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親子劫:陪孩子寫作業,你怕了嗎?

央視網消息:(記者任佳)“不寫作業,母慈子孝,連摟帶抱;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嗚嗷喊叫;讓老人血壓升高,讓鄰居不能睡覺。”一個形而象之的網絡段子,引家長共鳴無數,而有一組數據,可能更加具體。

《中國中小學寫作業壓力報告》顯示,中國學生每天寫作業2.82小時,91.2%的家長有過陪孩子寫作業的經歷,其中每天陪寫的家長高達78%。有75.79%的家庭曾因“寫作業”發生過親子矛盾:“事兒多、一寫作業就要乾這乾那”“磨磨蹭蹭,半天寫不出來幾道題”“太笨了怎麽也教不會”不少受調查的家長提到,陪寫作業成為幸福感下降的原因之一。

一時間,陪孩子寫作業儼然成了“高危工作”,有的家長不惜“舍命”相陪,有的家長選擇“惜命”對待。

01

家長還是那個家長 孩子卻不是當初的孩子了

在沈瑩長達四年的輔導作業過程中,每天都是“忍”字當頭,深深地體會到什麽叫“我胸口悶,我腦闊疼”。

數學題,要求10分鐘之內完成。沈瑩先是鼓勵孩子:“寶貝,要認真寫作業,不但要工整,還要保持速度和正確率哦,媽媽相信你,我閨女最棒了!”之後,她就習慣性地坐在旁邊看書陪她。等她再抬頭看的時候,“人家手握鉛筆,摳手玩,一會咬咬指甲,一會看看手背,您的手是有多美啊!”沈瑩深吸一口氣,忍!

她面帶微笑輕聲提醒:“寶貝,不能邊玩邊寫,注意力要集中!”女兒歡快地答應了。兩分鐘後再抬頭看,女兒竟然在草稿紙上畫開了畫。沈瑩又吸了口氣,再忍!

“閨女,這是10分鐘內要求完成的題,如果不完成,視為不合格,要上報老師的!”5分鐘後,女兒總算寫完了作業。沈瑩拿過作業本一看,錯一道、錯兩道、錯、錯、錯,30道題,錯了10多道。她壓著怒火,耐著性子問:“360÷90是多少?”乘法口訣從三九背到了九九,就是巧妙地避開了四九,再次提醒下,總算說出了四九,問結果應該寫多少,脫口而出40!

沈瑩瞬間就爆發了,怒吼道:“錯這麽多題,你怎麽做到的!還有心思邊玩邊寫。你的心思能放在作業上嗎?用點心行嗎?剩下的錯題自己改,改完後把乘法口決寫一遍!”說完,她把作業本摔到桌子上,轉身撲倒在床上,感覺心好累。

一會兒,聽見背後悉悉索索收拾東西的聲音,心想,看來是完成了,“我回頭一看,人家把收拾好的書包給豬背上了,還立在書桌旁,自己一臉幽怨坐在椅子上看著豬,我是哭笑不得!”

02

親媽變後媽 淑女變潑婦

“陪孩子寫作業,我想是這個世界上最難的課題了,親媽變後媽,淑女變潑婦,這不是笑話!”王霞的兒子今年剛上小學一年級,每天輔導作業這個事兒就已經開始讓她頭疼了。

博士畢業的王霞在一家國企上班,工作很忙。下班回到家,她不看電視,不玩手機,上網查資料研究教育孩子的方法,專心輔導孩子功課。為了陪兒子寫作業,她準備了兩個大小一樣、顏色不一樣的同款筆電,一個是記錄孩子的表現和作業情況,另一個是記錄自己陪伴他成長的過程,包括一些幫助他學習的方法或平時需要注意的問題等等。

如此理智又講求方法的媽媽,在作業面前也免不了有崩潰的時候。王霞經常是壓著怒火,軟硬兼施地輔導完作業。

比如,剛過去的寒假留了很多作業,語文、數學、英語、體育、音樂、舞蹈、書法美術……幾乎每項都要有家長配合才能完成。本來內容就很多,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還特別磨蹭。“我覺得20分鐘就能做完的事兒,他磨蹭兩個小時都做不完,還特別愛討價還價。”“媽媽,這個能不能少寫點?這個能不能不寫呀?”

最可氣的是,孩子成心氣她,在她面前聲情並茂地學她說話:“做作業一會兒玩橡皮,一會兒吃東西,一會兒要喝水,半個小時就過去了……”看見他洋洋得意的樣子,王霞覺得是不是上輩子做錯了什麽,老天派他來懲罰自己。

前陣子,她看新聞說有家長在輔導作業的過程中被氣的腦出血,直接進了醫院。她也默默的給自己準備了一瓶速效救心丸,以備不時之需。

03

蘋果不再是蘋果 橘子也不是橘子了

如果你認為輔導作業是從小學開始,那就錯了。現在的幼兒園就已經開設了思維課。

陶然女兒的幼兒園老師給家長布置了一道題,題型是:一個蘋果=兩個橘子,一個橘子=3個櫻桃,問:一個蘋果等於多少個櫻桃?老師要求家長舉一反三,出類似的題目給孩子。

陶然剛讀完題目,女兒就問她:“媽媽,蘋果就是蘋果,為什麽要說它是橘子?橘子就是橘子,為什麽要說它是櫻桃?”陶然解釋了好幾遍,這只是個假設問題,女兒最終崩潰大哭:“它就是蘋果啊!它不是櫻桃啊!你要吃蘋果就拿蘋果啊!媽媽,這個是蘋果啊!”(孩子的崩潰點是,我的媽媽是怎麽了?腦子瓦特掉了麽?好可怕!)

陶然不知如何應對,情緒臨近崩潰邊緣,說:“寶寶,我再給你讀一遍題!假設!假設!假設一個蘋果等於兩個橘子!”女兒仍無法理解媽媽為什麽非把蘋果說成是橘子。

最終,母女倆因無法理解對方的想法而抱頭痛哭!此時的蘋果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蘋果,橘子也不是當初那個橘子了。

04

你行你上 你不上就閉嘴

相對於上面那位焦慮的家長來說,趙文婷是個冷靜型的媽媽,5歲的兒子雖然還沒開始正式學習,但她已經開始培養他的學習習慣和自控能力了。比如鋼琴,一旦曲子難,彈三四遍沒彈對就開始給自己找借口,說自己太小、書沒放好、有人影響他之類的,總之就是不說自己沒彈對,還不讓說,一說就急,邊掉眼淚邊嚷嚷。

遇到這種情況,趙文婷都會先讓他冷靜一下,自己到旁邊乾其他事。兒子鬼哭狼嚎、撕心裂肺,嗓子都哭啞了。可是不管兒子怎麽哭,怎麽說難受、困,她就一句話:“今天完不成任務,就別睡覺。自己看好時間,趕緊練完還能有時間玩,自己決定要不要開始。”家裡所有會幫腔的爸爸、爺爺、奶奶、姥姥都不許進屋。

一開始,兒子哭得厲害了,家裡人都會心疼地過來勸阻。趙文婷直接甩手走了,兒子一看媽媽走了,更加無法無天,鬧得更凶了。家裡人誰也管不住這個“小霸王”,從此也就不再多話了。趙文婷堅持的“你行你上,你不上就閉嘴”的基本原則,效果非常顯著。

沒有了後盾,兒子基本哭不過10秒鐘,就會主動練琴,不再嚷嚷了。如此劇情,一晚上能上演五六遍。趙文婷每次都是保持微笑,冷靜面對,“生氣我是盡量不會的,長皺紋還對身體不好,當媽的多虧!”

05

萬裡長征長著呢 誰怕誰

比起狂躁的媽媽們,爸爸程剛說自己在教育孩子時比較“冷血”。

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程剛給兒子報了個外語班。剛開始,兒子比較害羞,老師怎麽說都不好意思張嘴。和老師熟絡以後,又開始嬉皮笑臉,答非所問。

老師反映兒子上課不專心,老分神。下課回家,程剛讓他反思上英語課哪兒做錯了,兒子不承認錯誤。

程剛說:“那好吧,那你靠牆把今天剛學過的單詞背一遍。”

“爸爸,我不記得那麽多了!”

“好,那你就閉眼數數100秒!”

“爸爸,100秒太長了!”

“數兩個50秒!”

“好吧!”

100秒數完後,程剛讓他進小黑屋盤腿打坐繼續反思。第二天上課,如果有所改進就減時間,沒改進就再加時間。

“輔導小孩吧,就是鬥智鬥勇的過程!反正不管你說啥我都有東西接著。萬裡長征長著呢,不能敵人沒打敗,自己先負傷了。”

“想跟我鬥!孩子,你還嫩點。”

專家建議:

不要過多的乾預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儲朝暉

家長陪著孩子寫作業,一是會讓孩子感到這個作業不是我要做的,而是家長要我做的。孩子的自主性就會受到壓抑,對作業的責任心就會降低。長此以往,孩子會形成被動型人格,影響到長期的發展。二是如果孩子能自主完成作業,家長在旁邊看著,糾正他寫作業時出現的各種狀況,事實上對他是種干擾。這種干擾會讓孩子做作業的效率降低。效率越低,家長越不滿意,形成一個惡性互動和循環。三是當孩子沒有家長陪的時候,那麽他可能就不知道作業該怎麽做了,甚至乾脆不做了。

所以,家長只要知道作業是否完成,了解孩子的作業情況就夠了,不要過多的乾預。只要孩子能做,就不管他,讓他去做,培養孩子的自主性和責任心。對於那些過去已經陪過一段時間的家長,接下來要做就是盡可能的放手,讓孩子有一個安靜的小環境,自己去完成作業。尤其是到了高年級,當家長不知道學業的內容,無法作出判斷的時候,把這個事交給老師和學生之間溝通交流,自己完全放手就行了。

要尊重孩子的成長和學習規律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谘詢服務中心主任、研究員 宗春山

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成長和學習規律。比如小學階段,更多的是遊戲化的學習,孩子沒有抽象思維,很難一心多用,家長如果不了解這一階段學習規律和特點,按照成年人的速度和標準來判斷這件事情,一味地指責孩子寫作業慢,帶給孩子很大的壓力。孩子要麽哭,要麽放棄,要麽已經開始厭學了,家長也會感覺很不快樂。最終,兩敗俱傷,幸福感徹底沒了。

陪孩子寫作業,一是培養情感。家裡需要很好的氛圍,媽媽爸爸都在學習,孩子不孤單。二是培養信心。隻關注對的,不關注錯的,把學習興趣和能力培養出來。每個人是有差異的,因材施教,不要拿自家的孩子跟別家孩子比較。三是培養主人公意識。比如作業有錯誤,要求孩子自己檢查。剛開始,家長可能會幫著檢查,第二階段,孩子自己找,找不到家長也不要幫忙,老師會批評他。要讓孩子覺得自己是作業的主人,學會自己承擔選擇的後果。當家長把學習的責任還給孩子,學習的主體還給孩子的時候,幸福感就會提升了。(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均使用化名)

延伸閱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