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男孩危機!為什麽華裔男孩上哈佛比女孩更難?

引 言

從華裔男孩上名校格外難這件事上,我們看到的是男孩,尤其是華裔男孩面對的競爭更加激烈,我們每一個人都該反思自己能為“拯救”男孩做點什麽。

來源:遇言·不止(Yuyantalks),作者:席越

上月,美國教育部公布第54屆“總統學者獎”(U.S. Presidential Scholar Award)名單。161名獲獎高中生中有28名華裔少年,佔比17%。

▲“總統學者獎”於1964年設立,用以選拔和表揚美國最傑出的應屆高中畢業生。今年,全美有360萬高中生畢業。總統獎在5,200名候選人中最終選出166人,被稱為“千里挑一後,再百裡選三”,十分嚴苛

在燈塔國,無論是評選還是錄取都掣肘於廣受爭議的政治正確。

總統獎每年華裔入圍人數都在30名上下。然而,過去3年的數據,華裔獲獎者中,女生全面碾壓男生,今年更是達到20:8的差距。

不僅如此,打開谷歌,每年頒獎後,被作為突出人物介紹的是清一色的女生。事實上,無論是在海外,還是在大陸,華裔男孩的爬藤路(考進名校)都比女孩更加不易。

▲2018年,Katherine Dai以“非小細胞肺癌代謝途徑的研究”獲得總統獎,稍後將入讀耶魯

▲2017年,陳珍妮獲得總統獎,她也是當年AP微積分全美唯一考滿分的女生

▲2017年,胡昀燕以“納米技術對癌細胞的修複作用研究“獲得總統獎,稍後入讀麻省理工,主修材料工程和生物醫學

除此之外,在美國一流高校的海外招生中,華裔男孩的入圍情況也不甚理想。

每年,美國8所藤校在中國大陸總計招收150名左右的學生,其中女孩約在100人左右,而男孩卻往往不足50人。

現代社會中,男孩的學術表現不及女孩,這不是在華裔群體獨有的問題。但由於文化性格、招生傾向等複雜原因,性別差距在華裔學生中格外顯眼。

以至於大家紛紛感慨:

只見哈佛女孩,不見哈佛男孩。

華裔男性面臨的競爭比女性更為慘烈。

男孩子們面臨的危機是全方位的

不止總統獎入圍的華裔性別比例失衡,在中國國內,每年獲得大學獎學金的女生是男生的兩倍。

以前,我們總說男孩開竅晚,後發製人,而如今,男孩子們更像是一步落後,步步落後,全方位被女孩甩下。

社會危機、生理危機、學業危機,是男孩們面臨的3大難題。我們一項一項來說。

先說社會危機。

今年二月,《紐約時報》發文:《美國的男孩垮了》

文章寫到,男生在學習障礙、行為障礙、社會適應障礙等各種障礙中,存在的問題均多於女生。

男孩更容易沾染上各種成癮行為。

雖然女孩仍然面臨著男權社會中的大量障礙,但相比懵懵懂懂的男孩,她們已經日益做好進入戰場的準備。

過去數年中,隨著平權運動的崛起,“女性”一詞被不斷重新定義。女孩被鼓勵可以從事任何事,可以成為任何人。關於女性形態和選擇的多樣表達至今仍是熱門話題。

而對於男性,社會的認知和要求幾乎沒有更新,停留在原地不動。男孩們被困在一種窒息、過時的男性模板之中。

人們不會再對一個女孩說“be a girl”,但仍然要求男孩“be a man”,這種不對等尤為令人困惑。

在美國,患情感障礙的男孩人數、青春期男孩的自殺率,均高出女孩4倍之多。

社會思潮的改變使得一些男孩出現身份認同上的障礙。他們天性中的力量感、侵略性、叛逆勁,不再被需要,這使得男孩們無所適從。

再說生理危機。

男孩的生理危機以自製能力和語言能力兩個方面最為突出。

男孩的大腦發育較女孩緩慢。因此,男孩不僅難以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注意,語言表達上也不及女孩。

從上學第一天起,男孩在讀寫能力發育上就比女孩晚。5歲男孩的大腦語言區發育水準只能達到3歲半女孩的水準。

在整個小學階段,男孩的生理發育總體落後於女孩。到11歲時,男生口語能力、讀寫能力、計算能力的發育水準分別比女生晚11、12和6個月。

不僅如此,他們無法集中精神、永遠不能老實坐著,在發音的準確性和流暢性上也一塌糊塗。

一直到青少年晚期,男孩的生理發育才能趕上女孩。但問題是,很多男孩在這之前已經對學習喪失了信念。

在社會危機和生理危機雙重作用下、男孩子的學術表現不佳也就不奇怪了。

加拿大新布倫瑞克大學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女孩在學術表現上優於男孩的現象放之四海而皆準。其可靠性幾乎等於不證自明的公理,而且有著愈演愈烈的趨勢。

與女性大腦相比,男性大腦更容易感到厭煩、分心、瞌睡。男孩需要花更多的時間才能記住課堂上的知識,尤其是這些內容被以口述的形式傳達時,對於男孩來說簡直是場災難。

學校教育忽視男孩的優勢領域,與男孩的學習方式不匹配。而在條件不對等的情況下,父母、學校、社會卻以同樣的標準評價所有的孩子,這對男孩是不利的,也是不公平的。

如今,很多父母抱怨孩子沉迷遊戲,實則是,那些孩子在遊戲上癮之前已經對學習喪失了興趣。由於發育落後導致學業不佳,被扣上失敗、後進的帽子,後果是許多男孩早早對學習失去了信心。

華裔少年的尷尬困境

如果說男孩學術表現落後是大眾性的,世界性的問題,那麽,對那些學業出色的華裔少年而言,環境也並非平順。華裔男孩進入名校格外困難。

第一:華裔家庭普遍重理輕文,在意學習的功利性。這使得大量華人男生聚集在工程專業,競爭十分激烈。同時,在各行各業的長官者中又鮮少看到華裔男性。這與名校“改變世界”的教育目的不符。

第二:名校的目標學生是“改變世界的人”。保守的華裔家庭信奉“槍打出頭鳥”,不鼓勵孩子做什麽弄潮兒,而是傾向於找一份穩定、體面的工作、穩穩當當度過一生,有違名校的價值理念。

第三:華裔男生相對不善言談,在面試環節中居於被動,難以洗去戴著眼鏡的nerd印象。雖然華裔男孩普遍會一兩項鋼琴、網球等項目,但同質化嚴重,離名校青睞的“獨特”申請者所去甚遠。

第四:男性的適應性和延展性不及女性。相對於像水一樣具有流動感、包容感的女孩子,男孩更加難以融入到一個異文化的新環境。

2007年弗吉尼亞理工校園槍擊案發生後,人們驚訝的發現,韓裔凶手趙承熙並非出自一個問題家庭。

恰恰相反,他父母慈愛,姐姐趙善慶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後進入國務院工作。然而,8歲隨父母移民的趙承熙卻一直未能克服環境改變帶來的心理壓力。

除了學業困境之外,不得不承認的是,弱勢少數民族的男性總是需要承擔擇偶的壓力的。

種種原因造成華裔男生在進入中上層階級俱樂部時舉步維艱。

要解決以上提到的問題並非易事。歸納了一下,有三條內容是每個家庭都應該做到,也都能夠做到的。

第一,樹立同性Role Model(榜樣)。

“男孩危機”實則是父親的危機。一個能提供給他人模仿價值的原型的意義對於男孩極其重要。

男孩子天生會以父親為榜樣,他們的內心渴望父親的認同,從父親身上獲得足夠、持久的安全感,知道自己是誰,會成為什麽人。與父親關係密切的男孩較少出現行為不當,學術表現也更為優秀。

第二,按照男孩的發育特點因材施教。

重點培養語言能力、溝通能力、社交能力,彌補男孩天生在表達能力上的弱勢。實在不行,寧可讓孩子晚上一年學,以免陷入一步落後,步步落後的惡性循環。

當男孩在學業上暫時落後時,大人要表現出寬容和耐心,找到男孩的興趣點,讓男孩愛上讀書,愛上運動。開展足夠的勞作活動讓男孩釋放自己的旺盛的精力,而不是一味壓製。

第三:社會應該把女權運動當成一種借鑒。

雖然這個社會仍然是以男權為主導的,但這並不意味著男性處處佔盡先機。相反,我們應該思索,如何擴大男性的定義,帶給他們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僅僅套用含糊其辭的“男子氣概”。

從華裔男孩上名校格外難這件事上,我們看到的是男孩,尤其是華裔男孩面對的競爭更加激烈,我們每一個人都該反思自己能為“拯救”男孩做點什麽。

畢竟,我們需要的是男孩和女孩都成功。

*文章轉載自“遇言·不止”(ID:Yuyantalks)遇言不止:專業主義精英的聚集地,號稱“中國最美女性影片”、“影片界的LV”,擁有無數女性的熱愛和男性的好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