有角樓或碉堡之類的建築物

樓宅

王增新:《遼寧市棒台子二號壁畫墓》,《考古》1960年第1期第22頁圖3—23

壁畫描繪樓宅圖

獄樓

《漢書·外戚傳》第3993頁,中華書局1962年6月版

武穿獄樓垣下為坎,埋其中

倉樓

《漢書·匈奴傳上》第3782頁,中華書局1962年6月版

於是衛律為單於謀:穿井築城,治樓以藏谷,與秦人守之。漢兵至,無奈我何

備注:秦始皇陵園建築內圍牆四個轉角處,已有角樓,黃展嶽:《秦漢陵寢》,《文物》1998年第4期第20頁

《論衡·道虛》曰:“為道學仙之人,能先生數寸之毛羽,從地自奮,升樓台之陛,乃可謂升天。”這應是公孫卿對武帝言“仙人好樓居”,而武帝作“飛廉館”、“通天台”之淵源[3]。

樓閣建築技術關鍵在於上下層梁柱之間的架構方式。宋《營造法式》雲:“凡平坐鋪作,若叉柱造,即每角用櫨鬥一枚,其柱根叉於櫨鬥之上。若纏柱造,即每角於柱外普拍枋上安櫨鬥三枚。”重點指出了叉柱造、纏柱造兩種不同的架構形式。

目前,有關叉柱造研究論著較多[4](表2)。已有學者對纏柱造重新詮釋[5],並對我國古代樓閣建築技術進行了深入研究。本文擬從出土文物資料,對漢代樓閣建築技術進行探討。

二 考古資料中的漢代樓閣

兩漢時期的各地豪強紛紛建立樓櫓,作生產、警戒、遊賞之用。出土的建築明器、壁畫[6]、帛畫[7]、畫像磚石等中,漢代樓閣建築資料甚眾[8]。河南、河北、山西、廣東、山東、四川、甘肅等地考古發掘了大量的陶樓,中有高達五層或七層者(河南滎陽出土的可能是七層的陶倉樓[9])。而河北阜城桑莊東漢墓出土的陶樓,可為漢代陶樓建築明器的典型代表之一[10](圖1)。

▲圖1 陶樓《文物》1990年第1期第22頁圖20

陶樓通高2.16米,5層,每層均有腰簷、平坐、欄杆。第4層以下的每層腰簷、平坐較高,似有結構夾層(與後世應縣木塔、獨樂寺觀音閣等類似),故其內部太空可分9層。

陶樓底部為長方形基座,似為兩層台基。正面中央為斜坡漫道,上面刻劃出似用長條磚平鋪的形式(此法後世較常見,即礓磋),漫道兩側及中央刻畫扶手欄杆。

門樓居中,位於斜坡漫道之上,聳立於基座中央。懸山頂,均布瓦隴,卷雲紋圓瓦當。瓦隴上相向飾二鳥,作翼欲飛。簷下大門兩扇,有門框,門框正面裝飾構件已殘。門面飾輔首銜環。背面左右兩側各有—圓形門杠插孔。門高0.153、寬0.104米,門樓進深0.068米。

第1層陶樓正面下部有一長方形空罅(應為窗)。空罅左側似飾箭囊,上部兩邊緣切成半圓形,下部突出乳狀紐。空罅兩側各有一盾牌,盾牌下方有兩付弩,兩側各有—弓。

陶樓底部四角各45°縫上挑出丁頭栱(插栱),出二跳(這種多層插栱出挑形式,在貴州、福建、浙江,尤其西藏、青海等地土木混合建築中常見),承一鬥二升,再上承托兩面三層較細的仿小方木壘砌成的鬥栱,其上為3根支條與鬥栱垂直,構成轉角鋪作,用來支撐平坐以上部分。

陶樓中部有平坐,臥欞欄杆,欄杆每邊都有10根望(蜀)柱,無柱頭。夾層兩側鏤空長方菱形格子窗,中央立一俑,戴冠,雙手扶欄杆,身體掩在內,頭露欄杆外。格子窗內還套有—層,其結構是中部鏤空成長方菱形格子窗,兩側各置一束腰狀盾牌。樓身四面有簷,均布瓦隴,卷雲紋圓瓦當,前部飾5個芭蕉葉形瓦釘,兩側各臥一鳥,揚首翹尾。頂簷的四角垂脊至前端翹起為脊飾。

第1層陶樓背面結構和裝飾,與正面基本相同,僅盾牌兩側無弓。左、右側面與正面有不同處,其下半部中央鏤空成長方菱形格子窗,無罅。窗兩側各有—盾牌,下方有弩—付。夾層外部與正面相同,內層只在中間開—長方形空罅,無窗。空罅左側為二弩,右側為一盾牌。

▲圖2 浙江龍泉大窯村某民居

第2層陶樓位於第l層簷上,下為平坐,其下部四周用浮雕面磚鑲嵌成菱形編環紋裝飾。平坐之上為臥欞欄杆,欄杆每邊有10根望柱(4根有塔形柱頭)。欄杆四角各蹲—鳥。欄杆以上結構與第l層大體相同,所不同者是四角丁頭栱下有櫨鬥,平盤鬥轉45°。夾層平坐之上只在四面中部有—段臥欞欄杆,欄杆中立—俑其造型與第1層同。

夾層的內層四面均無窗,只在中央開一長方形空罅,左、右側各有一付弩、一束腰狀盾牌。轉角鬥栱45°縫挑出鬥栱,散(平盤)鬥扭轉45°支承兩方向的鬥栱(日本謂之“鬼鬥”),筆者在浙江龍泉大窯村一處明清時期住宅中,有類似發現(圖2)。

隻不過前者出現於陽角,後者用於陰角。並且,此鬥栱櫨鬥下,使用“Τ”字形組合的兩塊挑板,我們稱其上的橫板為鬥底枋(功能類似於普拍枋),用以增加受力面積,這是穿枋與鬥栱交接時常用的方法,應與建築明器中支撐鬥栱的挑梁形式有著一定的淵源關係。類似做法,在今浙江新昌的一些地方,多有所見(圖3)。

▲圖3 浙江新昌某地民居

第3層陶樓結構、裝飾技藝與第2層同。

第4層陶樓結構、裝飾與第2層也基本相同。僅夾層背面欄杆內的俑非站立,而是蹲坐在欄杆上,身體向後傾斜,雙手執鑼槌。其簷上裝飾與第2、3層稍有不同。垂脊中部飾較大的芭蕉葉形瓦釘,更富裝飾性。四面瓦隴上蹲三鳥,中間垂首,兩邊昂頭向上。

第5層為頂層,間闊收進,結構與下部4層不同。第4層簷上部即為平坐欄杆,四角各飾獅子頭像和—立柱,柱上為—鬥二升鬥栱,其上承三層較細的仿小方木成疊的鬥栱,此鬥栱承簷。頂簷的四面簷下中央,各置一圓警鑼。

樓四阿頂,正脊短(是隋唐之前廡殿頂古建的普遍特徵),垂脊到前端翹起,略具脊飾。均布瓦隴,卷雲紋圓瓦當。四面瓦隴兩側各臥一鳥,兩鳥之間及垂脊中部均有芭蕉葉形瓦釘飾。

整個陶樓第1層至第4層上下一般粗,主體似應採用上下對位的通柱;其平坐纏繞在主體建築四周,與後世纏柱造應存在著深刻的淵源關係(當然,畢竟是明器,僅能推測)。

▲圖4 雲夢癩痢墩一號墓樓閣宅院 《考古》1984年第7期第609頁圖2

下為夯土、上為木構的漢代陶樓明器,也有發現[11]。又如湖北雲夢癩痢墩一號墓出土的樓閣宅院,樓閣分為前後二座(圖4)[12]。

前面陶樓上層正面、兩個側面等三面開窗、門較大,幾乎佔據了整個開間,其承重構架顯然應為木構。其下層正面開三窗,較開敞;側面各開一窗,相對較封閉;這部分樓閣似為木構。

後面樓閣開窗少且小,樓閣側面、背面極封閉。前樓內部樓面開口,擱置活動樓梯,樓閣平面圖類似於現代建築,應可說明內部無夯土墩(可能有夯土承重牆)。

雖然其上部二、三層外觀較封閉,但內部構架應為木構。因此,整座樓閣結構屬於夯土與木構混合體系,類於現在的福建土樓、西藏雕樓等(圖5)。

▲圖5 夏魯寺平剖面圖示意 《藏傳佛教寺院考古》第89頁圖3—1

再如,陝西勉縣老道寺漢墓出土的陶樓[13],頂層正面兩角簷下牆角出挑枋,其上各安鬥栱,栱上替木直接承托簷角(圖6)。其樓面開口安梯,以供上下。整個宅院建築的下層均極封閉,應夯築而成。右廂樓閣上部,是由下層伸出的挑梁上安鬥栱,逐步挑出二、三層栱,支承挑出的上層牆體。

▲圖6 陝西勉縣老道寺陶樓廂房 《考古》1985年第5期第434頁

這種建築內部採用樓梯上下的情況,漢代建築遺址可為佐證。如居延金關遺址左側樓櫓內有通櫓頂的土坯台階,右側樓櫓內有一隔牆[14]。而由夯土牆體直接挑出木構件的方式,現今各地均有所見(圖7),為西藏、青海等地樓閣建築常用之法。

▲圖7 四川涪陵酒店鄉某宅

三 漢代樓閣建築技術初探

各地出土的眾多陶樓明器表明,漢代多層木架建築已較為普及,大木構架已達到相當的水準。陳明達先生認為,漢時的樓房建築可能還是穿逗或抬梁構架的形式。當然,樓閣建築屬於一種構架方式,這種構架的劃分除考慮屋架形式外,還應聯繫上下層之間的架構關係,具體而言就是上下柱之間的關係,如疊柱(或對位,或不對位,叉柱屬於其一)、通柱(或整柱,或接柱,纏柱屬於其一)等。

河南三門峽劉家渠出土的三層陶樓,四川成都羊子山畫像磚中的望樓,底層都可看到樓梯,簷下鬥栱與柱枋搭交,說明它們是獨立的木構建築。羊子山畫像磚中的望樓,圖示非為通柱,每層分別立柱,採用縱橫搭交的木枋做出樓層,與唐宋樓閣較相似。木構架體系發展到東漢已較為成熟,樓閣、殿堂、回廊、闕樓、倉廩、橋梁等類型都已出現[15]。

漢代陶樓顯示出此時的平坐應以梁柱直接交接為主,雖有層疊的木枋,如漢闕、明器等所示,但尚未發展為太空結構層,這與唐宋發展成熟的平坐層,如應縣木塔、薊縣獨樂寺觀音閣、隆興寺轉輪藏殿、善化寺普賢閣等不是同樣的概念;也與元代以後逐漸增多的直接交接的梁柱式構架,有所區別。因平坐本身的前後技術水準,也有發展。

眾多資料表明,漢代樓閣建築技術多樣,叉(疊)柱造(表2)、通柱造(纏柱造應為其表現方式之一,表3)等木構架形式並存。

類似“叉柱造”漢代陶樓舉例(表2)

序號

資料出處

內容

1

於臨祥、王珍仁:《大連市出土彩繪陶樓》,《文物》1982年第1期第75頁

三層,在第一、二層的四角各有挑梁,承托斜出的45°鬥栱。下大上小

2

楊煥成:《河南焦作東漢墓出土彩繪陶倉樓》,《文物》1974年第2期第70頁

三層四隅轉角處伸出45°挑梁,其上置一長形的橫木,橫木兩端置鬥栱,可視為轉角輔作的雛形。仿木構,逐層收減

3

陝西考古所漢墓工作組:《西安北郊清理一座東漢墓》,《文物》1960年第5期第71頁圖11

簷下挑梁支撐鬥栱,閣兩面設平坐,以鬥栱承托,其下挑梁承托。下大上小

4

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潼關吊橋漢代楊氏墓群發掘簡記》,《文物》1961年第1期第61頁圖23

樓閣第二層以上正面簷下兩角都有鬥栱一朵,三、四層設平坐,逐層收小

5

王善才、王世振:《湖北隨州西城區東漢墓發掘報告》,《文物》1993年第7期第69頁圖12

陶樓二、三層簷下伸出彎曲的挑梁支撐屋頂,與四川、浙江、福建等地傳統建築較為相似,逐層收減

6

甘博文:《甘肅武威雷台東漢墓清理簡報》,《文物》1972年第2期第19頁

底層院落正面開門,門側各出一栱,承托一鬥三升。此栱應為柱子或牆體中伸出。五層樓無平坐,逐層收減

7

遷安縣文物保管所:《河北遷安於家村一號漢墓清理》,《文物》1996年第10期第35頁圖18—2

陶樓最上層收減

8

鄧同德等:《項城縣老城漢墓出土陶樓》,《中原文物》1984年第3期第106頁

Ⅰ、Ⅱ陶樓,逐層收減

9

洛陽地區文化局文物工作隊:《河南洛寧東漢墓清理簡報》,《文物》1987年第1期第40頁圖4

塔式陶樓,逐層收減

10

羅哲文:《和林格爾漢墓壁畫中所見的一些古建築》,《文物》1974年第1期第23頁圖15

三層樓閣,顯為木構,逐層收減

類似“通柱造”漢代陶樓舉例(表3)

序號

資料出處

內容

1

余扶危、賀官保:《洛陽東關東漢殉人墓》,《文物》1973年第2期第62頁圖18

陶倉樓簷下挑梁承一鬥三升鬥栱,其上承挑簷枋。樓正面中部出三個挑梁,承托平坐。上下同粗

2

張光忠:《襄陽出土漢綠釉陶樓》,《文物》1979年第2期第94頁

樓身上下通直,平坐為多塊欄板組合,較為別致

3

劉志遠:《考古材料所見漢代的四川農業》,《文物》1979年第12期第67頁圖5

出土的二層陶豬圈,上下同粗

4

《文物》1978年第4期第30頁圖22

1975年北京順義縣出土漢代陶樓,樓身一般粗細,上下三層平坐纏繞在四周,樓身出挑梁,支撐鬥栱,鬥栱承托平坐或屋簷

5

陝西考古所漢墓工作組:《西安北郊清理一座東漢墓》,《文物》1960年第5期第71頁圖12

陶閣上下同粗,兩面設平坐,以鬥栱承托

6

北京市文物管理處:《北京順義臨河村東漢墓發掘簡報》,《考古》1977年第6期第379頁圖3—2、1

彩繪陶樓立面塑出木構梁柱,由挑出的挑梁承托重栱,其上承簷,挑梁由柱子直接伸出。上下同粗。灰陶樓類此

7

遷安縣文物保管所:《河北遷安於家村一號漢墓清理》,《文物》1996年第10期第35頁圖18—3、5

圖3倉樓、圖5陶樓,上下同粗

如徐州九裡山漢墓出土的陶倉樓,四壁彩繪立柱鬥栱,上層立柱遠出下層之外[16];四川出土的漢畫像磚有類似畫面[17]。

這樣上下柱不對位的漢代陶樓建築明器等資料較多:四川牧馬山東漢崖墓出土的陶樓[18],下為四柱支撐,柱頂承木枋,枋上為間距均勻、垂直擱置的梁枋,再上又為木枋(或木板);上下木柱錯位,且柱徑相差甚巨、錯位較大(圖8)。這種木構架方式,在雲貴高原較為多見(圖9)。

陳明達先生通過研究漢闕構架技術,認為上層柱是叉立在下層柱之上。因此,它們給我們的啟示就是上下柱不對位的梁柱式木構架體系的存在。

▲圖8陶樓 《考古》1959.8圖版6-3

與此同時,在漢代繪畫、畫像磚石、建築明器等資料中,上下柱對位的梁柱式木構架體系也大量存在。

資料表明,漢代樓閣屋簷與平坐形式較多。或下層無平坐但頂層有平坐;或中間有平坐而上層沒有;或逐層均用屋簷、平坐;或隻用屋簷不用平坐;或逐層相間用屋簷、平坐;或四面有屋簷而平坐隻用三面、二面,甚或僅有一面;或樓閣數層卻只有一層屋簷等豐富多彩。

▲圖9閣樓做法-《桂北民間建築·村寨》p40

平坐做法亦然。或有鬥栱承托,與下層屋簷存在一定間隙;或由樓閣主體直接伸出,下無明顯的支撐;或由樓閣主體伸出,其下又有站立的瑞獸承托;或採用挑梁由樓閣主體挑出;或直接與下層屋簷相接;或為斜撐支撐(表4)等。

承托屋簷或平坐的鬥栱形式也極多樣。或從主體建築兩面分別伸出挑梁,其上承鬥栱;或在主體建築角部轉過45°伸出挑梁,其上承鬥栱;或挑出華栱,形式有直栱、曲栱;或利用斜撐等。

出現斜撐漢代陶樓明器舉例(表4)

序號

資料出處

內容

1

山東省博物館:《山東滕縣柴胡店漢墓》,《考古》1963年第8期第425頁

樓身正面橫向泥板的下兩端承托以斜柱

2

北京市文物工作隊:《北京懷柔城北東周兩漢墓葬》,《考古》1962年第5期第234頁

墓1陶樓下層平坐以斜柱承托

3

陝西考古所漢墓工作組:《西安北郊清理一座東漢墓》,《文物》1960年第5期第71頁

陶樓簷下鬥栱似為斜撐支撐

4

王善才、王世振:《湖北隨州西城區東漢墓發掘報告》,《文物》1993年第7期第69頁圖12

陶樓二、三層簷下伸出彎曲的挑梁支撐屋頂

四 結論

綜上所述,由於升仙、享樂思想的存在,更因戰亂時期征戰、防禦的需要,兩漢時期樓閣建築蔚然興起,樓閣建築技術得到極大發展。而樓閣的技術關鍵在於上下柱之間的關係,除通柱(梁柱)作外,上下柱之關係往往又與鬥栱、平坐息息相關。

因漢代鬥栱形式不一、造型豐富,故鬥栱與承重構架體系之關係多樣。與此同時,漢代樓閣平坐造型多彩,其與樓閣上下層柱之關係複雜多變。因之,漢代樓閣建築技術豐富,後世所謂之叉柱造、通柱(即梁柱,纏柱造為其一種,包括接柱)均有。

因之,某種程度而言,雖然尚處於樓閣技術的初級階段,漢代樓閣構架技術比較起後世來要簡單、多樣而不統一,更因多方探究,而愈加豐富,造型千變萬化。出土的各種漢代文物資料,可得到有力的佐證。

注釋:

[1]“立神明台、井乾樓,度五十餘丈,輦道相屬焉”,《史記·孝武本紀》第482頁,中華書局1985年10月;“高台層榭,接屋連閣”,何寧:《淮南子集釋》(中冊)第681頁,中華書局1998年10 月;“起立第宅十有六區,皆有高樓池苑,堂閣相望,飾以綺畫丹漆之屬,制度重深,僭類宮省。又豫作壽塚,石槨雙闕,高廡百尺,破人居室,發掘墳墓”,《後漢書·侯覽傳》第2523頁,中華書局1965年5月。

[2]蒙默:《犀浦出土東漢殘碑是泐石“資薄”說》,《文物》1980年第4期;張勳燎、劉磐石:《四川郫縣東漢殘碑的性質和年代》,《文物》1980年第4期。

[3]孫作雲:《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畫幡考釋》,《考古》1973年第1期。

[4]梁思成:《梁思成全集》(第7卷)第116—117頁,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1年4月;徐伯安、郭黛姮:《建築史論文集》(第6輯)第17頁,清華大學出版社1984年8月;陳明達:《營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上)第144—149頁,文物出版社1993年12月第2版;郭黛姮:《中國古代建築史》(第3卷)第659頁,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3年9月;馬曉:《中國古代木樓閣》第220頁,中華書局2007年4月。

[5]馬曉:《附角鬥與纏柱造》,《華中建築》2004年第3期第117頁。

[6]關天相、冀剛:《梁山漢墓》,《文物參考資料》1955年第5期。

[7]傅熹年:《記顧鐵符先生複原的馬王堆三號墓帛書中的小城圖》,《文物》1996年第6期。

[8]周學鷹:《中國漢代楚(彭城)國墓葬建築及相關問題研究》附錄3—5統計表,2000年同濟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9]張松林:《滎陽魏河村漢代七層陶樓的發現和研究》,《中原文物》1987年第4期。楊煥成:《河南陶建築明器簡述》,《中原文物》1991年第2期。

[10]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阜城桑莊東漢墓發掘報告》,《文物》1990年第1期。

[11]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鄭州南關159號漢墓的發掘》,《文物》1960年第8—9期第20頁圖9闕、圖4倉房。闕(望樓)分為上下兩部分,上大下小,採用挑梁出挑,挑梁排列整齊,角部呈45°伸出。樓閣下部較封閉,應為夯土。其倉房也應如此。

[12]雲夢縣博物館:《湖北雲夢癩痢墩一號墓清理簡報》,《考古》1984年第7期第609頁圖2。

[13]郭清華:《陝西勉縣老道寺漢墓》,《考古》1985年第5期。

[14]甘肅居延考古隊:《居延漢代遺址的發掘和新出土的簡冊文物》,《文物》1978年第1期。

[15]祁英濤:《中國古代木構建築的時代特徵》,《文物》1983年第4期。

[16]徐州博物館:《江蘇徐州九裡山漢墓發掘簡報》,《考古》1994年第12期第1066頁圖4。

[17]劉志遠:《考古材料所見漢代的四川農業》,《文物》1979年第12期第69頁圖12《舂米》。

[18]四川省博物館:《四川牧馬山灌溉渠古墓清理簡報》,《考古》1959年第8期。

作者:周學鷹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考古文物系 教授 博士生導師

南京大學中國文化與文物研究所 副所長

南京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名城古建所 副所長

識別下方二維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