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織田信長為何會拒絕接受封征夷大將軍?

1573年,織田信長擊敗足利義昭,將其從京都被放逐。至此,室町幕府終結。從1573年到1603年德川家康被冊封征夷大將軍、開創江戶幕府之前,被稱為安土桃山時代,也即織田豐臣時期。其中,1573年--1582年,為織田信長時期。

如果說在安土時代的早期,織田信長拒絕接受冊封征夷大將軍而開設幕府,是因為敵對勢力還很強大。而到了1578年,上杉謙信死後,第三次信長包圍網再次崩壞,全日本再無能與織田信長相抗衡的力量了。如果不是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統一全日本也就是時間上的問題了。那麽,織田信長為何還拒絕接受冊封征夷大將軍而開設幕府呢?

織田信長時代,負責公武間聯絡的勸修寺晴豐,曾向織田信長傳達天皇希望其能接任征夷大將軍一職、而開設幕府,而獲知此事的織田信長卻對勸修寺晴豐避而不見。而據勸修寺晴豐的親筆日記《晴豐公記》記載:天正十年(1582年)夏記..“廿五日天晴。村井所へ參後。安土へ女はうしゆ禦したく候て、太政大臣か關白か將軍か、禦すいにん候て可然候よし被申候(しかるべくそうろうよしもうされそうろう)。その由申入候。”

也即是天皇希望織田信長能夠從太政大臣、關白、征夷大將軍三者中,任挑一個職位。然而,織田信長不久後就死於本能寺之變。而從織田信長的生前作為來看,其絕無意於征夷大將軍,故而才對勸修寺晴豐避而不見。否則,織田幕府早就成立了。而關於本能寺之變,有一種猜測就是,朝廷見織田信長遲遲不肯接受冊封征夷大將軍,而認為其有可能想推翻朝廷,故而暗中聯合了效忠於朝廷的明智光秀而發動本能寺之變。

而明智光秀剛進入京都,隨即就被天皇冊封為“征夷大將軍”。那織田信長為何拒絕接受冊封為征夷大將軍呢?我認為是其想開創一種新的統治模式,而幕府體制卻存有種種的弊端。鐮倉幕府的實際權力,自源賴朝(首位幕府將軍)死後不久,就一直掌握在北條氏手中。到了第三代將軍源實朝(源賴朝之子)被刺殺後,源賴朝的血脈就已斷絕。此後,為兩代藤原氏將軍、四代皇族將軍。

而室町幕府的統治基礎也很弱,其主要依賴於各地強大的守護大名共同治理,室町幕府下設“三管領”,而三管領之下又有“四職”等,皆有強大的守護大名世襲擔任,其實就是一種平衡遊戲。如開啟戰國時代的應仁之亂,西軍以山名持豐為首,山名氏勢力最強時,領有11國。而東軍以細川勝元為首,其也領有五國。

而戰國時代,幕府將軍的權威一落千丈,各地的守護也都漸漸被其家臣或地方上豪族取代,因此又被稱為“下克上”的時代。尾張織田氏便是以這種“下克上”的方式,而取代了尾張的守護斯波氏。室町幕府的末代將軍,又是遭織田信長的放逐。織田信長依靠武力而一步一步平定天下,自然是想開創一套新的統治模式。假如織田信長沒有死於本能寺之變,其會不會取代天皇也都不一定。

而織田信長的事業繼任者豐臣秀吉,也沒有接受征夷大將軍(非源氏、平氏不得開幕的說法系訛傳,正如非藤原氏不得攝關一樣,而只是一種傳統慣例。而在實力面前,任何傳統慣例也都會變通)、開設幕府,而是出任了關白。豐臣秀吉雖最終平定了全日本,但其行事作風卻不如織田信長那般強勢,其出身及勢力根基也都遠不如織田信長。以織田信長的作風,與天皇會有進一步的衝突(曾就逼迫過正親町天皇讓位),至於會不會取天皇而代之也都不一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