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的骨刺更疼?痛感和大小沒關係

為看泰山日出,資深驢友夜爬泰6000多級台階,結果,腳跟劇痛無法走路。醫生診斷,是患者的跟骨骨刺發作所致。

「骨刺就像釘子進了肉裡,受壓後引起疼痛及不適。」武漢市第四醫院足踝外科郭松醫生介紹,陳先生長出跟骨骨刺與其長期徒步和登山有關係。骨刺的形成是慢性累積的結果,足跟部損傷、出血後造成鈣化和沉積,漸漸形成一根尖刺。骨刺與周圍肌肉、腱膜等軟組織產生摩擦,造成組織損傷和無菌性炎症,炎症及其代謝產物刺激了足部的神經末梢,從而產生劇烈疼痛。此外,行走時,骨刺對足底部皮膚及軟組織的壓迫和跟骨內血液瘀積、骨內壓增高也是產生疼痛的原因。陳先生長期徒步爬山,造成跟骨慢性損傷形成骨刺,這次爬泰山刺激了發作。

骨刺的大小是否產生癥狀,癥狀的嚴重程度並無一致性。骨刺大,未必癥狀就明顯;骨刺小,卻有可能痛得很厲害。

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骨科主任朱瑜琪解釋,長了骨刺的人是否有癥狀,一是取決於骨刺部位的韌帶,筋膜等軟組織是否有無菌性炎症(若有炎症,就會產生疼痛);二是取決於骨刺有沒有對敏感組織,如脊髓、神經和血管等產生壓迫(如有壓迫,就會產生相應癥狀,有這些創傷引起的無菌性炎症,會進一步加重癥狀)。

一般來說,大多數骨刺都沒有癥狀,因此,不必處理;只有那些產生了疼痛、麻木、肌肉無力等癥狀的骨刺,才需要治療。過去認為:「長了骨刺無法預防發作。」其實現在的認識是:「消除病因有效組織為目的。」發現自己長骨刺後,若能積極消除病因,就能達到預防骨刺的目的。

頸椎骨刺:經常轉動頸部頸椎骨刺的病人,應避免長時間低頭的姿式,經常向各個方向轉動頸部,特別是後仰;加強對頸背肌肉的鍛煉;睡覺時,使用低矮的枕頭,或者不用枕頭。

腰椎骨刺:避免提重物腰椎骨刺病人坐姿要端正,保持腰部挺直;經常行腰部活動,盡量避免彎腰,提重物,堅持進行腰背肌訓練;睡覺須用硬板床。

跟骨骨刺:試試海綿足墊跟骨骨刺病人應選擇較軟和適應的鞋,使用海棉跟墊,以減輕足跟的壓力,防止過度負重及用力,應該避免體力活動,同時控制體重,堅持足部肌肉鍛煉,以增強肌肉韌帶的力量和彈性,堅持每晚用熱水泡腳,做簡單的足部按摩,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只有更加準確的理解和把握骨刺的形成與防治,才能解除「心」病,配合治療,爭取早日康復。

參考資料
①健康時報2018年07月17日:骨刺大小 與痛感沒啥關係
②武漢晚報:資深驢友腳跟骨刺發作無法沾地

(責任編輯:鄭帆影)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