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筷子知多少:筷子的由來,筷子文化中的禁忌

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在每天的飲食活動中,都不會離開一種工具,那就是筷子,從我們開始自己吃東西的時候起它就一直伴隨這我們走過了無數的歲月。很多人都只會用,可在使用時品不出它的文化精髓。別看只是小小的一雙筷子,但是它可是包含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

筷子的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這代表了人有七情六慾,用來表示人和動物有本質的不同。筷子,可謂是中國的國粹。它既輕巧又靈活,在世界各國的餐具中獨樹一幟,被西方人譽為「東方的文明」。

名稱的由來

我國使用筷子的歷史可追溯到商代。《史記·微子世家》中有「紂始有象箸」的記載,紂為商代末期君主,以此推算,我國至少有三千多年的用筷歷史了。先秦時期稱筷子為「挾」,秦漢時期叫「箸」。古人十分講究忌諱,因「箸」與「住」字諧音,「住」有停止之意,乃不吉利之語,所以就反其意而稱之為「筷」

為什麼明明是兩根筷子,卻叫一雙筷子呢?

在國外的餐廳裡面如果沒有筷子的時候,一般都會叫服務生拿一雙筷子,如果聽到有人說:「拿兩根筷子」,那肯定是外國人而不是中國人。

這裡面有太極和陰陽的理念。太極是一,陰陽是二;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一中含二,合二為一。筷子在使用的時候,講究配合和協調。一根動,一根不動,才能夾得穩。兩根都動,或者兩根都不動,就夾不住。這是中國的陰陽原理,也有西方力學的槓桿原理。

在我們平常和家人朋友,同事領導或客戶吃飯的時候,使用筷子也是個人文化涵養與素質的一個重要的體現,為什麼很多時候你和客戶吃頓飯或領導吃頓飯,簡簡單單的一個活動也許你會得到很好的機遇或失去很多機遇,遇到這些問題時出了想下自己的業務水準外,外在的因素你是否也想過,比如就像今天我們所說的筷子的禁忌。

中國筷子文化的禁忌

疑筷:不能舉筷不定,沒有想好夾什麼之前不要下筷,不要舉著筷子在空中停留太久。

臟筷:忌用筷子在菜盤裡扒拉夾菜。

指筷:不能用筷子指著人說話。

搶筷:就是兩個人同時夾菜,結果筷子撞在一起,注意禮讓他人夾菜。

刺筷:不要用筷子插菜,夾不起來也不要用筷子當叉子。

橫筷:吃完飯之後,客人和晚輩不能先橫著放筷子,只能等長輩橫著放之後才能放。

吸筷:不能用舌頭去舔或嘬筷子,即使菜上有湯汁也不能。

淚筷:忌夾菜時不利索,把菜上的湯弄了一桌。

別筷:不能拿筷子當刀使用,撕扯肉類菜。

供筷:在需要暫停吃飯的時候,忌諱把筷子插在飯菜上。

拉筷:正嚼著的東西不能拿筷子往外撕,或者當牙籤。

粘筷:筷子上還粘著其他東西的時候不能夾別的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