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闢謠丨白蛋白能加營養增體力延壽命?專家:你對它的誤會有點深

「醫生,我最近精神不好,渾身沒勁,給我輸點白蛋白吧?」

「醫生,我爸說上次他來住院的時候情況特別差,後來用了那個白蛋白效果挺好的,這次能不能給他再輸點?」

「醫生,白蛋白現在醫院有葯嗎?」

「醫生......」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白蛋白悄悄成了許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心中的「神葯」,聽說輸了白蛋白可以補充營養、增強免疫力,關鍵時刻輸白蛋白還能救命。

P教授也曾接到親友買白蛋白的求助。白蛋白這個 「緊俏貨」真的這麼神嗎?P教授請到了真相專家來跟大家仔細說一說。

本期真相專家: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血液科主任 曾輝 教授

一、聽說,白蛋白是營養品?

錯!

白蛋白是營養葯,而不是營養品。

白蛋白是人體內一種血漿蛋白,雖然也是蛋白質,但和平時所想的「補充蛋白質就是補充營養」的概念不同,其在人體中主要起到維持血漿膠體滲透壓的作用,通常情況下是不作為營養物質為身體「充電」的。

這是因為人體長期保持一種「氮平衡」,這種平衡間接反應了蛋白質代謝平衡。人體每天需要從食物中攝入一定量的氮元素,同時排出幾乎等量的氮元素。

對於大部人來說,機體攝入的氮元素和排出的氮元素維持一個較為平衡的狀態,或者攝入的氮元素略高於排出的氮元素,是不需要「特意」由白蛋白提供氮元素的。只有在機體「氮平衡」失調,攝入的氮元素少於排出的氮元素時,白蛋白才會成為提供氮元素的原料。

然而,「氮失衡」時候額外輸注白蛋白的效果和進食普通的高蛋白食物效果差不多,甚至弊大於利。

所以說,別再聽信白蛋白是營養品的謠言啦!

二、聽說,白蛋白能增加免疫力?

錯!

實際上,參與人體免疫機制形成的是一種與白蛋白名字相似的蛋白——球蛋白,因此也常常被稱為「免疫球蛋白」。

大量輸注白蛋白不僅不能增加免疫力,還有可能降低免疫力。這都是因為白蛋白製品中含有的一些生物活性物質可能會影響免疫功能的正常發揮,對其產生干擾作用,如血管舒緩素、微量α1-酸性糖蛋白等。

想要提高免疫力?第一步,拒絕隨意輸注白蛋白!

三、聽說,白蛋白能「救命」?

更是癌症病人的「延命葯」?

白蛋白只能在特定情況下「救命」,而不能萬能「延命」。

不能完全否認,在某些情況下輸注白蛋白確實是一項重要的治療手段,但絕不是不分情況的輸注都能「救命」,姑且算對了一半吧!

目前臨床上證據充分的使用白蛋白的情況有兩種:一個是血漿置換術,一個是肝硬化相關疾病如預防性腹腔穿刺術後的循環功能衰竭、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肝腎綜合征等。

同時,我國的白蛋白應用說明書還指出:高血壓、急性心臟病、正常血容量及高血容量的心力衰竭、嚴重貧血及腎功能不全者為白蛋白的禁忌證。

聽起來很複雜對不對?其實只要知道,白蛋白在醫學上的應用範圍絕對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廣泛,相反,還有很多限制條件就對了。

對於癌症患者來說,如果符合白蛋白的適用範圍,如出現了低蛋白血症等,可以遵醫囑酌情輸注白蛋白緩解癥狀。但有些癌症患者體內腫瘤細胞活躍,輸注白蛋白反而給腫瘤提供了發展的原料,而對自身恢復不僅沒有什麼促進作用,反而會加重肝腎負擔,是不能輸注的。

所以,癌症患者也千萬別聽信謠言,不管自己什麼狀況就要求醫生給自己輸注白蛋白。

四、聽說,白蛋白會傳播B肝、愛滋?

從理論上來說,不能完全否認存在這種可能。

白蛋白作為一種血漿蛋白,臨床上所用的白蛋白製品自然也是從人體血液中分離出來的,而B肝、愛滋恰恰也是能通過血液傳播的疾病。

但是目前我國使用的白蛋白是在有穩定劑的情況下,在60℃環境下滅活病毒10小時後製備而成。

在這種條件之下,B肝病毒、C肝病毒、愛滋病毒等幾種能通過血液傳播的病毒都已經失去了傳染性。

所以白蛋白雖然也是血液製品,但是比輸注血漿或者全血都安全的多。

五、結 論

白蛋白既不是營養品,也不是萬能救命葯,不能增強免疫力,更不會輕易傳染B肝、愛滋等疾病。

白蛋白作為一種血漿蛋白,在人體內的主要作用是維持血漿膠體滲透壓,當作為一種藥品時,只在某些特殊的時候可以用於臨床治療,且適用範圍並不像想像中的那麼廣泛。

具體什麼時候能用,聽取醫生的專業建議就好了,千萬不要「自作主張」。

說了這麼多,P教授也希望大家對於白蛋白有個正確的認識,不求完全了解它,至少要知道,白蛋白絕不是什麼營養劑、救命葯之類的「神葯」,就算有條件也不能隨便輸注,要嚴格按照醫囑使用才行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