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伏除濕:南北方濕氣大不同,祛濕需對症

今年北方的雨水,頻繁光顧,每天身上都是潮乎乎的,出一身黏汗,太難受了。雨水多,濕氣大,三伏天的暑濕特點真是展示的淋漓盡致,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好好說說「濕氣」以及夏季除濕的正確打開方式。

播放GIF

一、濕氣容易存在身體的哪些部位

1.頭部

當體內濕邪嚴重,頭部是最先會反應出來的部位,當濕邪最初侵襲人體時,可出現頭昏,頭部像裹著一塊布一樣,人體困重,四肢沉重,渾身不舒適,似乎身上附著重物。另外,更加會有發熱、怕冷怕風,流清鼻涕等表現。

2.關節

一旦人體內部已經侵蝕到關節的時候,關節也會呈現各種病症,部分氣血運作不暢,四肢關節都會出現酸痛沉重,關節屈伸不利等表現。

3.脾胃

濕邪困擾脾臟,會表現出胸悶腹脹、食慾欠佳、飯量下降、大便不成形等。而因脾虛而致使「內濕」時,還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卻不想喝水、倦怠乏力等氣虛、濕困的表現。

4.四肢

假如你的下肢莫名就變粗了變大了!這其實可能不是長胖了,而是虛胖水腫,大都是體內濕氣重而引起的!由於體內水分太多,身體的推陳出新會反常,水分無法及時的排出。從而會引發下肢虛胖,浮腫等。

5.肌膚

濕氣如果在臉上 就會出現面色暗沉、口唇色烏、眼眶暗黑、有黑眼圈、眼泡浮腫、臉腫、毛孔粗大、皮膚油、長痘痘。

二、濕氣的級別



一級濕邪:在表皮

癥狀:皮膚瘙癢,長濕疹,頭臉油膩、長痘。

二級濕邪:在肌肉

癥狀:酸,困,累,乏,如肩頸肥厚,酸困,腰酸,乏力。

三級濕邪:在骨骼,即是骨寒濕,俗稱風濕。

癥狀:肩周炎,肩痛,頸椎勞損,腰痛,風濕關節炎,變天關節就痛。

四級濕邪:在臟腑(子宮、卵巢、脾胃、肺)

癥狀:脾胃濕困,大便粘滯不爽,易咳有痰,婦科炎症,白帶有味。

五級濕邪:腫瘤切了又長,長了又切。

三、南北方濕氣類型不同



從中醫理論講,「濕氣」分為兩種:內濕和外濕。內濕多因喜食冷飲,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損傷人體陽氣,脾陽虛損,水濕不化停聚體內而成;外濕為濕邪由外侵犯人體而成,多由陰雨連綿,氣候潮濕,或居處濕地,或水中作業,或淋雨涉水,或沐浴後頭髮未乾等皆易導致濕邪外感。從地域差異來區分的話,北方多屬於內濕,南方多屬於外濕。

四、濕氣的排除方法

1.飲食排濕

南方人

首推的就是有「長壽豆」之稱的大白扁豆。它具有和胃化濕、健脾利水、止瀉等功能,主治脾虛腹瀉、噁心嘔吐、食欲不振、赤白帶下等症。白扁豆的補脾除濕效果極其理想,就是比較不容易熟,可以用壓力鍋壓,提前泡一下更容易軟爛。

北方人

北方人主要是內濕,中醫認為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易無限量食用。平時可多吃冬瓜、薏仁等食物。

2.運動排濕

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3.艾灸排濕

艾灸能調節我們的經絡,在中醫的角度上,人身體上的每一個地方都可以通過經絡去調節。而艾灸就是可以促進我們的經絡調節的功能。 艾灸開鬱、補陽的作用可以很好的溫補脾氣,加速運化濕氣。

艾灸取穴:脾俞穴、中脘穴、足三裡、陰陵泉、天樞穴、豐隆穴

艾條懸灸,腰腹每穴30-40分鐘,腿部每穴15-20分鐘,一周內休息1-2天。

4.艾葉泡腳排濕

俗話說:「春天泡腳,昇陽固脫;夏天泡腳,祛濕除暑。」春夏泡腳,正有助於祛除暑濕,從而讓人精神振奮,增進食慾,促進睡眠。艾葉屬陽,艾草泡腳的好處可是非常多的,熱水會刺激足部的穴位,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艾葉水泡腳能有效的祛虛火、寒火,還可以祛除體內的寒氣濕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