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腹瀉 | 嬰幼兒為何易患腹瀉?

腹瀉是一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為特點的兒科常見病症。而引起嬰幼兒出現腹瀉有兩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和感染性因素

非感染性因素比較簡單,如喝了涼水,吃了冷的食物,或者對某些食物不耐受,或者某些食物過敏或中毒引起的腹瀉,這些腹瀉檢查大便常規往往不會有明顯的異常。

感染性因素包括:細菌性腸炎,比如吃了不潔食物或者變質食物後會出現粘液膿血便;病毒性腸炎,比如輪狀病毒、諾如病毒、腸腺病毒等引起的腹瀉,大便往往表現為黃色稀糊狀或蛋花湯樣等。以及還有不常見的真菌、寄生蟲等感染造成的腹瀉。

很多家長不禁要問為什麼我和孩子吃了一樣的東西,孩子出現腹瀉了,但家長大人是好的呢?這就要從嬰幼兒的胃腸道生理特點說起。

① 嬰幼兒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胃酸和某些消化酶分泌少,酶活力偏低,不能很好的適應食物質和量的較大變化;嬰幼兒水代謝旺盛,對缺水的耐受性差;且嬰幼兒時期的神經、內分泌、循環、肝、腎功能發育不成熟,容易發生消化功能紊亂。

小兒的腸管較長,粘膜發育不夠好,嬰兒對微生物的通透性較成人為高,故較易引起腹瀉;嬰兒腸壁的肌層發育不足,食糜的刺激可增強腸蠕動,嬰幼兒每日進餐次數較多,故腸蠕動也較強。

② 機體防禦功能差:嬰兒胃酸偏低,胃排空較快,對進入胃內的細菌殺滅能力較弱,嬰幼兒期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胃腸道分泌型IgA均較低。

③ 嬰幼兒腸道菌群不穩定,也易患腸道感染。

④ 人工餵養,缺乏母乳中含有的SIgA、乳鐵蛋白、溶菌酶等抗腸道感染作用差,而且人工餵養的食物和餐具極易受汙染,故人工餵養的嬰兒腸道感染髮生率葯明顯高於母乳餵養兒。

- END -

上海市科委科普項目資助

項目編號:18dz2313504

文 / 上海市兒童醫院 張劼為

圖片來源於網路

你要的育兒知識都在這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