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給家人夾菜這件小事,竟成了陳年往事

來源:新周刊(ID:new-weekly)

作者:白瑜彥

你上一次給家人夾菜,還是在什麽時候?

曾經仗劍走天涯,如今蝸居在大城市窘迫生活的年輕人,就快要遺忘這個溫馨的日常了。

他們生活在一座日漸被外賣壟斷的圍城,目睹著便捷的食物供應鏈日趨完善,也逐漸忘卻了圍桌會食上杯觥交錯、筷子在碗碟之間叮當歡響的動人時分。

為一日三餐奔波的你,到底有多少個日子,能與親人吃上一頓滿足的家常飯?

回到“分食製”的現代人

2014的馬年春晚,曾以一個名為《筷子》的公益影片,讓所有中國人的晚飯吃得熱淚盈眶。它以中國傳統餐具筷子,貫穿了嬰兒的成長與中國傳統飲食習俗——爺爺用筷尖蘸上醬油點進嬰兒嘴中,讓她初嘗人生滋味;母親悉心教導女兒使用筷子,獨立從飯桌開始;爸爸阻止兒子夾菜的手,讓他領會幾千年來尊老敬老的傳統禮儀。

家人之外,“多個人多雙筷子”,也是中國最源遠流長的睦鄰文化。

這些都曾是中國人在熱氣騰騰的飯桌上,最親密無間的溫馨時刻。

而在2018年,外賣app已覆蓋全國676個城市,350萬商家入駐,其中一位北京客戶在2018年共下了1522單,另一位客戶全年在外賣上共花費了25.4萬元,“各自吃外賣”已經成為了都市人群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

當代都市青年的一天,大多是從瀕臨遲到的邊緣開始的。擠上擁擠的地鐵,早餐直接被忽略,午間饑腸轆轆地窩在辦公桌上吃外賣,晚上加班回家後繼續孤獨吃外賣。這種不求滋味、只為果腹的姿態,仿佛回到了原始人覓食時代,扒拉兩口再匆匆去打下一次“獵”,為次日的口糧忙活,更談不上能與家人圍桌而食了。

《飲食男女》大概是最早體現了中國飲食文化變遷的影片。一出場就是一位在廚房忙活的父親,使盡渾身解數給三個女兒做一頓豐盛的周日晚餐,就像是早期樸素版的《舌尖上的中國》,讓人垂涎欲滴。

它用一桌子的美味佳肴,闡述著“民以食為天”曾是中國人的飲食信仰,而且無論兩代人之有著萬重山的隔閡,只要與長輩還能傾心交談,互相夾菜,飯桌就是維系親情最重要的紐帶。

但這個信仰,正在中國年輕一代中被瓦解。影片中對事業最拚的老二,飲食不規律,加班到深夜,伏在桌上睡覺,第一個提出要背井離鄉地去擁抱遙遠的事業,最後一家人都逐漸為著自己的愛人或夢想四散——這些都早就映照了我們當下的樣子。

年夜飯,唯一的團聚時刻

年夜飯是當代家庭維持圍爐共飲、舉箸而食的最後倔強。這是一年中少有的、甚至是唯一能全家團聚的時刻,也是最能體現中國飲食文化的時刻,八大菜九大簋輪番上台,四季的珍饈美饌和最鮮活的地道風物都在舊歲的最後一天隆重登場,把飯桌裝點得五彩斑斕。

可這個傳統也在逐漸失去吸引力。如今的年輕人,對年夜飯的期待也不像小時候了,碳酸飲料隨時可在便利店買到,全世界五花八門的菜系也無甚稀奇,甚至都在當地的美食網紅店打過卡。

紀錄片《舌尖上的新年》中有這麽一段話:“年味越來越淡,只因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年夜飯失去了吸引力……母親每到過年就抱怨:吃什麽呢?你們想吃什麽呢?兒女們都說隨便,您隨便做。只好年年依舊。”

隨便的結果,是節日逐漸失去儀式感。中國自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後,年味就逐年淡薄。

與之消退的,還有人與人之間的親厚感。從前過年要裁新衣,製新鞋,然後全家興致勃勃地大掃除,剪窗花,貼年畫,掛燈籠,孩子們還會在枕頭底下藏糖果。現在大家似乎更熱衷在電視機前葛優癱,手指不停地刷手機。

獨自在外吃飯慣了,飯桌上的閑聊也變得拘謹,味覺變得生疏,舉箸之間不敢貿然遞菜,晚輩不敢貿然起座敬酒,不知道對方的口味是否依然如舊。

而“多個人多雙筷子”的和睦溫情,大多隻發生在回憶中雞犬相聞的鄉間鄰裡,生活在同一片鋼鐵水泥森林下的,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中國的傳統年文化,就這樣在默默失守。馮驥才曾在《年味》一文中談到,“年味,並不是指物質的豐盛,而應該是文化的豐盛”。他認為濃濃的年味,其實是被我們的無知所消解的。它緣於我們對自己的文化及其價值的無知,對人的精神生活需求的無知,這才是春節乃至各種節日都漸見尷尬、空洞而又無奈的深層原因。

讓中國筷子,沾一點“福氣”

年味的消減,讓中國的春節文化在全球影響力上聲勢漸弱,被西方的聖誕老人和情人節的玫瑰夾在中間,竟然有了蕭條的寒意。

中國的飲食文化也一直被外來飲食文化碾壓。年輕人一度覺得吃西餐比中餐高級,能不能正確使用刀叉也成為一種“是否有品位”的考驗。

但比起刀叉,中國的筷子有更厚重的文化可考。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筷子是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出土的銅筷子,而《韓非子·喻老》言:“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紂王為商朝末期的國君,可見3000多年前的中國就已經出現象牙筷子。

筷子的創造也經歷了漫長的變更。起初,任何可夾取食物的細長條棍都可製成筷子,比如竹、木、骨、瓷、象牙、金屬等,最終定格在木頭和漆。

羅蘭?巴特爾在《符號帝國》中曾寫到,筷子的姿態因著這種質料而變得輕柔,“食物不再成為人們暴力之下的獵物,而是成為和諧地被傳送的物質。”與刀叉相比,筷子有一種“母性的氣質”,因為筷子不用於切、扎、截、轉動,而是不倦地一小口一小口來回運送,這種小心的動作正是用來抱孩子的細心勁兒。

有學者認為,筷子在中國社會的扎根,讓眾人就可以在一盤菜中取食和互相送菜,逐漸促成“合桌會食”的形態,也推動了中國社會一團和氣的大家庭生活,是相當偉大的發明。

因此,人類花了幾十萬年時間爬上了食物鏈頂端,不是為了最終對自己的傳統文化熟視無睹或逐漸淡忘的。

我們也確實不想忘記。中國人看似喪失儀式感,但每逢春節前半個月,全國上下幾億人進行大遷移,在同一時刻拚命地往家趕,只為了在舊歲與新年之間和全家人吃個團圓飯,可見仍有無比深沉的眷念和堅定的信念。

監製:易豔剛 | 責編:劉新華 | 校對:趙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